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左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08:22

  本文关键词:左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出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室四极导线 膈神经刺激 左室起搏位点 左室四极导线 左室起搏配置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左室起搏向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室起搏位点 左室四极导线


【摘要】:目的:探索左室四极导线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共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阜外医院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时选择植入左室四极导线(QuartetTM 1458Q,美国圣犹达公司)。术前采集各项临床基线参数。住院期间以及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采集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器械相关的不良事件,评价其安全性。术后6个月通过测量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来评估患者对CRT反应情况。结果:2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6±9.4)岁,其中男性占70.8%。术前左室射血分数为0.28±0.04,QRS时限(163.8±23.5)ms。术中有4例患者(占16.7%)在使用传统起搏向量(双极)时出现膈神经刺激或者左室阈值过高的情况,而四极导线通过程控为其他向量有效克服了上述问题,避免了术中调整左室导线位置。在随访期间,我们观察到了 1例导线脱位,1例囊袋血肿。此外,随访期间还出现了 4例膈神经刺激以及2例左室高阈值(阈值≥3V/1ms)。通过重新选择左室起搏向量,上述问题均成功解决。经过6个月的随访,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从0.28±0.05增加到(0.38±0.11)(P0.001)。共有17例患者(占70.8%)经超声心电图评价为对CRT有反应。16例患者(占66.7%)的NYHA心功能分级至少改善1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CRT时选择左室四极导线是可行的。使用左室四极导线提高了 CRT手术成功率,并发症低,术后患者对CRT反应良好。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探索真实世界中左室四极导线能够提供的功能性起搏位点的数目。方法:本研究入选了 24例在阜外医院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了 QuartetTM(美国圣犹达公司生产)左室四极导线。分别于出院前和术后三个月评价QuartetTM导线提供功能性左室起搏位点的数目。功能性起搏位点定义为:该位点至少一个起搏向量阈值≤2.5V/0.5ms且两倍起搏阈值不引起膈肌刺激。对照组采用四极导线模拟双极导线配置,即仅使用四极导线的远端两极模拟双极导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93±3天。出院前,QuartetTM四极导线比模拟双极导线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性起搏位点(中位数3[四分位间距2-4]VS中位数2[四分位间距1-2],P0.001)。四极导线和模拟双极导线能够提供至少1个、2个、3个和4个功能性左室起搏位点的比例分别为:100%(24/24),91.7%(22/24),58.3%(14/24)和 33.3%(8/24)以及 91.7%(22/24),70.8%(17/24),0%(0/24)和 0%(0/24)。三个月随访时,QuartetTM四极导线提供的功能性左室起搏位点数目较出院前保持不变。(中位数3[四分位间距2-4])(P=0.45)。结论:与传统双极导线比较,QuartetTM四极导线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性左室起搏位点。QuartetTM四极导线提供的功能性左室起搏位点数目在三个月随访时保持不变。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使用左室四极导线动态优化左室起搏向量是否能够提供患者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反应性。方法:52例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症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四极导线组(以下简称四极组)和双极导线组(以下简称双极组)。对于四极组的患者,在出院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向量优化;3个月随访时对无反应者再次进行向量优化。双极组不进行优化。分别于入院时、3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情况、超声心动图指标等。结果:3个月随访时,双极组25例(1例失访)患者中有16例(64%)对CRT有反应;四极组中26例患者中有18例(69%)对CRT有反应。在三个月随访时对四极组无反应者再次优化后,六个月随访时,四极组26例患者中有21例(80.8%)对CRT有反应;而双极组25例患者中17例(68%)对CRT有反应。6个月随访时,四极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下降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值以及NYHA改善值较双极组明显增加(LVESV:-26.9 ± 13.8 vs.-17.2 ± 13.3%,P = 0.013;LVEF:+12.7 ± 8.0 vs.+7.8 ± 6.3 百分点,P =0.017;NYHA:-1.27 ± 0.67 vs.-0.72 ± 0.54 级,P = 0.002)。结论:与传统双极导线组相比,使用四极导线动态优化起搏向量提高了患者对CRT的反应性。
[Abstract]: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quadripolar lea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 Methods : 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5 , 24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underwent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 CRT ) ,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quadripolar lead ( QuartetTM 1458Q , St . Jude Medical ) was selected .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The average ag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as ( 54.6 卤 9.4 ) years . Four - pole and simulated bipolar leads were able to provide at least 1 , 2 , 3 , and 4 functional left ventricular pacing sites : 100 % ( 24 / 24 ) , 91.7 % ( 22 / 24 ) , 58.3 % ( 14 / 24 ) , 33.3 % ( 8 / 24 ) , and 91.7 % ( 22 / 24 ) , 70.8 % ( 17 / 24 ) , 0 % ( 0 / 24 ) , and 0 % ( 0 / 24 ) . At follow - up of three months , the number of functional left ventricular pacing sites provided by QuartetTM quadripolar leads remained unchanged before discharge . Results : The number of functional left ventricular pacing sites provided by the QuartetTM four - pole lea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ipolar group ( P = 0 . 017 ; NYHA : - 1.27 卤 0.67 vs . - 0.72 卤 0.54 , P = 0.002 ) . Conclusion :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ipolar lead group , the use of the quadripolar lead dynamic optimization pacing vector improves the responsiveness of the patient to the CRT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Bax J. J. ,Bleeker G. B. ,Marwick T. H. ,尚福军;左室不同步性可预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和预后[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2 Fung J.W.-H.;腾增辉;;组织同步化成像作为评价收缩不同步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的一种新工具[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08期

3 刘冰冰,邓又斌;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年03期

4 王建安;;关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最优化的对策[J];心电学杂志;2006年02期

5 王悦喜;阿荣;任保军;王春燕;孟庆余;丁燕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六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7年01期

6 王涛;夏云龙;;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的一些新认识[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年01期

7 段徐,凌峰;组织多普勒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05期

8 翟大明;朱向明;;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5年06期

9 肖祥彬;;长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年03期

10 Brandt R.R;Reiner C;Arnold R.;杜媛;;长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短暂中断后的收缩反应和二尖瓣反流[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依彤;木胡牙提;马建军;林涛;汤宝鹏;张燕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与中远期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陈斌;胡元平;倪显达;管丽洁;张华;谷笑容;兰莉;;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宋振华;张卫泽;;左心室大小和术后收缩压变化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关系[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金丽娟;王亚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郑良荣;耿隽超;胡晓晟;吴必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术后管理[A];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6 惠玲玲;张卫泽;;基础肾功能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惠玲玲;张卫泽;陈永清;马凌;韩娟萍;张玉秀;;左心室大小和术后收缩压变化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关系[A];全国第十二届心脏学会第十五届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成银宏;秦丰明;唐欧杉;陈丽娜;陈钟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5例超反应者临床特征观察[A];2012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郑文渊;陶谦民;郑良荣;陈君柱;胡晓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A];2013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谢上才;金炜;孟伟栋;史浩颖;张建军;汪芳;李昌义;孙宝贵;刘少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患者的死亡原因[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主任 王景峰 整理 王海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救治心衰患者[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妍;超声心动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顾敏;左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3 陈永乐;超声评价心肌灌注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杨新玮;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心脏机械重塑与心脏电重塑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国建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单中心病历分析及再同步化治疗应答预测因子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6 蔡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及远期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7 史浩颖;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莉;体质指数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答的相关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2 吕钢;碎裂QRS波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的预测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黄正;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血清糖类抗原125和氨基末端脑钠肽浓度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章超惠;J波、JTc、Tp-ec间期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患者术后触发治疗的预测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左室机械重构疗效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糜家睿;大内皮素-1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7 吴小红;康复宣教指导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体能、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6年

8 吕文青;右室长轴应变及左右心室长轴应变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9 张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神经激素影响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10 余诧;组织多普勒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作用[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2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82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5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