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预衰老相关认知功能下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预衰老相关认知功能下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性认知 阿尔茨海默病 肝细胞生长因子
【摘要】:衰老是一种多因素、多器官参与的综合性现象。当个体成熟并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退行性变化,而脑是受衰老影响最大的器官之一[1,2]。脑衰老分为生理性变化与病理性变化,前者引起的认知能力减退的现象被定义为衰老性认知(Cognitive aging)[3,4],其并不被认为是疾病状态,后者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脑衰老在早期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对的学习记忆能力或者其它脑功能的减退,并且逐渐发展为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5]。生理性脑衰老没有发生大量神经元凋亡的现象[3,6],主要表现树突棘密度的降低,突触数量的减少,突触后膜致密物PSD(Post-synaptic density)的变薄,突触可塑性以及神经发生能力的下降,这些被当作是衰老时学习记忆等认知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7-11]。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获得性知识丧失、直至完全丧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特征;其两大病理特征是Aβ沉积形成老年斑(Senile plaque,SP)和Tau蛋白缠结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另外还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有特征,即大量神经元的凋亡[12]。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ADI)2016年公布的数据,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与衰老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3]。脑衰老伴随衰老性认知等多种改变,会引起老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带来巨大的家庭、社会负担;甚至进展为AD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医疗卫生问题。目前,对衰老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以缓解相关症状的药物、认知训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疗法为主[14],但干预治疗效果均十分有限。脑的衰老会引起大脑内微环境的改变,进而抑制神经发生能力,破坏神经网络原有平衡,引起记忆力下降等一系列功能改变[15,16]。近期的研究表明,通过年轻血液的循环灌注可有效改善年老实验动物骨骼肌、肝脏、脊髓和脑等多种组织器官内干细胞[17,18]的功能状态,推测年轻个体来源的血液可能通过某些“年轻”活性因子发挥作用,通过系统性调节,从而延缓和逆转年老个体的衰老相关病变。尽管这种说法仍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这提示我们,可以利用某些“年轻”因子的干预,通过系统性调节衰老个体的神经系统,同时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有可能成为有效改善和逆转脑衰老带来的认知性障碍的新策略。有研究表明,通过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可以有效的修复骨、心脏、肺脏等多种组织器官[19-21]。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其治疗作用的方式包括分化替代和通过强大的分泌作用发挥免疫调节、改善微环境、促血管新生、抑制凋亡、营养支持等[22,23]。而在众多间充质干细胞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作为医疗废弃物,更加容易获取、无论理学争议,更重要的是其免疫原性更低、处于更早的生命周期、易分离纯化[24],这些使它成为临床细胞治疗更理想的种子细胞[25]。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假设:hUC-MSCs作为“年轻”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分泌大量具有多重功能的细胞调节因子等活性物质,通过系统性调节,可能对改善衰老大脑的生理或病例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说,将分为两个部分开展相关作用和机制的探索——hUC-MSCs干预衰老性认知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hUC-MSCs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我们分别选用D-半乳糖(D-galactose)致衰老小鼠作为研究衰老性认知的模型,SAMP8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prone 8)作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模型。研究表明,小鼠等啮齿类动物长期皮下注射高剂量D-半乳糖,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进而加速其脏器尤其是脑的退行性变化,类似于自然衰老的表现[26],主要体现在细胞转录水平降低[27]和海马区神经再生障碍[28-30]等衰老改变。所以,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作为研究衰老性认知的动物模型。另外,SAMP8小鼠显示了许多阿尔茨海默病所具有的特性,如行为紊乱、记忆力下降、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磷酸化等,它以早期发生快速老化且伴随显著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为特征,且随增龄而加重[31-33]。SAMP8是自然筛选得到的疾病模型,它的发育和成长,更加符合自然状态下,从脑衰老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过程。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SAMP8小鼠作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模型。由于MSCs直径大、粘附力强的原因,在小鼠等多个物种上静脉注射MSCs会引起不同程度肺不张和肺栓塞[34,35]。而有研究称,通过腹腔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小鼠肌肉状态、延长小鼠寿命[36]和改善小鼠脑白质营养不良[37]。这为我们选择腹腔移植的方式,来研究hUC-MSCs是否可以通过分泌途径改善衰老模型鼠和AD模型鼠的认知能力提供了依据。我们知道,在人类和小鼠的衰老过程中,大脑海马极易受损,主要表现为神经发生能力下降、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下调表达、新生神经元减少、树突棘密度降低,并带来相应的突触可塑性降低和认知功能下降[38,39]。所以,以上指标是我们评判hUC-MSCs干预衰老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指标。另外,海马区是调节情景记忆和空间记忆的主要脑区[40],在认知功能的评价上我们采用了评价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情景记忆的相关行为学实验:Morris水迷宫、Y迷宫、新物体识别、穿梭箱和条件恐惧实验等。首先,在衰老性认知模型鼠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在建模后,模型鼠发生了一系列的脑衰老特征的改变: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下降;CA1(Cornu ammonis 1,安蒙氏角1)突触可塑性下降,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树突棘密度明显降低;超微结构显示,在海马CA1和DG(Dentate gyrus,齿状回),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后膜致密物变薄,神经元的微丝微管排列紊乱,髓鞘水肿分解,线粒体结构破坏;海马体内,兴奋性突触后膜致密物的主要成分PSD-95表达下降。hUC-MSCs移植后,上述脑衰老的特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hUC-MSCs能够通过激活模型鼠大脑中内源性神经干/祖细胞,从而促进了大脑的神经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移植的hUC-MSCs能够通过激活模型鼠大脑海马内ERK-CREB途径,从而发挥其干预作用。其次,在AD模型鼠实验中,hUC-MSCs改善了包括对环境适应能力、探索活力、条件记忆能力、对已知事物的记忆识别能力和空间定位的能力在内的认知能力。并且,hUC-MSCs治疗小鼠的海马和皮层内,包括P-tau(S396)、GSK-3β、BACE1、APP在内的AD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得到下调,且其皮层和海马内神经干细胞标志Nestin表达量上调。进一步,通过高通量筛选、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多个AD细胞模型,筛选出关键的作用因子HGF,并且在AD模型鼠上确认了HGF的治疗作用。通过体外模型证实,hUC-MSCs能够通过HGF/c-Met系统介导,激活AKT通路,进一步抑制GSK-3β的活性,从而下调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最终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综上,两部分结果表明,一方面hUC-MSCs能够通过分泌途径在生理性脑衰老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干预和改善衰老小鼠脑衰老性特征;另一方面,针对病理性脑衰老的典型疾病状态阿尔茨海默病,hUC-MSCs能够明显改善AD模型鼠的病理特征,并且增强其突触可塑性、提高其认知功能,其分泌因子HGF发挥了关键的调节作用。我们的研究为hUC-MSCs改善和逆转脑衰老引起的认知能力下降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干预新策略。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339.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仵敏娟,刘善荣,刘厚奇;间充质干细胞特性与应用前景[J];生命科学;2004年03期
2 史春梦;;间充质干细胞表述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4期
3 吴清法,王立生,吴祖泽;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临床应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2年03期
4 郑春梅,孙昭,曹莹,孙琪云,马丽,马冠杰,姜学英,赵春华;胎儿肺脏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与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年03期
5 余国建;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骨的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年S1期
6 宫立众,田小波,钟永明,夏顺中;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4年11期
7 王蓓,汪维伟;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6期
8 陈莉娜;王颖;张艳艳;关伟军;;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28期
9 ;科技动态[J];大众科技;2008年03期
10 王瑛;李宁丽;;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及受体的相关生物学功能[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可;王丁;韩之波;朱德林;韩忠朝;;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发挥免疫活性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金明顺;张毅;贾秀芬;周燕华;闫妍;刘慧雯;;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以及多潜能分化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争艳;刘杨;翟丽丽;杨迷玲;王立峰;;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彦;李尚珠;;间充质干细胞在血管工程中的机制及应用[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石玉;戴\戎;;周期性拉应力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黎娇;朱争艳;杜智;骆莹;王鹏;高英堂;;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物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谭远超;Kevin;姜红江;黄相杰;周纪平;;间充质干细胞在骨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唐佩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前景[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戴育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胡琳莉;王昕荣;钱坤;李舟;杨薇;朱桂金;;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向子宫内膜分化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满学杰;天津滨海新区建最大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满学杰;津昂赛打造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输血科 李忠俊 整理 吴刘佳;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又见新方法[N];健康报;2013年
4 上海生科院 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曹楷;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中的孙悟空[N];上海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陈建强;首家间充质干细胞库在津建成[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冯国梧;细胞产品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方案获准[N];科技日报;2007年
7 实习生 刘霞;间充质干细胞有望用于面部整形[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新佳;我国“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冯国梧;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规模化运营[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刘莹清;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泰达规模运营[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皓;五指山小型猪OCT-4、SOX-2基因在骨髓间充质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过表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2 孔德晓;间充质干细胞及胰岛素分泌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董苑;SDF-1复合PDPBB的构建及对间充质干细胞趋化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磊;诱导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成牙骨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房贺;连接黏附分子A在促进MSC修复CC14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6 陈洁;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7 许婷;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蟑螂过敏原诱导的哮喘中对间充质干细胞募集迁移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8 周雅丽;携氧间充质干细胞对胃癌化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沈舒宁;CKIP-1负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10 朱镇;外源性骨矿化蛋白1转染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蛋白质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AC基因亚型的表达及AC3对其纤毛长度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2 林涛;壳聚糖水凝胶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彭龙英;心肌营养素1促进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存活及PI3K/Akt信号通路机制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5年
4 乔晓慧;酸性环境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张红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人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顾立超;BTK抑制剂对间充质干细胞miR-21的调节作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王文杰;鸭胚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移植修复肝损伤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8 张猛;血管内皮前体细胞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9 马丽媛;利用MyoD基因诱导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宋维文;MicroRNA-133诱导绵羊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3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38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