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敏感单元在外生殖器感觉重建的初步研究及阴囊中隔瓣一期修补巨大尿瘘的术式改良
本文关键词: 性敏感单元 神经纤维 光密度 性敏感单元 小阴茎 小阴唇瓣 性功能 巨大尿瘘 阴囊中隔瓣 尿道下裂 筋膜皮瓣 出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性敏感单元应用于外生殖器感觉重建初步研究一、男、女性会阴部不同区域神经纤维分布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男、女性会阴部各区域,男性包皮、女性阴蒂包皮、处女膜、小阴唇、阴道黏膜五种组织的神经分布,并做定量测量,为临床“性敏感单元”的定位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将组织块标记好,经石蜡包埋,切片厚4 μm,采用S100染色法对神经纤维进行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着色情况,每个活检标本随机选择3张切片参加测量,每张切片在20X 10倍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取3个视野进行观察,每种组织共90个视野进行统计。使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神经纤维进行鉴别和定量,分别测量镜下神经组织的平均光密度(density mean)和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0D),分别代表神经组织在每张切片中阳性表达的平均量和总量。结果:①男性包皮、阴蒂包皮、小阴唇、处女膜及阴道黏膜组织中存在广泛神经组织分布;②男性包皮与阴蒂包皮、小阴唇组织的神经分布,无显著差异性;③处女膜与阴道黏膜组织的神经分布,二者无显著差异性;④男性包皮、阴蒂包皮、小阴唇组织的神经分布较处女膜及阴道黏膜组织多。结论:男性包皮、阴蒂包皮以及小阴唇组织富含神经末梢,敏感度高,可作为“性敏感单元”的组织材料进行带蒂转移,有望改善再造器官的性感觉。二、性敏感单元应用于外生殖器感觉重建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既往认为“无用或多余”的“性敏感单元”SSU在外生殖器整形、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对先天性小阴茎需行阴茎再造患者(8例)和因阴道松弛导致性功能障碍患者(12例),分别应用发育不良阴茎、包皮及小阴唇瓣的高敏感的性刺激感受器行带蒂转移至再造阴茎周围及阴道侧壁等乏感觉区,人为植入一性敏感点,以激发性感觉。结果:术后20例患者均获随访6~38个月,所有转移的“性敏感单元”组织瓣均成活,术后性功能明显提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性敏感单元”转移至乏感觉区,使患者在获得理想外生殖器外观的同时获得性感觉。此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是改善其性功能的一种良好的选择。第二部分:应用阴囊中隔翻转-折叠-推进瓣一期修补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巨大尿瘘的术式改良目的:探讨应用阴囊中隔翻转-折叠-推进瓣一期再造尿道、防水层及被覆,有效的修补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巨大尿瘘。方法: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尿道下裂术后出现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巨大尿瘘的患者30例。尿瘘大小为1.0~2.Ocm。术中切取阴囊中隔,并将此瓣分为三个区域,其中A瓣翻转形成尿道;B瓣去表皮形成筋膜瓣折叠覆盖于A瓣切口上,形成防水层;C瓣推进覆盖创面。结果:术后3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尿道狭窄及尿瘘发生,再造尿道排尿通畅,阴茎伸直良好。术后皮瓣29例成活,均为一期愈合。1例C瓣因静脉回流较差,术后出现肿胀,皮瓣发黑,最终干性坏死,创面痂下愈合,严密观察至术后15日,排尿通畅,未见尿瘘形成;3月后返院复查,C瓣区域瘢痕形成,自觉排尿可,无尿道狭窄。2例患者自觉阴茎阴囊外形欠佳。结论:应用阴囊中隔翻转-折叠-推进瓣一期修补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巨大尿瘘,应用一个筋膜皮瓣一期同时再造尿道、防水层及被覆,简单可靠,供区破坏小,且效果满意。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nerve fib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male , female and female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 sex - sensitive element " SSU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genital organs and reconstruction of penis . The application of a fascia flap to reconstruct the urethra , waterproof layer and covering is simple and reliable , the supply area is small , and the effect is satisfactory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99.8;R7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民;;几种困难尿瘘手术处理的经验与教训[J];中级医刊;1981年03期
2 沙玉兰;邵连芝;魏爱华;;尿瘘病人的护理[J];河南医药;1981年06期
3 付丽莉;尿瘘术后的护理体会[J];新疆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苏仲宁,伍伯聪,沈倚天,曾明泉;肾术后残余结石尿瘘的处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06期
5 刘发兰,胡伟能;改进尿管固定方法减少尿瘘及狭窄的形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陈小娟;1例因尿瘘而出现精神症状患者的护理[J];蛇志;2002年04期
7 王晓光;陈国福;;应用双“J”管治疗上尿路尿瘘[J];吉林医学;2006年01期
8 霍文谦;靳风烁;聂志林;张克勤;朱方强;李黔生;;肾移植术后不同部位尿瘘的治疗策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9 霍文谦;靳风烁;聂志林;张克勤;李黔生;;肾移植术后尿瘘定位诊断及治疗策略14年回顾性病例数据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05期
10 白巍;聂志林;霍文谦;朱方强;靳风烁;李黔生;;肾移植术后尿瘘病因68例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吉正国;;选择性的保守治疗肾移植术后尿瘘[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王振兴;陈花;武政华;孙永康;马永文;;肾移植术后尿瘘防治的临床研究[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董国勤;张克;卢慕俊;蔡志康;王忠;;游离带蒂大网膜在尿瘘修复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霍文谦;张克勤;靳风烁;聂志林;李黔生;;肾移植术后尿瘘定位诊断及治疗策略14年回顾性病例数据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朋;周小庆;项龙波;李美凤;;肾移植术后尿瘘4例诊治分析[A];2005年浙江省器官移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肖远松;陈昊;姚华强;吕军;胡卫列;杨槐;何恢绪;;带蒂背侧皮下组织瓣转移覆盖技术在尿道下裂及复杂术后尿瘘手术中的应用(附55例报告)[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许学先;;尿瘘的诊断与处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盆底会场(女性盆底学组、妇科感染协作组)论文汇编[C];2012年
8 张小明;何恢绪;胡卫列;吕军;聂海波;杨槐;李清荣;王元利;姚华强;;成人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治疗(附19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小明;何恢绪;胡卫列;吕军;聂海波;李清荣;王元利;姚华强;杨槐;;成人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治疗(附25例报告)[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宁;何庆伟;;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预防及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吕斌;产后尿瘘如何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周忠亮;避免产伤 远离尿瘘[N];大众卫生报;2003年
3 蒋明 杜巍巍 罗照春;田孝坤 此生只为疗救来[N];健康报;2005年
4 记者 张小燕;燃烧生命铸忠诚[N];湖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隽;尿道下裂表型不一致的同卵双胞胎的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及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整形外科修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周宇;性敏感单元在外生殖器感觉重建的初步研究及阴囊中隔瓣一期修补巨大尿瘘的术式改良[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静涛;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2 滕志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3 阿布都热扎克·木塔力甫;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两种手术方法对比观察(附43例)[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07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50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