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辨体与辨证结合治疗风湿热证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免疫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8-04-01 12:02

  本文选题:辨体+辨证治疗 切入点:兼夹体质 出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目的:本研究从流行病调查方面,对337例慢性荨麻疹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总结,探析本病体质演变规律及各体质间的关系;从临床治疗方面,观察"辨体+辨证治疗"能否提高临床有效率;通过对实验室客观指标的观察,分析"辨体+辨证治疗"对Th2、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寻找"辨体+辨证治疗"的有效治疗靶点。方法:(1)按照患者自愿原则,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33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检测并记录各体质分数,得出最终体质类型;(2)在临床研究方面,根据本课题纳入、排除标准,共收录门诊慢性荨麻疹证属风湿热证者51例,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中药免煎颗粒"消风散"和安慰剂,B组给予消风散和对应的调体免煎颗粒,两组均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1日1付,共28天,治疗后对两组的UAS评分、瘙痒程度、疗效、生活质量、症状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3)在实验室指标观察方面,选择在临床治疗中疗效为"显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抽取部分病例进行实验研究,运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4、IL-6、IL-10、IL-17、TGF-β含量的变化情况,用RT-PCR法检测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STAT3、GATA3、RORC、Foxp3的mNA相对分泌量的变化。结果:(1)兼夹体质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体质类型,以"阳虚-气虚质"为基本兼夹类型;各体质存在精密而复杂的内在联系,一种体质可促进另一种体质的形成;兼夹体质是慢性荨麻疹体质演变的最终结局,形成虚-实体质兼夹、寒-热体质兼夹的状态;特禀质往往作为慢性荨麻疹最初的病理体质类型出现,随着体质类型的复杂化,阳虚质、气虚质上升为主要体质类型。(2)辨体与辨证相结合可显著改善慢性荨麻疹风湿热证的临床症状,将临床综合疗效的有效率由54.5%提高到72.4%;气郁质、特禀质可能在调体治疗方面更具优势,而阳虚质可能是引起CU难以治疗的潜在因素之一。(3)A、B两组在IL-10、Th17分化方面显著不同,A组通过降低IL-10、IL-17水平发挥疗效,B组通过升高IL-4来发挥疗效。A组Th17转录增强,B组Th17转录明显降低;在Th17转录过程中,STAT3通路的激活状态与RORC mRNA并不协同一致;A、B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降低Th2在基因转录方面的表达,A组还可降低Th17、Treg在基因转录方面的表达,而B组可显著增强Treg分化能力,并通过抑制JAK/STAT3通路,激活其他信号通路来增强Thl7分化。(4)IL-4、IL-10、IL-17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TGF-β仅与IL-17存在正相关(p0.05),IL-6可能独自发挥疗效。GATA3 mRNA与RORC mRNA显著相关(p=0.0070.01);STAT3mRNA表达减少是临床疗效增强的标志(p0.05),而GATA3 MRNA、RORCmRNA变化越小,对临床症状改善越好(均p0.05);Foxp3mRNA变化越小,越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P0.05)。结论:(1)慢性荨麻疹虚实夹杂的体质状态可能是本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在治疗CU时应充分重视温阳药、补气药的应用,同时酌情选用其他相应的调体药,提高临床辨体治疗的疗效。(2)"辨体+辨证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作用;体质类型可影响临床疗效,气郁质、特禀质可能在调体治疗方面更具优势,而阳虚质可能是CU难以治疗的潜在因素。(3)IL-10、IL-17可能是A组发挥疗效的潜在敏感指标,IL-4可能是B组发挥疗效的潜在敏感指标,而IL-4可能不是A组药物发挥疗效的敏感指标,IL-10可能不是B组药物发挥疗效的敏感指标。A、B两种治疗方法虽然均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但在微观层面的变化并不一致,提示中药治疗主要在于协调Th2、Th17、Treg之间免疫网络的平衡,而不局限于对某一种或几种指标的影响。(4)Th17分化可能存在其他通路而不通过JAK/STAT3来促进RORC mRNA的生成。Th2与Th17在基因转录层面、效应性细胞因子方面均存在相互协同关系。STAT3 mRNA可能是检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的潜在客观指标之一。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serum levels of IL - 4 , IL - 6 , IL - 10 , IL - 17 and TGF - 尾 in 337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 Methods : ( 1 )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IL - 4 , IL - 6 , IL - 10 , IL - 17 and TGF - 尾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3 )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i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hronic urticaria . Conclusion : ( 1 ) The changes of IL - 10 and IL - 17 may be a potential sensitive indicator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7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跃民;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孙仁山,刘荣卿;自身免疫与慢性荨麻疹[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3期

3 张新华,刘忠义,任渝江,田荣春;“三联药”治疗慢性荨麻疹91例疗效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0年04期

4 杨文彪,林建才,蒋卫民,李健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慢性荨麻疹关系探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年02期

5 刘文松;“五联”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10例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02年01期

6 林自华,吕中法,金永南,王平;卡介苗素治疗42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史萍,宁利群;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06期

8 黄劲磐,李仪芳,李青;咪唑斯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9 许建新;慢性荨麻疹98例病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3年04期

10 查德彪;染发引起慢性荨麻疹四例报道[J];中国厂矿医学;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凯;沙海松;;慢性荨麻疹及合并危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赵炳南学术思想研讨会、全国皮肤科中医外治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2 吴积华;王会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3 熊心猜;丁小洁;邓利丽;陈燕;徐国林;;依匹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4 吕静;;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5 吴之伍;;荨麻疹Ⅰ号冲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陈建德;;康肤丽尔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高以红;羊剑秋;孙志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何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疗效观察[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俞庆福;徐文斌;;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荨麻疹复发[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卫风蕾;孙枫;叶秋月;;卡舒宁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42例临床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黄春燕 郑纯胜 记者 李水根;学会与慢性荨麻疹“和平共处”[N];健康报;2012年

2 湖南省脑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莫征波;慢性荨麻疹为何久治不愈?[N];大众卫生报;2002年

3 李典斌;同息通治疗慢性荨麻疹[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江春;慢性荨麻疹?原来是蛔虫作怪![N];医药经济报;2007年

5 李尤佳 戴秀娟;赶走“惹人心烦”的慢性荨麻疹[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李尤佳;四问慢性荨麻疹[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皮肤科专家陈丽接听热线整理;如何预防治疗慢性荨麻疹[N];家庭医生报;2005年

8 主任医师 张黎达;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有好方法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吴一福;脱敏组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戴秀娟 李尤佳;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丽新;辨体与辨证结合治疗风湿热证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免疫机制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石春蕊;非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循证研究及兰州地区发病相关因素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3 马一平;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和临床特征调查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4 唐慧;CC型趋化因子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关系的探讨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陈文曾;慢性荨麻疹从肝经论治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玉洁;慢性荨麻疹与白介素25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3年

2 桑洁玉;慢性荨麻疹瘙痒的临床调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胡治丽;慢性荨麻疹与浅部真菌感染相关性初步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伊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5 罗春源;益气养血祛风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罗霞;黄芪熟地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气血两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张琳琳;基于肥大细胞活化及Th1/Th2失衡探讨温阳固卫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8 赵晨曦;燕京赵氏皮科流派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药证分析及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盘文丽;穴位埋线法治疗胃肠湿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10 郭敏;IL-35、IL-17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5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695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