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阙温经法结合通督调神法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神阙温经法结合通督调神法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年
神阙温经法结合通督调神法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廖嘉豪(Liu Ka Ho)
【摘要】: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目的本次论文选用心肾不交型不寐证来作研究对象,观察常规针刺基础上施加不同治疗方法是否可提高临床疗效。随着现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失眠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失眠已发展为现今社会上的一种常见病,因此研究针对此病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提高对此病的疗效,是具有意义的。中医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患,因而颇受欢迎。方法本案以随机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于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通督调神针法及温灸神阙法。对照1组于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通督调神针法。对照2组于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温灸神阙法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率,综合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评定,再进行组间比较。成果三组治疗后PSQI各成分评分及PSQI总分均有所好转,治疗前后对比P0.05,说明治疗前后各指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三种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均有显着疗效。对于PSQI各成分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三组在改善睡眠障碍评分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QI总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组间两两对比,治疗组在改善PSQI各成分评分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评分方面,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而对照1组与对照2组间疗效无差异。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14例,好转4例,无效1例,痊愈率为36.7%,愈显率为83.4%,总有效率为96.7%;对照1组痊愈3例,显效12例,好转11例,无效4例,痊愈率为10.0%,愈显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6.7%;对照2组痊愈5例,显效13例,好转9例,无效3例,痊愈率为16.7%,愈显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0.0%。表11显示,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总体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结论1.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三种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均有显着疗效。2.治疗组在统计学经PSQI总评分及综合疗效判定均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46.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逸文;酸枣仁汤加减治疗不寐58例[J];福建中医药;2001年04期
2 毛洪祥;王国强;杨碧秀;;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年01期
3 姚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虚证不寐72例[J];河北中医;2001年09期
4 张璞璘;赵欣纪;高希言;;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60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6年01期
5 李滋平;;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5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年10期
6 张会珍,贾春生,佘延芬;照海、申脉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3年06期
7 潘华,李守然,尚晓宇,向贤山;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失眠192例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4年09期
8 陈宏伟,曹东方,唐永春;泻阳补阴法治疗失眠症38例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7期
9 梁春香;交泰丸加味治疗不寐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8期
10 范丽静,杜忠德,王怀明;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重度失眠症8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王玲;;近5年针刺治疗失眠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3期
2 张晨茜;储浩然;;近5年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现状及展望[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3 余良;刘丽娟;李晓宁;侯双兴;;应用曲唑酮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2年02期
4 辛金兰;吴春明;;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胡银;蒋晓江;;简述中成药治疗失眠的现状[J];重庆医学;2009年10期
6 唐晖;;艾灸疗法的临床研究及发展趋势[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黄苏萍;近十年经方治疗失眠的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5年05期
8 刘顺益;不寐的中医药研究概况[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刘伟键;蔡琪;;从周易哲学、古今药理运用浅谈黄连-肉桂药对[J];光明中医;2009年04期
10 周英;;特种针法治疗失眠症概况[J];甘肃中医;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巧林;;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孙学兰;;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概况[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莫智珍;范郁山;;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症近况[A];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06年
4 陈润东;陈秀华;奎瑜;;薄氏腹针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干预作用研究[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希言;任珊;;耳穴在治疗失眠中作用的临床观察[A];第12届全国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任珊;高希言;;针刺治疗失眠选穴组方筛选的临床研究[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董宏利;董少龙;刘泰;;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8 何金彩;王庆佳;;腹针疗法对失眠的疗效[A];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刁远明;陈群;路艳;;中西医药物治疗失眠的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殷子杰;;中医药对亚健康失眠状态的研究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保健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春华;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阳虚型失眠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初步构建与优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许世峯;针刺加药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王英名;“四关”为主电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李君;针刺配合颅骶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马伯艳;温胆汤促眠作用及其治疗失眠症机制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禄颖;《内经》睡眠机理及其系统理论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孙洪生;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宋旭明;隔蒜灸加针刺对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陈天定;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文献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李绍旦;亚健康失眠状态中医证候特征及干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娟;失眠症惊悸不安状态量化指标的构建及病因病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段永珂;社区老年失眠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严菁兴;调神配穴法治疗慢性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郎朗;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体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金宰焕;针刺对乙醇型胃溃疡模型大鼠八肽胆囊收缩素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田昕;不同留针时间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朱祥英;压灸百会穴治疗原发性失眠增效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周玟安;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李伟南;中医心肾相关理论源流梳理及其临床应用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王家瑞;现代针灸治疗失眠临床文献研究结合个人临床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晓艳;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12期
2 王记芝;刺五加注射液治疗不寐症68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王平,孔明望;疏肝解郁论治失眠[J];湖北中医杂志;2001年10期
4 曾仲意,曲敬来,冯军;剌五加注射液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1年02期
5 寇文丽,钟瑞亨,赵志琴;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6 郑利星;穴位埋注药线疗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5期
7 毛洪祥;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112例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2004年01期
8 马洪方,叶朝兴;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80例临床分析[J];中医药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士锦;“神阙”养生简便易行[J];现代养生;2005年03期
2 王锂艳;神阙针考[J];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11期
3 王建德;徐晓明;;灸神阙对70例婴幼儿保健的初步观察[J];陕西中医;1992年07期
4 陈永久;神阙敷药治病20则[J];农村新技术;1996年05期
5 周建伟;;神阙禁针刍议[J];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02期
6 李冰;“神阙”,养生修真之本[J];现代养生;2005年10期
7 徐金龙;;关于神阙养生[J];现代养生;2006年11期
8 周荣;调理胃肠的振动神阙功[J];家庭中医药;1999年08期
9 谢坚,李慈春;隔药灸神阙治疗肠激惹综合征[J];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07期
10 矫承媛,成泽东,陈以国;神阙与灸[J];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家才;;神阙贴敷贴治疗胃痛30例观察[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温木生;;脐疗与神阙调控理论[A];重庆市针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董先政;鲁龙生;;神阙穴位艾灸用于混合痔术后的疗效观察[A];2012医学前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十四次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精选[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卫生健康网;[N];中国信息报;2001年
2 张 乾;[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天津医科大学 郑帅;[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嘉豪(Liu Ka Ho);神阙温经法结合通督调神法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义;神阙隔饼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08年
2 李茜;神阙灸配合电针局部穴位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卢春莉;“神阙贴”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王海萍;“神阙”透穴给药对慢性疲劳大鼠免疫功能和行为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林俊钦;神阙灸配合针刺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朱琼;不同时间段隔姜盐灸神阙对防治痔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黄莉莉;神阙伏羲八卦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王静;灸神阙、针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张佶玮;神阙经穴给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黎仁彬;神阙温灸贴改善2型糖尿病失眠睡眠质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神阙温经法结合通督调神法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3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8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