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对照研究
本文选题:颈椎病 + 颈椎融合术 ; 参考:《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颈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术后颈椎运动功能及临床疗效的研究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ot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TDR)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术后颈椎运动功能及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3名因颈椎退变性疾病行ACDF和CADR患者随访10年以上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57例,女36例,平均年龄48.6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CDF组54例,CADR组39例,ACDF组男24例,女15例;TDR组男19例,女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分别评定术前、术后VA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颈椎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JOA评分、NDI评分、VAS评分及X线测量指标(病变节段融合率、矢状位曲度、C2-7活动度,上位椎间隙活动度,下位椎间隙活动度),采用X线、MRI相结合的评价标准评定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头、尾侧相邻间隙的退变表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置换组术后无假体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发生;融合组术后1年X线片示植骨全部达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内固定无松动、脱落、断裂等。39例融合组和29例置换组患者完成随访,ACDF组和TDR组术后3天、3个月、3年、末次随访时VAS、JOA、NDI评分较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颈椎矢状位曲度末次随访较术前均得到保持。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组末次随访时42.8°与术前44.6°相比无明显差异,而融合组末次随访时整体活动度39.6°和术前43.6°相比则是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置换组置换节段活动度术前为9.5°±3.70°,术后3个月为7.0°±3.00°,末次随访为6.6°±4.10°,末次随访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采用侧位X线片和MRI T2加权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ACDF组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19例(48.72%),CADR组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13例(44.8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和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置换组术后颈椎运动功能保持比融合组要好,但两组患者术后ASD发生无明显差异。第二部分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和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目的:在长期跟踪随访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ACDF)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54例接受ACDF手术和39例接受TDR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每个患者随访至少10年,最终ACDF组中39例患者,TDR组中29例患者完成随访并获得完整的临床资料。评价内容包括颈椎前凸角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得分,颈椎残疾指数(NDI)得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影像学参数。结果:ACDF组39例患者中19例(48.72%)出现ASD,29例TDR组患者中有13例(44.83%)出现ASD,两组在ASD的发生率、VAS、NDI、JOA评分及改善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回归方程为logit P=-4.09+0.05*X1-0.55*X3+0.41*X4(X1=年龄,OR=1.05,95%CI,1.03-1.07;X3=术前整体前凸,OR=0.57,95%CI,0.37-0.90;X4=术前节段前凸,OR=1.51,95%CI,1.09-2.30)。结论:ACDF和TDR在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年龄和术前节段前凸被确定为术后ASD的危险因素,而术前整体前凸是保护性因素。第三部分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计算颈前路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并确定其潜在的风险因素。方法:我们回顾性纳入在我们的医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和记录他们的围手术期的数据。Bazaz评分系统和吞咽生活质量得分(SWAL-QOL)被用来评估吞咽困难的存在和严重性。我们对术后吞咽困难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我们从187例完成了颈椎前路单节段手术并行超过1年随访患者数据分析潜在变量和术后吞咽困难之间的相关性。吞咽困难患者的数量是在术后1周99例(52.94%),术后1个月60例(32.09%),术后3个月42例(22.46%),术后6个月29例(16.11%)、术后1年16例(8.56%)。术前平均SWAL-QOL得分为65.62,手术后下降至58.72,术后12个月随访时58.72。手术后1周SWAL-QOL评分与手术时间相关(r=-0.474,P0.001)。多变量分析表明,术前气管锻炼(数值比(OR)=0.302;95%可信区间(CI)=0.131-0.748),手术时间90分钟(OR=0.407;95%CI=0.190-0.878),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OR=0.211;95%CI=0.102-0.425)是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总之,我们的研究描述了术后吞咽困难的自然进程,证明了术前气管锻炼,缩短手术时间,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然而,仍需未来的前瞻性,随机和对照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
[Abstract]:Methods :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nterior decompression fusion ( ACDF ) and cervical artificial intervertebral disc replacement ( TDR ) on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in 93 patients with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treated by anterior decompression fusion ( ACDF ) and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 ( TDR ) .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nterior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 ACDF ) and cervical artificial intervertebral disc replacement ( TDR )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Conclusion : ACDF and TDR had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ge and preoperative radiographs was determined as a risk factor for postoperative AS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operative average SWAL - QOL score was 65.62 , and the preoperative average SWAL - QOL was 58 . 72 after operation . The SWAL - QOL score was related to the time of operation ( r = - 0.474 , P0.001 ) .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reoperative tracheal exercise ( odds ratio ( OR ) = 0.302 ; 95 % confidence interval ( CI ) = 0.131 - 0.748 ) , surgery time 90 minutes ( OR = 0.211 ; 95 % CI = 0.102 - 0.425 ) was an independent related facto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swallowing difficulty . Conclusion : In conclusion , our studies describ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 However , there is still a need for prospective , randomized , and controlled studies in the future to validate these findings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8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超;;Bryan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32期
2 孙宇;赵衍斌;周非非;张凤山;潘胜发;刘忠军;;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5年随访结果[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年01期
3 刘海鹰;王伟炎;;颈椎人工间盘置换[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年11期
4 付其美;姜风华;高颖;;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2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03期
5 田秀范;齐菲;刘亚东;;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人工间盘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J];吉林医学;2006年08期
6 孙波;李瓦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35期
7 韩情;;医疗服务标准就是保证基本的安全标准——《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手术》解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1年04期
8 廖宏喜;刘强;;人工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9 徐义春,刘尚礼,黄东生,郑召民,李春海,马若凡;腰椎间盘源性疾病人工间盘置换的评价[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年04期
10 陈立业;;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使用不同类型假体患者异位骨化发生的差异[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宝戈;;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并发节段后凸畸形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夏群;徐宝山;张继东;苗军;;腰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中期随访和影像学观察[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Xing Dan;Ma Xin-long;Ma Jian-xiong;Wang Jie;Ma Tao;Chen Yang;;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META分析[A];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欧国荣;;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40例的护理体会[A];全国第七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付其美;焦琦琦;李娜;;颈椎前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病人的健康教育[A];全国第九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金云鹏;陈剑;范顺武;;颈椎前路减压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冲;人工间盘植入物不宜大范围推广[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锁洲;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对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2 熊传芝;内镜下的颈椎前路减压及融合术[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贾佳霖;颈人工间盘置换术与前入路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对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廉晓东;国人颈3-颈7人工间盘数据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3 韩晓明;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对比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疗效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4 张印;国人应用进口人工颈椎间盘终板载荷变化差异的有限元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5 李斌;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应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6 郑飞;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的Hangman骨折[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44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94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