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替罗非班不同应用途径对老年STEMI急诊PCI治疗术后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6-12-15 21:26

  本文关键词:替罗非班不同方式给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STEMI患者PCI疗效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医科大学》 2015年

替罗非班不同应用途径对老年STEMI急诊PCI治疗术后的疗效观察

马震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途径应用替罗非班对老年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术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9例老年STEMI患者分为冠脉组(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PCI)(n=50)和静脉组(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PCI)(n=49)。两组在急诊确诊后均给予替罗非班静脉应用。行急诊PCI时,冠脉组在前向血流恢复后给予冠脉内注射负荷量替罗非班并行PCI术,静脉组直接行PCI术。比较患者手术后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分级(TIMI)、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术后2h ST段回落百分比、左心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MACE)差异。结果冠脉组和静脉组PCI术前TIMI血流分级分布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PCI术后,冠脉组TIMI血流分级3级86%高于静脉组的69.39%,冠脉组的TIMI血流分级分布显著优于静脉组(P0.05)。PCI后的TMP心肌灌注分级分布冠脉组 (96%)显著优于静脉组(81.63%)(P0.05)。冠脉组术后2h ST段回落的CR率64%高于静脉组的32.65%,冠脉组的ST段回落分布显著优于静脉组(P0.05);PCI术前冠脉组的CTFC值比较静脉组差异不显著(P0.05),PCI术后冠脉组的CTFC值比较静脉组下降显著(P0.05)。PCI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PLT减少情况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PCI术后冠脉组的LVEF值56.6±7.8显著优于静脉组的50.7±8.2(P0.05)。结论老年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冠脉应用替罗非班对于改善心肌微循环、心功能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2.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官功昌;刘棣;张学军;崔倩卫;刘博;王军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改善直接PCI患者近期预后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小萍;;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14期

2 钱翠平;彭稳中;张予;郭小梅;;Meta分析: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年04期

3 马震;阳海红;张雷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不同途径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宇晨;贾三庆;王雷;李虹伟;王永亮;王宇朋;赵林;姚道阔;丁荣晶;;直接PCI术患者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其改善心肌灌注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22期

2 李瑞建;陈玉国;张运;孙祎;徐峰;吕瑞娟;纪求尚;李继福;李贵双;;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红远;梁伟;汤喆;马清华;白静;王禹;;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5例[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李月平;周玉杰;刘宇扬;张妍;梁静;;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替罗非班诱发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二例[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6年05期

3 严金川;马根山;冯毅;沈成兴;戴启明;朱建;;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7年02期

4 贾晨红;王婷;;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年03期

5 王旭;;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年09期

6 袁正强;李芝峰;曾力群;刘霞洪;徐敏;李杰;张文辉;刘丹;聂鹏;吴晓乐;关靖;;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附180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8年10期

7 陈旭华;徐岩;程自平;许邦龙;伍梦佐;郭杰;陈刚;;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8 张璟轶;熊世熙;龚雯;;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医学新知杂志;2008年05期

9 董平栓;怯红晓;杜来景;杨旭明;王绍欣;杨喜山;李志娟;朱继红;王红雷;汪砚雨;王可;赵玉伟;闫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9年01期

10 罗莘;曾维理;;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延辉;;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体会[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2 胡圣大;惠杰;杨向军;蒋廷波;李勋;蒋彬;宋建平;刘志华;蒋文平;;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3 王建玲;王敬萍;;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健;齐向前;;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261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董蔚;陈韵岱;钱庚;;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临床应用的注册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张玉东;薛涛;;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诊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杜来景;董平栓;王绍欣;杨旭明;李志娟;方新历;;国产替罗非班治疗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8 袁正强;李芝峰;曾力群;刘霞洪;徐敏;李杰;张文辉;刘丹;聂鹏;吴晓乐;关靖;;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A];贵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贾素洁;刘晓琦;;替罗非班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A];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2年

10 高振华;袁如玉;李广平;;替罗非班应用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友根;[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记者 朱国旺;[N];中国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港;替罗非班不同方式给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STEMI患者PCI疗效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冯雷;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血管内超选择溶栓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3 刘迎午;不同干预措施对STEMI近期预后临床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不同时间窗应用替罗非班对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震;替罗非班不同应用途径对老年STEMI急诊PCI治疗术后的疗效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杜晖;替罗非班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炎症及内皮因子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4 于海洋;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张优;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中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近期观察[D];郑州大学;2010年

6 雷海芳;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PCI术后微循环再灌注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7 申国璋;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肖飞;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杨增芯;冠脉介入治疗联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10 徐元杰;静脉冠脉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心肌灌注及预后的临床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替罗非班不同方式给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STEMI患者PCI疗效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14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