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1.探讨抗支糖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2.探讨抗支糖浆干预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将75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咖啡酸苯乙酯)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天采用4%卵蛋白加2%氢氧化铝佐剂腹腔注射致敏,实验第16天开始以1%的卵蛋白进行雾化激发,隔日1次,共21次,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豚鼠模型。各给药组于实验第15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42天。末次干预24h后取材,采集豚鼠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气管和肺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马松三色染色(MASSON)观察豚鼠肺组织炎症、黏液分泌及胶原沉积等情况。ELISA技术检测豚鼠气管羟脯胺酸含量、血清中MMP-9、TIMP-1水平及BALF中TGF-β1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豚鼠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中NF-κB和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肺组织中NF-κB和IκB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抗支糖浆对豚鼠咳嗽次数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咳嗽次数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及CAPE组豚鼠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1),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抗支糖浆对豚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的分类及计数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p0.01),EOS绝对计数明显增多(p0.01);MAC比例减少,但绝对计数增多(p0.05);BALF中EOS、LYM的比例均明显增高(p0.05),其中尤以EOS比例增高最为明显(p0.01)。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EOS绝对计数及EOS分类比例较模型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肺组织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模型组可见支气管、血管周围结缔组织结构紊乱;气管腔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为多见;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可见黏液栓形成,肺泡壁增厚,气道粘膜水肿,皱襞增多。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病理明显改善。4.抗支糖浆对豚鼠肺组织气道形态学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Wam/Pbm、Wai/Pbm均明显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Wam/Pbm、Wai/Pbm均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Wam/Pbm、Wai/Pbm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asson染色镜下观察结果:空白组胶原纤维极薄一层环绕气管,模型组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明显增加,形成一较厚致密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胶原沉积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气管周围胶原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抗支糖浆对豚鼠气管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气管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抗支糖浆对豚鼠血清中MMP-9、TIMP-1含量及MMP-9/TIMP-1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MMP-9、TIMP-1的含量及MMP-9/TIMP-1的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血清中MMP-9、TIMP-1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MMP-9/TIMP-1比值明显降低,二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抗支糖浆组、CAPE组MMP-9/TIMP-1的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比较,血清中MMP-9、TIMP-1的含量及MMP-9/TIMP-1的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8.抗支糖浆对豚鼠体内TGF-β1的影响:8.1抗支糖浆对豚鼠BALF中TGF-β1含量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TGF-β1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BALF中TGF-β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抗支糖浆对豚鼠肺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TGF-β1阳染表达,主要见于气管及支气管气道上皮细胞、粘膜下、气管和血管的平滑肌层,着色呈棕黄或深黄色。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GF-β1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TGF-β1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抗支糖浆对豚鼠肺组织中NF-κB、IκB的影响9.1抗支糖浆对豚鼠肺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抗支糖浆对豚鼠肺组织中IκB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I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I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抗支糖浆对豚鼠肺组织中NF-κBmR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NF-κBmRNA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NF-κBmRNA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4抗支糖浆对豚鼠肺组织中IκBmR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IκBmRNA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支糖浆组、地塞米松组、CAPE组IκB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抗支糖浆能够抑制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2.抗支糖浆可以通过下调豚鼠体内MMP-9的水平,调节MMP-9/TIMP-1的平衡,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从而抑制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3.抗支糖浆可以通过下调豚鼠体内TGF-β1的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从而抑制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4.抗支糖浆可以通过上调豚鼠肺组织IκB的水平,下调NF-κB的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5.抗支糖浆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其下游因子MMP-9、TGF-β1的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抑制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卫华,沈华浩;肺泡巨噬细胞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中的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年01期
2 陈玉娟;;气道重塑的治疗研究进展[J];新医学;2008年03期
3 李丽丽;黄茂;;气道重塑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9年02期
4 管频;李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0年17期
5 李红;张沙沙;;气道重塑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20期
6 秦明明;朱薇薇;李峰;;凝血酶与气道重塑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6期
7 张莉莉;尚莉丽;;神经信号转导通路与气道重塑[J];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11期
8 刘磊;刘彬;朱莉莉;张薇;;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22期
9 宋一平;生长因子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9年01期
10 宋一平;崔德健;茅培英;梁延杰;彭瑞云;崔雪梅;王德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气道重塑病理组织学表现和细胞外基质变化的研究[J];感染.炎症.修复;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亮;鲁继荣;马青山;成焕吉;汤钟玲;林亚琳;;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干预效果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许霞;韩秀迪;王洪超;肖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肺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成分与气道重塑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戴文鑫;罗百灵;王丽静;;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小气道重塑中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李晓辉;栾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5 朱艳芬;宋泽庆;;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艳萍;;小鼠气道重塑模型早期核因子κB通路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光辉;金发光;楚东岭;段丽;;支气管哮喘豚鼠气道重塑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林洁;戴元荣;颜孙舜;吴斌;;成肌纤维细胞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传夏;李昌崇;罗运春;李孟荣;叶乐平;;肺泡巨噬细胞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A];2005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王苹莉;张根生;覃雪军;邱章伟;李娜;李雯;沈华浩;;早期多次卡介苗接种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傅俊英;中药可干预COPD患者气道重塑[N];中国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桂成;IL-20在支气管哮喘Th2免疫应答及气道重塑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沈启英;七氟醚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蒋婧瑾;TLR3参与COPD气道重塑的发生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毕玫荣;哮喘大鼠凝血酶活性与气道重塑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施国善;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抗支糖浆抑制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王苹莉;早期多次卡介苗接种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相关免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周亮;关于儿童哮喘相关基因与气道重塑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辛晓峰;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李艳萍;小鼠气道重塑模型中NF-κB通路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相关作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董亮;转录因子T-bet/GATA-3调节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彩霞;核心蛋白聚糖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3年
2 徐增梅;哮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麻芍平喘汤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塑的干预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刘静;平喘宁调节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干预哮喘气道重塑的效应机制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李丽;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预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Th17细胞/CD4~+CD25~+Treg细胞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机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5 孟祥珍;联合应用IL-4MT及sIL-5Rα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TGF-β1、Act-A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6 杨文信;玉屏风桂枝汤对肺胀稳定期肺气虚型气道重塑干预的疗效观察[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7 杨燕;肺胀中医证型与患者气道重塑HRCT定量的相关性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8 叶志鹏;四物汤及其药对(川芎—当归、熟地—白芍)对COPD气道重塑大鼠的实验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9 刘丹丽;支气管哮喘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及哮喘平冲剂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张伦静;孕期、哺乳期补充适量1,25-(OH)_2D_3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塑及肺组织中HMGB1、IL-1β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6年
,
本文编号:
228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