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5:29
【摘要】:脑卒中为一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急性脑功能损伤,是以突然晕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为主症。按病理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它是当今世上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目的本课题是参照中西医学诊断标准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该病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活动能力,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令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方法本研究将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和香港中医诊所的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头针配合体针组)、对照组(传统针刺治疗组),每组30例,每日治疗1次,1周治疗5次,治疗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总共8周。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证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量表则使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WHO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发布的中风病主症评定量表。量表分别由专门医务人员针对脑卒中偏瘫对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方面影响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填写,先将各项量表分数于各相应评定标准中进行分级,再将各项数据输入计算机作出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定下结论。结果一、一般数据比较治疗组患者男性有20人,女性有10人;年龄最小40岁,最大78岁,平均值为61.23±9.08岁;病程最短为2周,最长为10周,平均值为5.60±2.18周。对照组患者男性有18人,女性有12人;年龄最小48岁,最大80岁,平均值为64.07±6.98岁;病程最短为2周,最长为12周,平均值为6.50±2.69周。经过统计,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均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二、治疗数据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脑卒中偏瘫虽然都有明显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但两组治疗方法在疗效上有明显差异(P0.05)。(一)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治疗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治疗4周(8周)后,两组得分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两组经4周(8周)治疗后,都有明显疗效。而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前没有显着差异(P0.05),故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在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康复评分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于Wilcoxon秩和检验中,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相若,治疗8周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在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康复评级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在CHM卡方检验非零相关统计后,治疗组后4周与首4周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过程的后4周在疗效上有加速趋势。结果表明,头针配合体针组、传统针刺组对于缓解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加强肢体反射、改善肢体协同运动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且头针配合体针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传统针刺组。在运动功能康复方面,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后4周的康复速度比首4周更快更明显,故此可认为患者运动功能康复能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有加速的趋势,证明持续治疗之必要性。(二) Barthel指数治疗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经t检验比较,治疗4周(8周)后,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两组经4周(8周)治疗后,对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都有明显的疗效。两组组间比较经t检验: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统计结果为(P0.05),治疗8周后统计结果为(P0.01),表示两组疗效于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予对照组。于Wilcoxon秩和检验中,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相当,治疗8周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在治疗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评级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在CHM卡方检验非零相关统计后,后4周与首4周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过程的后4周在疗效上有加速趋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例如大便、修饰、转移床椅、穿衣、上下楼梯的能力比治疗前明显提升,但结果仍是治疗组较好。而治疗趋势结果方面同样是患者后4周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比首4周明显加快,再一次证明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三)中风病主症评定量表治疗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前后中风病主症评定量表评分经t检验比较,治疗4周(8周)后,两组得分比较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经4周(8周)治疗后,对中风病主症改善都有一定的疗效。两组组间比较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8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治疗组在治疗中风病主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而经过Wilcoxon秩和检验后,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有差异,治疗8周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在治疗患者中风主症评级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这量表除了为患者治疗前后神志、言语、肢体运动功能等主症作出评定外,更作为本次研究疗效百分率的计算依据。它的结果也表明两组于治疗后同时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症,但于组间比较还是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治疗结果显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与传统针灸治疗均对脑卒中偏瘫有一定治疗效果。而数据证明了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法)评分,降低患者神志、言语、肢体运动功能等主症的评分。但于完成8周治疗后,结果显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效果比传统针灸治疗效果好(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趋势方面,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改善速度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明显加快,后4周疗效优于首4周,说明了脑卒中偏瘫病人坚持长期治疗的必要性,为日后研究加长治疗周期及时间奠下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46.6
本文编号:2747640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46.6
本文编号:2747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74764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