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多酸基脂质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2:15

  本文关键词:多酸基脂质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提高,如何准确高效的对其进行治疗日益重要。多金属氧酸盐(多酸)因结构与物化性质的可调性使其在抗肿瘤和抗病毒等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关注。然而,多酸药物在医学上的应用仍远远落后于顺铂类等抗肿瘤药物,主要原因是由于多酸是无机物,生物活性不及有机小分子药物;带大量负电荷的多酸不利于其进入细胞,且易与血液中的蛋白产生静电作用而造成毒副作用;某些多酸在生理条件下结构不稳定,易分解成小的碎片,抗肿瘤活性差。因此,改善多酸在生理条件下的稳定性,增强其生物活性从而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是多酸药物进入临床应用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多酸在药物动力学及其与生物膜的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仍缺乏创新的理论支持。因此本论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脂质分子,通过共价作用将其接入缺位的多酸骨架中,制备了具有亲水-亲脂特性的基于Keggin、Dawson和Preyssler结构多酸的脂质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自组装形成囊泡,进而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对多酸药物与仿生膜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从该角度初步阐述了多酸药物的跨膜过程。在此基础上,评价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它们在抗肿瘤过程中细胞学行为,以及多酸药物针对不同肿瘤所表现的药物活性差异。这为多酸药物抗肿瘤机制的探索打下基础,并将推动多酸药物的研究向临床阶段发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合成了基于Keggin型、Dawson型及Preyssler型多酸与有机-无机复合脂质共价结合的化合物及其阳离子交换后产物,并应用红外,核磁和质谱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动态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发现,具有亲水-亲脂特性的三种Na型脂质化合物能够通过自组装作用在溶液中形成类似细胞膜的囊泡结构,三种囊泡的平均粒径分别为79.8?12.4 nm,162.2?30.2 nm,113.3?31.6 nm,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构建了研究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模型支持磷脂双层膜(s-BLM),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SPRi)研究了Keggin型、Dawson型及Preyssler型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与支持磷脂双层膜之间的结合解离过程。研究表明,修饰前的多酸与支持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为可逆过程,不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其中Preyssler型多酸更易与细胞膜结合。而多酸的脂质化合物囊泡与支持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为不可逆过程,当它们与膜的磷脂亲水头部先吸附时会对膜结构产生扰动,促使多酸囊泡翻转入磷脂双层的内部,最终能够嵌入到支持磷脂双层膜中与之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多酸与s-BLM吸附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与多酸表面电荷密度相关,进而会影响多酸与s-BLM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当表面电荷密度增大时,多酸与s-BLM的亲和力也逐渐增大。采用MTT方法研究了Keggin型、Dawson型及Preyssler型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囊泡的抗肿瘤活性及细胞毒性。MTT法研究表明,He La细胞对P2W18和Na-P2W17-Lipid囊泡的敏感度最强,P5W30和Na-P5W29-Lipid囊泡无论从时间依赖还是浓度依赖角度都呈现了良好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HT29生长的效果。当药物短时间作用于肿瘤细胞时,多酸脂质化合物囊泡能够更为快速的穿透细胞膜,呈现更高的抑制率,差异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消失,同时对正常细胞HUVEc的毒性非常小。Na-P5W29-Lipid囊泡能够被肿瘤细胞HT29高效摄取,并定位在细胞质内,可短时间内使肿瘤细胞发生核皱缩,最终诱导HT29的细胞凋亡,且修饰后的Na-P5W29-Lipid囊泡促凋亡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破碎的能力要高于修饰之前的P5W30,证明具有亲水-亲脂特性的多酸基脂质化合物自组装形成的囊泡的抗肿瘤活性得到增强,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该项工作为多酸药物的开发及进一步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并可能对未来多酸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多酸 脂质化合物 抗肿瘤药物 表面等离子共振 支持磷脂双层膜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43;R9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合成产物的缩写表8-15
  • 第1章 绪论15-38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16
  • 1.2 多金属氧酸盐(多酸)及其有机-无机化合物16-20
  • 1.2.1 多金属氧酸盐16-17
  • 1.2.2 多金属氧酸盐的有机-无机化合物17-20
  • 1.3 多酸的药物化学20-30
  • 1.3.1 多酸的抗病毒及蛋白抑制活性研究20-22
  • 1.3.2 多酸化合物的抗肿瘤性质研究进展22-28
  • 1.3.3 多酸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28-30
  • 1.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30-36
  • 1.4.1 SPR成像(SPRi)传感技术30-32
  • 1.4.2 仿生膜及其在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32-35
  • 1.4.3 SPR在药物分析与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35-36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36-38
  • 1.5.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36-37
  • 1.5.2 技术路线37-38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38-51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38-40
  • 2.1.1 实验材料38-39
  • 2.1.2 实验仪器39-40
  •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方法40-45
  • 2.2.1 多酸及缺位多酸的合成40-41
  • 2.2.2 复合脂质的制备41-42
  • 2.2.3 多酸基脂质化合物的合成42-43
  • 2.2.4 s-BLM芯片的制备43-45
  • 2.3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45-50
  • 2.3.1 核磁共振波谱与红外光谱测试45
  • 2.3.2 粒径分布表征45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45
  • 2.3.4 抗肿瘤活性与细胞毒性评价45-46
  • 2.3.5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46-47
  • 2.3.6 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分析47
  • 2.3.7 流式细胞术细胞凋亡分析47
  • 2.3.8 s-BLM芯片的原子力表征47
  • 2.3.9 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与s-BLM相互作用实验47-49
  • 2.3.10 SPRi数据分析拟合软件与模型分析49-50
  • 2.4 本章小结50-51
  • 第3章 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51-73
  • 3.1 引言51-52
  • 3.2 含硅氧烷复合脂质的制备与表征52-53
  • 3.3 Keggin型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53-59
  • 3.3.1 PW_(11)的红外及核磁表征54-55
  • 3.3.2 PW_(11)-Lipid和Na-PW_(11)-Lipid的红外、核磁及质谱表征55-57
  • 3.3.3 Na-PW_(11)-Lipid囊泡的粒度及形貌分析57-59
  • 3.4 Dawson型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59-64
  • 3.4.1 P_2W_(18)与P_2W_(17)的红外及核磁表征60-61
  • 3.4.2 P_2W_(17)-Lipid和Na-P_2W_(17)-Lipid的红外、质谱及核磁表征61-63
  • 3.4.3 Na-P_2W_(17)-Lipid囊泡的粒度及形貌分析63-64
  • 3.5 Preyssler型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64-71
  • 3.5.1 P_5W_(30)与P_5W_(29)的红外及核磁表征66-67
  • 3.5.2 P_5W_(29)-Lipid和Na-P_5W_(29)-Lipid的红外、质谱及核磁表征67-70
  • 3.5.3 Na-P_5W_(29)-Lipid囊泡的粒度及形貌分析70-71
  • 3.6 本章小结71-73
  • 第4章 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与模拟生物膜的相互作用研究73-88
  • 4.1 引言73
  • 4.2 s-BLM的制备与表征73-75
  • 4.2.1 s-BLM芯片制备的SPRi实时监测表征73-74
  • 4.2.2 s-BLM的厚度表征74-75
  • 4.3 SPRi研究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与s-BLM的相互作用75-84
  • 4.3.1 PW_(12)、Na-PW_(11)-Lipid囊泡与s-BLM的相互作用及拟合75-79
  • 4.3.2 P_2W_(18)、Na-P_2W_(17)-Lipid囊泡与s-BLM的相互作用及拟合79-81
  • 4.3.3 P_5W_(30)、Na-P_5W_(29)-Lipid囊泡与s-BLM的相互作用及拟合81-84
  • 4.4 动力学分析84-87
  • 4.5 本章小结87-88
  • 第5章 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88-112
  • 5.1 引言88
  • 5.2 PW_(12)及Na-PW_(11)-Lipid囊泡对HT29的抗肿瘤活性研究88-89
  • 5.3 P_2W_(18)及Na-P_2W_(17)-Lipid囊泡对不同细胞株的抗肿瘤作用89-94
  • 5.3.1 药物对HT29的抗肿瘤活性研究90-91
  • 5.3.2 药物对HeLa的抗肿瘤活性研究91-92
  • 5.3.3 药物对A549和Hep G2的抗肿瘤活性研究92-94
  • 5.4 P_5W_(30)及Na-P_5W_(29)-Lipid囊泡的抗肿瘤作用和细胞毒性94-99
  • 5.4.1 药物对HT29的抗肿瘤活性研究94-96
  • 5.4.2 药物对A375的抗肿瘤活性研究96-98
  • 5.4.3 P_5W_(30)及Na-P_5W_(29)-Lipid囊泡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分析98-99
  • 5.5 抗肿瘤活性差异与选择性分析99-103
  • 5.5.1 三种构型的多酸对HT29抗肿瘤活性差异分析99-101
  • 5.5.2 多酸基脂质化合物囊泡对HT29抗肿瘤活性差异分析101-102
  • 5.5.3 抗肿瘤作用的选择性分析102-103
  • 5.6 Preyssler型多酸及其脂质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103-110
  • 5.6.1 Na-P_5W_(29)-Lipid囊泡的细胞摄取及定位分析104-108
  • 5.6.2 DAPI染色与流式细胞术分析108-110
  • 5.7 本章小结110-112
  • 结论112-114
  • 参考文献114-12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127-129
  • 致谢129-130
  • 个人简历1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成杰;武伟;程远;姚伟;甄叙;蒋锡群;;大分子和纳米颗粒的跨膜吸收及细胞内转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多酸基脂质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75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2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