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08:17

  本文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关节、韧带等软组织及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所引发的相应临床表现。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症候群,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其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临床表现为剧烈的颈肩部钝痛、烁痛或绞痛,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并伴活动受限,可有上肢酸软无力及手指麻木,病人甚至无法人睡。严重者可致功能障碍,长期反复可表现出抑郁、焦虑等心理损害。颈椎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第二大顽症”,在全球60多亿人口中,颈椎的患病人群高达9亿。据2012年9月中国首届颈椎内窥镜国际研讨会专家提出,全国颈椎病的发病率已超20%; 50-60岁人群为50%;70岁以上人群近100%。长期曲颈工作的白领、计算机工作者及手机使用者为高危人群。以往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发病年龄在过去的20年内下降16岁。在各型颈椎病中神经根型的比例最大,约50%-60%,其中80%患者有根性放射疼痛。全球每年有160万因其导致功能障碍其发病和危害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关于本病的临床研究正不断深入。中医治疗在其中占有一定优势,但整体疗效和长期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内服中药治疗立足辩证处方、标本兼治,对本病整体恢复和长远疗效较好,但常因不能立竿见影而少被单独使用;推拿治疗本病因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快速纠正关节错位和神经卡压,镇痛效果立竿见影而易被顾客接受,但对患者颈椎组织结构退化的病因没有有效的处理,而复发率高;传统针灸疗法治疗CSR具有镇痛快速、副作用少的优点,但对于颈椎小关节错位,解除局部组织粘黏疗效欠佳;故部分医者将针灸推拿联合运用,明显提高了疗效;不过对年老体弱和病程长的病忠疗效仍然不理想。研究目的本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的整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加以分析和研究,将针灸推拿手法及中药联合运用并加入现代科技与中华文化瑰宝易经结合的产物——挠场治疗仪局部照射,探求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高效、持久、安全、低复发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迅速而有效的控制临床症状,恢复肢体机能、改善其生活质量。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新加坡时代中医论所就诊的患者为研究的目标人群,将其中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治疗组A(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组B(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薄氏腹针疗法)、治疗组C(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薄氏腹针疗法+颈椎卧位旋提手法)、治疗组D(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薄氏腹针疗法+颈椎卧位旋提手法+挠场仪)每组各25例。各组均连续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疗效评定采用《田中靖久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20分法症状与功能量表》和疼痛的简化McGill量表作为疗效判定指标,观察比较四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疼痛积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次观察各组间疗效差异、不同病程及达到相同疗效时治疗的平均次数比较。研究结果1.治疗前病例一般资料及病情比较:治疗前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上及临床症状体征积分、McGili疼痛积分PRI积分、VAS评分、PP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各组病例治疗完成情况: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病例共100例,完成研究治疗94例,剔除6例,分别为:A组入组25例,剔除2例,完成23例; B组入组25例,剔除1例,完成24例;C组入组25例,剔除2例,完成23例;D组入组25例,剔除1例,完成24例。3.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20分量表)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进行比较,P=0.0080.05,四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采用LSD法进一步两两比较前后不同治疗组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在临床症状积分方面,A组与B、C、D组存在显著差异,B、C、D组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的上升大于A组,上升趋势依次为:D组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治疗组都能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提示疗效随四种疗法逐一递增而增加,且以综合疗法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明显,显示四联综合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佳方法。4.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综合积分PRI、VAS、PPI改善评分及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对四组患者治疗前后PRI、VAS、PPI评分比较,P=0.0000.05,均存在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可以看出不同治疗组之间上述评分改善的差异:A组与B、C、D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B、C、D的PPI评分下降较A组明显,其下降趋势依次为:D组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四联综合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最佳方法。5.四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A组入选25例,剔除2例,完成23例,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2例,A组总有效率88.3%,优良率65.2%;B组入选25例,剔除1例,完成24例,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B组总有效率92.8%,优良率75.0%;C组入选25例,剔除2例,完成23例,痊愈14例、 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7.5%,优良率92.7%;D组入选25例,剔除1例,完成24例,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优良率100%。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年龄病例与疗效的关系经K-W检定,四组不同年龄病患之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 x2值为19.531,P=0.021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经过疗效分析可以看出,四种疗法对轻壮年患者(年龄40岁;40-60岁)疗效显著,对年老者疗效较差。7.不同病程的病例与疗效的关系经K-W检定,不同病程之患者与疗效的关系,x2值为33.345 P=0.0000.05,说明不同病程之患者间在疗效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经计算优良率后,发现病程6月的患者疗效最高,即病程越短,疗效越好。8.达到相同疗效治疗平均次数比较病例治疗平均次数=(各组达到相同疗效病例治疗总次数/各组达到相同疗效病例总人数)。达到疗效为有效、显效及治愈时的平均次数,经K-W检定后达显著差异,x2值为102.858(P0.05),表示四组疗法使患者达到有效、显效及治愈的平均治疗次数有显著差异,但达到疗效为“显效”时的平均次数以治疗组D为最少;比较疗效达到治愈的平均次数,经K-W检定,x2值为102.3200(p0.05),达显著差异,表示四种治疗方法治疗患者达到治愈效果的平均次数是有差异可比性的, 其中以治疗组D为最少,经上述检定结果,可推论以治疗组D即综合疗法组的治疗平均次数为最少,治疗疗效较为速效。结 论研究结果提示,以上四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疗效,且疗效随四种疗法逐逐递增而增加, D组-四联综合疗法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良好疗效。同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简化McGill量表中各项疼痛指数评分,研究表明D组即四联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具有高疗效、低疗程疗次的特点。四联疗法综合协同发挥了各种疗法的作用,既解决颈椎小关节错缝之标,也注重恢复脏腑气血不足之本,在达到快速消除临床症状的同时,又使疗程缩短并稳定疗效。可供临床应用及推广。研究同时表明,治疗CSR病患病程愈短、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故临床医生有责任教育患者尽早治疗及预防各型颈椎病,以杜绝CSR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 薄氏腹针疗法 颈椎卧位旋提手法 挠场仪 综合疗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74.9
【目录】:
  • 中文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引言13-14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4-31
  • 1 传统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14-20
  • 1.1. 病名溯源14
  • 1.2 病因病机14-16
  • 1.3 经络学说16-17
  • 1.4 中医疗法研究进展17-20
  •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20-31
  • 2.1 流行病学研究20-21
  • 2.2 病理生理研究21-25
  • 2.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检查方法25-28
  • 2.4 现代医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慨述28-31
  • 第二章 临床研究31-55
  • 1 研究对象31-33
  • 1.1 病例来源及数量31
  • 1.2 诊断标准31-32
  • 1.3 中医症候分类诊断标准32
  • 1.4 纳入标准32
  • 1.5 排除标准32
  • 1.6 剔除标准32-33
  • 2 研究方法33-37
  • 2.1 随机分组方法33
  • 2.2 治疗方法33-34
  • 2.3 异常情况处理34-35
  • 2.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35-36
  • 2.5 统计学处理36
  • 2.6 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36
  • 2.7 药物干预措施36-37
  • 3 研究结果37-48
  • 3.1 患者一般情况资料比较37-42
  • 3.2 四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42-48
  • 4 分析与讨论48-53
  • 4.1 观察指标的选择49
  • 4.2 治疗方法选择依据49-53
  • 5 病案举例53-55
  • 5.1 病例编号:041(治疗组A)53
  • 5.2 病例编号:066(治疗组B)53-54
  • 5.3 病例编号:078(治疗组C)54
  • 5.4 病例编号:022(治疗组D)54-55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55-58
  • 1 结论55
  • 2 讨论55-56
  • 3 创新之处及四联疗法的优势56-57
  • 4 展望57-58
  • 参考资料58-61
  • 致谢61-62
  • 作者简介62-63
  • 附录63-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刚;王军;瓮长水;;神经根型颈椎病病程与愈后的关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09期

2 彭建全;苏华新;徐原;江永贵;何杰;汤铖;;小针刀松解结合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年05期

3 于杰;朱立国;房敏;林定坤;李俊杰;洪毅;王平;高景华;王尚全;王乾;魏戌;甄朋超;;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J];环球中医药;2011年04期

4 赵昌林;陈孝银;;白芥子散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6年08期

5 纪英莲;房静;张淑爱;;浮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36期

6 姜宏,杨志良;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神经生理学基础[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年12期

7 阿丽,马诚,王玲;针灸配合心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4年01期

8 梁来德;;脊柱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18期

9 薄智云;谈谈腹针疗法[J];中国针灸;2001年08期

10 彭宝淦;王拥军;;突出椎间盘组织血管和细胞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免疫反应性[J];中国中医骨伤科;199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0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90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7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