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介导的昼夜节律理论探讨及安寐丹对斑马鱼MAPK/MNK/eIF4E通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07 17:04
目的:本论文立足于前期研究基础,拟从理论及实验两方面展开。理论部分将梳理中西医学对光影响昼夜节律的认识,生理基础和调节机制,以及眼睛在昼夜节律产生和维持中的重要作用,为后面实验研究提供铺垫。实验部分以光介导的昼夜节律研究为切入点,观察光与斑马鱼生长的相关性,确立斑马鱼的光照睡眠剥夺模型,选取恢复昼夜节律经典代表方安寐丹(Anmeidan,AMD),分析其对斑马鱼不同时间点MAPK/MNK/eIF4E通路有关基因和蛋白的影响,从而探讨该方干预治疗失眠,恢复昼夜节律紊乱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医睡眠和昼夜节律研究的发展,临床失眠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理论探讨:采用经典梳理、文献检索、理论研究的方法,系统搜集整理有关昼夜节律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凝练其理论内涵、生理基础、表现形式和临床运用,并以光为切入点,从眼睛的角度分析外环境中光对昼夜节律形成的影响,挖掘这一理论的思考及其现代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选择清代名方安寐丹,检索分析其适用证候、组方配伍、临床运用,为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实验研究:选用1-9dpf的野生型AB系斑马鱼,实验一为光对斑马鱼昼夜节律的影响及睡眠剥夺模型的确立:观...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1 光对昼夜节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1 昼夜节律的概述
1.2 光在昼夜节律的调节机制
1.2.1 光感受器
1.2.2 昼夜节律输入系统
1.2.3 生物钟节律的重新设置
1.3 光与昼夜节律紊乱性疾病
1.3.1 光与睡眠障碍
1.3.2 光与阿尔兹海默病
1.3.3 光与近视
1.3.4 光与癌症
1.3.5 光与其他疾病
1.4 小结
2 中医学对光介导昼夜节律的认识
2.1 光对昼夜节律的影响
2.2 光介导昼夜节律产生的生理基础——元气-阴阳-五脏神
2.2.1 气通于天产生昼夜晨昏
2.2.2 阴阳生会保障寤寐流转
2.2.3 五脏藏神协调动静安宁
2.2.4 协调元气-阴阳-五脏神治疗昼夜节律紊乱
2.3 基于《内经》“命门者,目也”理论探讨眼睛在光介导昼夜节律中的作用
2.3.1 “命门者,目也”内涵辨析
2.3.2 目睛命门的生理功能
2.3.3 目与昼夜节律的关系
2.3.4 从目治疗光介导的失眠症
2.4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光对斑马鱼昼夜节律的影响及睡眠剥夺模型的确立
1 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
6 讨论
实验二 AMD对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1 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
6 讨论
实验三 AMD对斑马鱼SD模型MAPK/MNK/eIF4E通路的影响
1 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
6 讨论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中医学昼夜节律理论的运用研究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帝内经》基于阳气特性之阳气盛衰寿夭观[J]. 张登本,方亚利.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2]从《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谈对象、气、神的认知[J]. 王永炎,黄璐琦,张华敏,纪鑫毓. 中医杂志. 2020(01)
[3]论卫气在人体睡眠活动中的作用[J]. 杨熠文,杨柏灿. 中医杂志. 2019(23)
[4]调节“营卫”“跷脉”治疗失眠的思路和临床运用[J]. 赵沁慧,邹烈寰. 中医药导报. 2019(20)
[5]基于《黄帝内经》时脏相关理论的脏腑发病规律探讨[J]. 段阿里,鞠宝兆,王宏利,孟晓媛,陈智慧.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0)
[6]子午流注与生物钟[J]. 李艳,郭晖,宋亚刚,苗明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0)
[7]生物钟与中医学的相关性思考[J]. 王丹,邢玉瑞,李文侠. 山东中医杂志. 2019(10)
[8]中药酸枣仁对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的行为学及神经递质受体的影响[J]. 夏婧,游秋云,黄攀攀,丁莉,赵宾宾,高川,蔡铭,王平. 时珍国医国药. 2019(09)
[9]基于cAMP/CREB信号通路探讨天王补心丹对复合失眠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水平及神经因子的影响[J]. 谢光璟,黄攀攀,王平.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9)
[10]浅析“目用于心”[J]. 张题培,孙卉,潘铭东,徐朝阳,金威尔,刘光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9)
博士论文
[1]《内经》生命周期理论探讨及安寐丹对睡眠剥夺模型Orexin信号通路作用研究[D]. 徐波.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
[2]痴呆与失眠相关性的中医理论探讨及酸枣仁汤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干预作用[D]. 薄文集.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3]昼夜节律的中医理论探讨及生慧汤对APP/PS1痴呆小鼠昼夜节律的影响[D]. 丁莉.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
[4]LED光调控鸡胚孵化及蛋壳光透过特性研究[D]. 俞玥.浙江大学 2016
[5]中医元气理论与培元固本法治疗老年性痴呆作用的研究[D]. 石和元.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6]基于人体生理参数的清醒和睡眠状态的热舒适研究[D]. 潘黎.上海交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安神益智法择时给药对AD模型小鼠认知与节律基因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D]. 李泽飞.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
[2]养心安神法调控失眠模型大鼠CREB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D]. 谢光璟.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3]调跷脉结合刺血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D]. 鲁文蛟.华北理工大学 2018
[4]中医脉象复放系统的研究[D]. 吕昊.天津大学 2018
[5]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探讨电针对心经IRRTM及心功能的影响[D]. 刘春兰.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
[6]郁证失眠的理论探讨及三草安神方对抑郁症失眠大鼠的干预作用[D]. 龙清华.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
[7]李东垣眼科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眼科影响的研究[D]. 赵敏菡.河北医科大学 2017
[8]温度对基于光授时信号途径的家蚕BmN细胞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D]. 褚峰.苏州大学 2014
[9]失眠症中医不寐五神分型多导睡眠图睡眠结构参数的差异性研究[D]. 梁政亭.新疆医科大学 2013
[10]基于太极模式的命门学说探讨[D]. 杜磊.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0705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1 光对昼夜节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1 昼夜节律的概述
1.2 光在昼夜节律的调节机制
1.2.1 光感受器
1.2.2 昼夜节律输入系统
1.2.3 生物钟节律的重新设置
1.3 光与昼夜节律紊乱性疾病
1.3.1 光与睡眠障碍
1.3.2 光与阿尔兹海默病
1.3.3 光与近视
1.3.4 光与癌症
1.3.5 光与其他疾病
1.4 小结
2 中医学对光介导昼夜节律的认识
2.1 光对昼夜节律的影响
2.2 光介导昼夜节律产生的生理基础——元气-阴阳-五脏神
2.2.1 气通于天产生昼夜晨昏
2.2.2 阴阳生会保障寤寐流转
2.2.3 五脏藏神协调动静安宁
2.2.4 协调元气-阴阳-五脏神治疗昼夜节律紊乱
2.3 基于《内经》“命门者,目也”理论探讨眼睛在光介导昼夜节律中的作用
2.3.1 “命门者,目也”内涵辨析
2.3.2 目睛命门的生理功能
2.3.3 目与昼夜节律的关系
2.3.4 从目治疗光介导的失眠症
2.4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光对斑马鱼昼夜节律的影响及睡眠剥夺模型的确立
1 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
6 讨论
实验二 AMD对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1 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
6 讨论
实验三 AMD对斑马鱼SD模型MAPK/MNK/eIF4E通路的影响
1 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
6 讨论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中医学昼夜节律理论的运用研究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帝内经》基于阳气特性之阳气盛衰寿夭观[J]. 张登本,方亚利.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2]从《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谈对象、气、神的认知[J]. 王永炎,黄璐琦,张华敏,纪鑫毓. 中医杂志. 2020(01)
[3]论卫气在人体睡眠活动中的作用[J]. 杨熠文,杨柏灿. 中医杂志. 2019(23)
[4]调节“营卫”“跷脉”治疗失眠的思路和临床运用[J]. 赵沁慧,邹烈寰. 中医药导报. 2019(20)
[5]基于《黄帝内经》时脏相关理论的脏腑发病规律探讨[J]. 段阿里,鞠宝兆,王宏利,孟晓媛,陈智慧.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0)
[6]子午流注与生物钟[J]. 李艳,郭晖,宋亚刚,苗明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0)
[7]生物钟与中医学的相关性思考[J]. 王丹,邢玉瑞,李文侠. 山东中医杂志. 2019(10)
[8]中药酸枣仁对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的行为学及神经递质受体的影响[J]. 夏婧,游秋云,黄攀攀,丁莉,赵宾宾,高川,蔡铭,王平. 时珍国医国药. 2019(09)
[9]基于cAMP/CREB信号通路探讨天王补心丹对复合失眠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水平及神经因子的影响[J]. 谢光璟,黄攀攀,王平.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9)
[10]浅析“目用于心”[J]. 张题培,孙卉,潘铭东,徐朝阳,金威尔,刘光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9)
博士论文
[1]《内经》生命周期理论探讨及安寐丹对睡眠剥夺模型Orexin信号通路作用研究[D]. 徐波.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
[2]痴呆与失眠相关性的中医理论探讨及酸枣仁汤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干预作用[D]. 薄文集.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3]昼夜节律的中医理论探讨及生慧汤对APP/PS1痴呆小鼠昼夜节律的影响[D]. 丁莉.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
[4]LED光调控鸡胚孵化及蛋壳光透过特性研究[D]. 俞玥.浙江大学 2016
[5]中医元气理论与培元固本法治疗老年性痴呆作用的研究[D]. 石和元.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6]基于人体生理参数的清醒和睡眠状态的热舒适研究[D]. 潘黎.上海交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安神益智法择时给药对AD模型小鼠认知与节律基因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D]. 李泽飞.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
[2]养心安神法调控失眠模型大鼠CREB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D]. 谢光璟.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3]调跷脉结合刺血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D]. 鲁文蛟.华北理工大学 2018
[4]中医脉象复放系统的研究[D]. 吕昊.天津大学 2018
[5]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探讨电针对心经IRRTM及心功能的影响[D]. 刘春兰.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
[6]郁证失眠的理论探讨及三草安神方对抑郁症失眠大鼠的干预作用[D]. 龙清华.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
[7]李东垣眼科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眼科影响的研究[D]. 赵敏菡.河北医科大学 2017
[8]温度对基于光授时信号途径的家蚕BmN细胞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D]. 褚峰.苏州大学 2014
[9]失眠症中医不寐五神分型多导睡眠图睡眠结构参数的差异性研究[D]. 梁政亭.新疆医科大学 2013
[10]基于太极模式的命门学说探讨[D]. 杜磊.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0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67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