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比较

发布时间:2017-05-20 10:24

  本文关键词: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常见的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严重的后果,其常见的部位是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可导致顽固性疼痛、脊柱畸形和生活质量的降低,增加了病残率和死亡率。传统的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使用止痛和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及佩戴支具等,可缓解部分病人的疼痛,但是治疗周期较长,往往所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时间。另外,保守治疗后仍有约35%的病人效果差,需外科手术干预。经皮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以其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于治疗OVCFs。但由于是在高压力下向椎体内注射低黏度骨水泥,导致了较高的骨水泥渗漏,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high-viscosity cement vertebroplasty, HVCV)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 BKP)为分别针对以上两因素(即低黏度骨水泥、高压注射)对椎体成形术做出的两种改良方法,以期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本文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比HVCV和BKP治疗OVCFs的疗效。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HVCV和BKP治疗OVCF的疗效。1、临床评价:观察、对比HVCV和BKP术后及随访期间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2、影像学评价:观察、对比HVCV和BKP术后椎体高度复位及随访期间椎体高度变化。3、并发症评价:对比HVCV、BKP骨水泥渗漏、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差异。4、新发骨折:对比HVCV、BKP术后随访期间新发骨折发生率的差异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拟选取100例OVCF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HVCV组和BKP组,分别接受HVC、BKP手术。纳入标准:(1)、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伴疼痛(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T≤-2.5),椎体后壁基本完整(AO分型的A1和部分A3.1型),病变节段与临床检查一致;(2)、经2-4周保守治疗疼痛缓解差(疼痛视觉类比评分≥5分);(3)、MRI示病椎T1WI为低信号,T2WI及STIR相为高信号,提示为新鲜压缩性骨折;(4)、年龄≥50岁;(5)、能配合完成手术及术后随访。排除标准:(1)、无症状的椎体压缩骨折;(2)、肿瘤、感染、严重的爆裂骨折、神经受损以及不能耐受手术者。术中记录骨水泥注入量,观察术中及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双下肢感觉、运动等情况。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为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记录患者术前VAS评分,与术后1天、3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比较,了解疼痛程度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前ODI值,与术后3个月、1年ODI值比较,了解功能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各相同随访时间节点的VAS评分和ODI值。影像学评估:使用PACS影像工作站,在侧位X线上测量、计算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和术后1年椎体高度维持情况。对比两组间各相同时间点指标的差异。并发症评估:在术后正侧位X线和CT上确定有无骨水泥渗漏及渗漏的位置,比较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新发骨折:术后随访期间如出现背部疼痛不缓解、加重或出现其他部位疼痛,则考虑出现新发骨折,行X线和MRI检查,明确诊断。比较两组新发骨折发生率差异。结果共纳入107例患者(140个椎体),其中HVCV组53例,BKP组54例,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压缩骨折椎体分布T5-L5之间,主要集中在胸腰段(T 1 1-L2)。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中死亡,无神经根及脊髓损伤。BKP组,1例椎间盘渗漏的病人术后7天出现了严重的椎间盘源性的腰背痛,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椎间清理、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症状消失。另1例椎旁静脉渗漏的病人出现无症状的骨水泥肺栓塞。HVCV组无有症状的骨水泥渗漏和骨水泥栓塞。两组VAS评分术后均明显降低,HVCV组由术前的8.10±1.23降至术后的2.59±0.76,BKP组由术前的8.04±1.13降至术后的2.54±0.81,并继续改善至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相同随访时间点上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ODI值亦均明显降低,并持续至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相同时间点的OD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骨水泥注入量:HVCV组平均为(3.31±0.77)ml,BKP组平均为(4.22±1.29)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和恢复率:术后椎体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HVCV组椎体高度恢复率平均为(24.19±16.54)%、BKP组为(45.05±17.3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期间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HVCV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B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渗漏率分别为13.24%和30.56%,P0.05)。渗漏以向椎间盘内渗漏为主。HVCV组1例病人术后3个月出现了邻近节段的压缩骨折,发生率为2%。BKP组有4例病人出现非邻近节段的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为7.84%。两组新发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结论HVCV和BKP均能安全、有效地缓解OVCFs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HVCV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BKP,而BKP的椎体高度复位效果优于HVCV。两者术后的新发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高黏度骨水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7.3
【目录】:
  • 中文摘要5-9
  • ABSTRACT9-14
  • 符号说明14-15
  • 前言15-17
  • 材料与方法17-22
  • 结果22-27
  • 讨论27-31
  • 结论31-32
  • 附录32-54
  • 参考文献54-60
  • 综述60-71
  • 参考文献64-71
  • 致谢71-7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73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3-74
  • 英文论文174-93
  • 英文论文293-10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金伟;陈亮;陈富;邓忠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椎血管瘤[J];重庆医学;2011年10期

2 邬春虎;周辉;董刚;陈长松;;椎体内部强化术后继发邻椎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04期

3 贾璞;唐海;;骨水泥强化术后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年01期

4 何承建;杨傲飞;;单侧与双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年03期

5 张洋;肖杰;龙浩;邹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陈黔;王大寿;潘奇;蔡封俊;张亮;淦勇;段彬武;吴黔鸣;孟菲;;高黏度骨水泥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评价[J];重庆医学;2014年12期

7 凌钦杰;何二兴;;椎体成形术防治渗漏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4年09期

8 姚珍松;唐永超;江晓兵;梁德;张顺聪;晋大祥;丁金勇;;仿真模型模拟操作联合模块式教学法在研究生学习椎体强化术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4年06期

9 李军鹏;;植骨漏斗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8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J];重庆医学;2014年25期

10 寇剑铭;王玺;贾学军;侯建文;田伟;;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J];重庆医学;2014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刚;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2 史明敏;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eta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3 于淼;基于过伸位CT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型和术式选择[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江仁兵;椎体血管异常有限元分析及影像、病理、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学扬;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分布模式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2 汪李军;椎体强化术后夹心椎骨折的临床随访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杨超;PMMA骨水泥对溶骨性椎体肿瘤抗肿瘤作用的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赵毅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明辉;球V⒗┱抛堤搴笸钩尚问踔瘟乒侵适杷尚孕匮笛顾跣怨钦鄣牧俅擦菩Ч鄄靃D];郑州大学;2012年

6 马赵帮;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门乾鹏;椎体压缩骨折合并邻近椎体血管瘤的不同治疗方式与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刘仕友;椎体后凸成形椎间盘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预防性强化的有限元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9 王防;PKP技术经单双侧治疗新鲜OVCFs疗效对比及术后再骨折原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10 邱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骨水泥注入前后有限元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81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