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7 14:03

  本文关键词: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处于探索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各种中间变量的交互机制影响健康的阶段,而我国多还处于对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直接关系的探讨阶段,近年来才有少量学者开始涉猎生活方式、社会情境等单种中间机制的研究。相对国外对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关系的研究,国内研究进度明显处于落后阶段。基于此研究现状,本文聚焦于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的关系,重点研究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二是社会经济地位是否通过生活方式中间机制影响健康,导致健康不平等。作为经济学中新兴的学科之一,健康经济学对健康相关问题的研究面临研究方法、研究数据和研究框架等方面的局限,整体研究层次和研究深度都较为薄弱,对健康、健康不平等、社会经济地位等核心内容的概念界定、指标衡量没有统一标准,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框架也很不成熟。在这种研究背景下,本文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在理论方面,以相关文献综述为基础,对本文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做出界定;以健康经济学中的健康需求和健康生产理论、健康人力资本理论、阿玛蒂亚.森的平等和自由理论以及失灵理论为基础,用社会因果论的研究框架对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的直接因果关系做理论分析;并基于健康风险行为论等理论框架对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生活方式导致健康不平等的间接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实证方面,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11年数据,对健康指标及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指标做描述性统计和交互分析,并在洛伦兹曲线及集中曲线下描述我国人群健康及健康不平等的现状;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建立了基本回归模型、加入平方项的回归模型及加入立方项的回归模型,并使用逐步回归的计量方法,对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与健康之间可能存在的线性、U型或倒U型因果关系、S型关系做相关实证检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刻画出社会经济地位、健康与生活方式三者之间的互相关系;分析三者之间的作用路径、影响程度,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影响的总效应做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分解,实证社会经济地位(SES)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间机制。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工作,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关于我国人群健康不平等现状,指出目前我国人群健康不平等情况确实存在,不管是影响健康的自然因素方面还是社会经济地位因素方面,都存在着人群健康不平等现象。基于不同健康指标的健康不平等状况不同,健康不平等有偏向高收入群体和高受教育群体尤其是高受教育程度群体的特征。第二,关于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的因果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直接因果关系。且基于不同健康指标的二者因果关系不同。基于个体自评生活(SAL)健康指标,在控制了健康自然影响变量的情况下,家庭年净收入和最高受教育程度、户籍、医保这四个社会经济地位衡量指标和健康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收入越高人群健康状况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人群健康状况越好;城市人口健康状况相对更好;有医保人群健康更好。且收入因素对健康存在着一定的“U”型影响,“S”型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个体自评健康(SAH)健康指标,在控制了健康自然影响变量的情况下,收入、户籍、医保这三个社会经济地位衡量指标和健康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收入越高人群健康状况越好;城市人口健康状况相对更好;有医保人群健康更好。且收入因素对健康存在着一定的倒“U”型影响。第三,关于社会经济地位导致健康不平等的生活方式中间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正向影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正向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大于0,且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即我国的数据支持社会经济地位导致健康不平等的生活方式中间机制。第四,在相关标准下,指出由社会经济地位引起的健康不平等属于健康不公平范畴,应从促进收入、教育、医保、户籍等社会经济地位相关体制的公平性发展和改革、促进国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及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以促进健康公平及高质量健康公平。总的来说,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不平等的关系,加深了对健康不平等、健康不公平等概念、指标的理解,丰富了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直接关系及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的中间作用机制的探讨。可能存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扩展了研究框架。扩展社会因果论框架研究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的因果关系;在健康风险行为等理论框架下研究了社会经济地位导致健康不平等的生活方式中间机制;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平等自由理论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框架判断由社会经济地位导致的健康不平等的公平性。第二,为促进国民健康公平及高质量健康公平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建议。其一,促进健康公平的相关体制建设,包括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公平性建设、国民教育的公平发展、深化医保体系改革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其二,促进高质量健康公平的相关建议,包括促进国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论文的不足可能在于对某些目前仍具争议的概念的指标的选取,如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选取;另外,对相关核心概念尤其是健康不平等内涵的界定可能不很全面,得到的结论对现实的解释力难以具有普适性。这些问题都需在未来研究中继续突破。
【关键词】: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 健康不平等 健康不公平 生活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R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绪论14-22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14-17
  • 一、选题背景14-15
  • 二、研究意义15-17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17-19
  • 一、研究内容17
  • 二、研究框架17-19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0
  • 一、研究思路19-20
  • 二、研究方法20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20-22
  • 第一章 相关文献述评与核心概念界定22-36
  • 第一节 关于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的关系22-24
  • 一、社会经济地位的涵义及衡量22-23
  • 二、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的关系23-24
  • 第二节 关于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的中间作用机制24-28
  • 一、生活方式中间机制25-26
  • 二、社会心理中间机制26-27
  • 三、物质机制27-28
  • 四、社会邻里环境交互机制28
  • 第三节 关于健康不平等28-30
  • 一、健康不平等的定义、涵义和度量方法28-29
  • 二、健康不平等的存在29
  • 三、健康不平等与健康不公平的区别和联系29-30
  • 第四节 相关研究文献简评30-32
  • 一、关于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健康的关系30
  • 二、关于社会经济地位(SES)导致健康不平等的中间作用机制30-31
  • 三、关于健康不平等31-32
  • 第五节 本文核心概念界定32-36
  • 一、健康32
  • 二、社会经济地位32-33
  • 三、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方式33
  • 四、健康不平等与健康不公平33-36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36-48
  • 第一节 健康经济学相关理论36-39
  • 一、健康生产理论36-38
  • 二、健康需求理论38-39
  • 第二节 健康人力资本理论39-42
  • 一、健康人力资本的涵义39-40
  • 二、健康人力资本的经济学意义40-42
  • 第三节 市场和政府失灵理论42-46
  • 一、市场失灵理论42-43
  • 二、政府失灵理论43-46
  • 第四节 阿玛蒂亚.森的平等和自由理论46-48
  • 第三章 我国国民健康及健康不平等现状48-68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48-53
  •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48-49
  • 二、健康及健康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49-53
  • 第二节 国民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现状53-61
  • 一、国民健康现状54-57
  • 二、影响健康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现状57-60
  • 三、影响健康的自然因素现状60-61
  • 第三节 我国国民健康不平等现状61-66
  • 一、基于个体自评生活(SAL)健康指标的国民健康不平等现状61-63
  • 二、基于个体自评健康(SAH)健康指标的国民健康不平等现状63-65
  • 三、国民健康的整体不平等和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现状65-66
  • 第四节 本章小结66-68
  • 第四章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的因果关系研究68-91
  • 第一节 理论依据与实证基础68-73
  • 一、理论依据——社会因果论68-70
  • 二、实证基础——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70-73
  • 第二节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因果关系研究的实证模型73-75
  • 一、计量模型73-74
  • 二、基本假设74-75
  • 三、变量说明75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及检验75-88
  • 一、基于个体自评生活(SAL)健康指标的实证结果及分析75-81
  • 二、基于个体自评健康(SAH)健康指标的实证结果及分析81-86
  • 三、模型的拟合检验86-88
  • 第四节 本章小结88-91
  • 第五章 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间机制研究91-105
  • 第一节 生活方式中间机制的理论分析91-94
  • 一、健康风险行为论对生活方式中间机制的理论分析91-93
  • 二、社会学相关理论对生活方式中间机制的理论分析93-94
  •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中间机制的实证模型94-98
  • 一、变量选取94-95
  • 二、基本假设95-96
  • 三、计量模型96-98
  • 第三节 生活方式中间机制的实证结果98-103
  • 一、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与健康三者之间关系99-100
  • 二、生活方式中间作用机制的检验100-102
  • 三、模型检验102-103
  • 第四节 本章小结和相关思考103-105
  • 一、本章小结103
  • 二、对实证结果的相关思考103-105
  • 第六章 健康不公平问题及其对策建议105-120
  • 第一节 国民健康不公平105-107
  • 一、健康不公平的判定105-106
  • 二、促进健康公平的思路106-107
  • 第二节 促进健康公平的相关体制建设建议107-115
  • 一、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公平性建设107-109
  • 二、促进国民教育体制的公平发展109-111
  • 三、深化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发展111-114
  • 四、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114-115
  • 第三节 促进高质量健康公平的相关建议115-120
  • 一、促进国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115-117
  • 二、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117-120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不足与展望120-125
  • 第一节 全文总结120-122
  • 第二节 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122-123
  •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123-125
  • 参考文献125-133
  • 致谢133-135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35-136

  本文关键词: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458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5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