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评价

发布时间:2018-12-28 13:55
【摘要】:土地沙化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生活,阻碍了各国生态环境的发展。土地沙化已超越传统的沙漠地区,扩展到我国的七大江河流域。辽河是七大江河流域之一,是辽宁省最大的河流,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辽宁省的新沙源,严重制约着辽宁省的生态经济健康发展。本文解译辽河干流流域的遥感影像、划分土地利用现状、计算植被盖度及划分土壤侵蚀等级。在已有研究资料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收集数据,综合制定沙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划分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依据模糊识别法划分流域土地沙化程度,并结合Arcgis划分不同沙化程度区,统计沙化地区所属流域及各沙化区面积,为研究典型小流域沙化机制及植被修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解译辽河干流流域内遥感影像获得土地利用及海拔高程图,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共布设121个样点。实地调查中记录了可以直接获取的指标数据,测定及计算了土壤含水量、团聚体等无法直接获取的指标数据。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建立了立用于沙化分区研究的综合数据库。(2)查阅已有与流域沙化评价有关的中英文文献,依据文献计量法建立包括生物、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气候及社会经济6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地收集数据,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地沙化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确定,得到土壤有机质、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土壤分形维数、植被盖度、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类型6项参评指标,并将每项指标均划分为4个等级。(3)对平均指标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3种土壤指标及植被盖度分布总体均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增加的趋势。流域东部山区及湿地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4.0g/kg,水稳性大团聚体高于40.15%,分形维数高于2.50,植被盖度高于50%;中部平原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2.0g/kg-4.0g/kg,水稳性大团聚体介于20.15%-40.15%,分形维数介于2.3-2.5,植被盖度介于30%-50%;西北部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0g/kg,水稳性大团聚体低于20.15%,分形维数小于2.30,植被盖度低于30%,部分地区低于10%。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和北部,以沈阳和阜新为主。分析典型沙化区土地利用对土壤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农田影响相对最大,草地相对最小,分形维数能作为评价土地沙化得一种指标。(4)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6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模糊识别原理划分土地沙化程度。得出土地沙化主要发生在沈阳、阜新以及铁岭地区,总面积为3864.30km2,其中轻度沙化区面积为3249.73km2,中度沙化区面积为531.74km2,重度沙化区面积为66.80km2,极重度沙化区面积为16.03km2。风蚀农田沙化区主要分布在彰武、新民和台安。彰武风蚀农田轻度沙化区面积最大,为730.32km2,沙化总面积为773.31km2,主要分布在沙河、二道河、地河等河流两岸。新民风蚀农田中度和重度沙化区面积最大,分别为130.02km2和7.32km2,沙化总面积为274.56km2,主要分布在辽河、柳河和绕阳河两岸。台安风蚀农田极重度沙化区面积最大,为5.41km2,沙化总面积为103.50km2,主要分布在辽绕运河和小柳河两岸。风蚀林地沙化区主要分布在彰武和新民。彰武风蚀林地轻度沙区面积最大,为128.86km2,沙化总面积为149.34km2,主要分布在头道河、苇塘河等河流两岸。新民风蚀林地中度和重度沙化区面积最大,分别为21.73km2和5.22km2,沙化总面积为118.76km2,主要分布在辽河、柳河和绕阳河两岸。风蚀草地主要分布在彰武,沙化总面积为242.56km2,其中风蚀草地轻度和中度沙化区面积最大,分别为186.76km2和55.02km2,主要分布在苇塘河、二道河等河流两岸。(5)水蚀农田沙化区主要分布在阜新,沙化总面积为503.93km2,水蚀农田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区面积均为最大值,分别为423.42km2、64.30km2、11.72km2和4.49km2,主要分布在绕阳河、押京河、鹞鹦河和二道河两岸。水蚀林地沙化区主要分布在阜新和法库,阜新水蚀林地轻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区面积最大,分别为95.72km2、3.52km2和0.41km2,沙化总面积为115.10km2,主要分布在绕阳河、押京河等河流两岸。法库水蚀林地中度沙化区面积最大,为20.02km2,沙化总面积为27.88km2,主要分布在新开河和老马河等河流两岸。阜新水蚀草地沙化区主要分布在阜新,沙化总面积为105.24km2,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区面积均为最大值,分别为54.26km2、39.53km2、10.17km2和1.28km2,主要分布在绕阳河和押京河等河流两岸。不同流域存在不同程度沙化区,沙化分区为沙化驱动机制研究及后期植被修复提供了指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2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中;;我国土地沙化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林业经济;2001年09期

2 张志全;沈阳西北部土地沙化的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2年03期

3 江泽慧;依靠科技创新 防治土地沙化[J];林业科技管理;2002年02期

4 王庆锁,李玉中;我国的土地沙化及治理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年06期

5 云美清;浅谈内蒙古土地沙化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4年S1期

6 张维慎;试论宁夏中北部土地沙化的历史演进[J];古今农业;2005年01期

7 马凤荣;陈正言;霍新江;赵利东;;大庆市土地沙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马利清;张小东;;广灵县土地沙化的原因及治理[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7年11期

9 王信建;林琼;戴晟懋;;四川西北部土地沙化情况考察[J];林业资源管理;2007年06期

10 康成福;;张家口土地沙化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河北林业;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启芳;常艳萍;;陕北土地沙化、沙漠化的分析研究及防治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平树水;张同刚;牛洁平;杨树平;田树江;安选;郝广民;;遵循科学发展观防治土地沙化[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陆亦农;宋艳华;吴纯渊;;艾比湖周边土地沙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刘志勇;;土地沙化的形成与治理[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叶公强;张丽春;;浅议土地与人类[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6 陈怀亮;杜子璇;刘忠阳;张雪芬;朱自玺;赵国强;;近10年来郑州市土地沙化和植被覆盖现状及变化分析[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炜;;京津风沙区治理工程农牧交错区土地沙化发生的根源与防治[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8 曹元;;辽宁省土地沙化、荒漠化治理对策[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9 史延萍;;天津市土壤沙化的变化趋势及改善对策[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10 盛海洋;;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广英 魏倩;我市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治理[N];菏泽日报;2005年

2 江泽慧;依靠科技创新 防治土地沙化[N];人民日报;2002年

3 尹东升;哈巴河200万元解决3000亩土地沙化问题[N];阿勒泰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娜 王建兰;南方土地沙化,不容忽视的“江南伤疤”[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5 徐鸿伟;治理土地沙化迫在眉睫[N];中国矿业报;2000年

6 郄建荣;全力遏制土地沙化[N];法制日报;2001年

7 通讯员张亚宁 记者吴艳荣;土地沙化动态监测系统问世[N];河北日报;2003年

8 本报评论员;依法治理沙漠 遏制土地沙化[N];人民日报;2001年

9 李冉 王政;广东一民企开发仿真草治理土地沙化[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通讯员 赵侠;陕西土地沙化治理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剑;土地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占金;山西省土地沙化现状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郭秀荣;乌兰察布市农村土地沙化治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刘光磊;晋北地区土地沙化致灾孕育因子时空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山西大学;2014年

4 赵光辉;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5 蒙琳;县级土地沙化信息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6 贺广均;土地沙化监测业务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晓俊;山东省德州市土地沙化时空动态变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吴俊君;基于BJ-1多光谱数据的土地沙化信息定量提取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9 王全会;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马宝;半干旱地区土地沙化模型的定性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4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394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8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