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沈阳地区天女木兰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8 13:43
【摘要】: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 K.Koch.)为国家三级濒危植物,由于人为对其生境的破坏以及自身生殖缺陷导致其资源日趋濒危。本文以天女木兰花及果实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学观察、扫描电镜和解剖镜观察等方法,对天女木兰及沈阳地区栽培的几种木兰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花粉形态及繁育系统等进行研究,旨在为天女木兰濒危的原因及广泛应用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天女木兰花两性,单花花期一般4-5d,其开花进程可持续约56d,分为4个阶段: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晴天时,单花完成完整的开放过程即3轮花被片全部展开需要6-7h。天女木兰有二次开花及二次开合现象。第二次开花出现在7月末,但开花数量少且花期较短,约为14d。2.天女木兰与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和红脉二乔玉兰等木兰科植物比较,花器官在构造上无较大差别,在花瓣颜色、雌雄蕊形态及数量上存在微小差别,天女木兰的花瓣颜色最浅为白色,而雄蕊颜色最深为紫红色。天女木兰的花粉粒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舟形,赤道轴长约20.67μm,极轴长约45μm,具有单沟,外壁两级有蠕虫状纹饰,表面孔穴小且稀疏,其与其它几种木兰科植物相对比,在大小及外壁纹饰上存在差异。3.天女木兰花后花粉活力随开花进程逐渐减弱,初花期新鲜花粉萌发力最强,在10%蔗糖+0.05%硼酸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到89.5%。4.天女木兰初花期柱头可授性最强,随着开花进程逐渐减弱,可授时间持续约为6h。天女木兰存在雌雄异熟现象及二次开合现象,雌蕊先行雄蕊28-36h成熟,天女木兰的二次开合现象配合其雌雄异熟现象发生。5.根据Dafni的判定标准得出天女木兰花的杂交指数值为4,根据Cruden的标准花粉胚珠比为24144.74-39891.30,通过对比得出两种指标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天女木兰的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授粉试验同样证明了天女木兰自交不亲和、异株异花授粉的结实率显著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85.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山;名贵观赏香花树——天女木兰[J];天津农林科技;2000年06期

2 李春武,初丛相,于晶波;怎样培育天女木兰[J];林业实用技术;2002年03期

3 秦桂华,刘利剑,周彦;天女木兰引种试验[J];吉林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4 刘伟;天女木兰在园林绿地栽培的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5 杜凤国;刁绍起;王欢;刘春强;杨德冒;孙曙光;王子明;;天女木兰的物候及生长过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杨轶囡;;不同生境天女木兰叶片解剖结构比较[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王子华;代波;龙茹;孟宪东;徐兴友;;老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易危植物天女木兰天然繁殖方式的调查[J];林业科技;2011年01期

8 王悦;;辽宁省海城市地区天女木兰的繁殖与推广[J];北京农业;2013年18期

9 董德本;;天女木兰育苗技术的探讨[J];辽宁林业科技;1981年06期

10 姜玉贵;解祝发;;老岭发现天女木兰[J];植物杂志;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凌娟;;天女木兰和白玉兰离体培养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景爱 莫永甫;本溪名花天女木兰[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2 曲秦 记者 徐举;天女木兰走出深闺待“嫁”百姓家[N];大连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甄映辉;形似天女木兰 距沈、抚、辽车程半小时[N];本溪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轶囡;天女木兰演化结构及抗寒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梅梅;天女木兰种子萌发过程碳水化合物变化及相关差异蛋白的筛选[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于新杰;天女木兰遗传转化再生体系建立初步探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3 于思桦;沈阳地区天女木兰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4 魏俊;天女木兰种子萌发过程microRNA挖掘及其表达[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5 刘月洋;天女木兰种子层积过程中物质变化及其与种子萌发的关系[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0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520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7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