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甜柿砧木小果甜柿繁殖技术研究
【图文】:
图 2 暗培养后两步生根法对诱导小果甜柿试管苗生根的影响(A)小果甜柿试管苗生根状况;(B)小果甜柿试管苗培养 30 d 后的生根率,根平均条数和根平均长度。Bar=1 cm。注: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测,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水平(0.05)。Fig. 2 Effect of two-stage rooting protocol on the rooting of shoot cuttings of Xiaoguo Tianshi invitro after different days of darkness(A) The rooting of in vitro shoots of Xiaoguo Tianshi; (B) The rooting rate, roots per shoot and lengthper root of in vitro shoots of Xiaoguo Tianshi after cultivating 30 d. Bar=1 cm.Note: Using the Duncan s new multiple range test, different small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levels (0.05).3.2 压条繁殖技术3.2.1 母株年龄对压条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 3 所示,IBA 浓度为 3000 mg/L 时,母株年龄影响小果甜柿萌条直立压条的生根效果。三年生小果甜柿的萌条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度、侧根率和二级根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生根率达到 33.3%,生根数达到 9.0条,平均根长度达到 13.5 cm,侧根率达到 23.3%,二级生根数达到 5.5 条/株;七年生小果甜柿生根效果最差,生根率为 0.0%。因此,小果甜柿直立压条生根能力以母株年龄为三年生的萌条最佳,年龄愈大生根愈难。
图 3 母株年龄对小果甜柿直立压条生根的影响(A)小果甜柿萌条直立压条生根状况;(B)小果甜柿萌条直立压条的的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度,侧根率和二级根数。Bar=5 cm。注: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测,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水平(0.05)。Fig. 3 Effect on mound layering of Xiaoguo Tianshi rootstock ages(A) Rooting of Xiaoguo Tianshi after mound layering; (B) The rooting rate, rooting number, averagelength of primary roots, secondary rooting rate and secondary rooting number of Xiaoguo Tianshi.Bar=5 cm.Note: Using the Duncan s new multiple range test, different small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levels (0.05).3.2.2 环剥方式和 IBA 浓度对压条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 4 所示,环剥方式和 IBA 浓度交互效应显著。因此,环剥方式和IBA 浓度交互效应对压条生根影响较大,小果甜柿最适合的 IBA 浓度受环剥方式的影响。采用全环剥方法时,1000 mg/L IBA 的生根率、侧根率和二级根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分别为 46.7%,26.7%和 10.5 条/株;3000 mg/L IBA 的生根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为 10.8 条/株;2000 mg/L IBA 的平均根长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为 13.3 cm。因此,,全环剥时,1000 mg/L IBA 为促进小果甜柿萌条直立压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采用半环剥方法时,2000 mg/L IBA 的生根率,生根数,根均长和侧根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6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君驰;张青林;徐莉清;郭大勇;罗正荣;;柿果脱涩机理研究新进展[J];园艺学报;2016年09期
2 胡梦珏;陈莉;刘一凤;张青林;罗正荣;;小果甜柿和牛眼柿作为完全甜柿砧木的应用潜力研究[J];果树学报;2017年01期
3 李晶;罗玉洁;张青林;罗正荣;刘继红;;君迁子休眠芽及叶片离体培养体系优化及植株再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4 马攀;龚榜初;江锡兵;吴开云;徐阳;;不同砧木嫁接甜柿苗期生长生理特性及亲和性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2015年04期
5 樊卫国;罗燕;;不同磷水平下4种柑橘砧木的生长状况、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6 屠煦童;张仕杰;陈小云;李宁宁;辛璐;薛晓晖;章镇;渠慎春;;‘南通小方柿’GA2ox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7 张帅;李荣生;尹光天;杨锦昌;邹文涛;白磊;;蛇皮果高空压条繁殖技术的优化[J];林业科技开发;2014年02期
8 李素红;宫庆涛;蒋恩顺;李泉胜;于兰岭;;组织培养在果树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3年11期
9 赵丹;王飞;酒立君;余亮;;不同倍性柿品种的杂交亲和性及结实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10 周修涛;王滨蔚;车鹏燕;李里;何承忠;;植物花粉直感效应及其机理[J];山东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晓波;复幼提高核桃不定根发生能力的多基因作用机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肖祖飞;童性对苹果砧木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莉;柿广亲和砧木筛选及其生殖特性探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2 何欢;甜柿专用授粉种质的筛选及其F_1代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刘佳;部分完全雄性种质作为柿专用授粉种质的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胡梦珏;柿嫁接亲和性早期鉴定及其砧木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易米平;榛子组培体系优化及空中压条繁殖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利彩;普通扁桃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申晓鸿;次郎柿ACC合成酶转基因及生根移栽体系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7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53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