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仿轮作蔬菜无土栽培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9 07:03
【摘要】:为了解决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利用效率低和叶菜硝酸盐含量过高的问题,结合课题组前期进行的蔬菜相关雾培试验,本文以传统农业精华-轮作栽培为基础,提出仿轮作无土栽培方式,设计并加工完成了适宜该栽培方式的小型无土栽培装置,开发具备消毒功能的营养液自动调控系统,筛选了一种较优的仿轮作无土栽培模式,最终初步确立了仿轮作无土栽培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耦合雾培和岩棉培无土栽培技术,采用立体栽培方式,设计了一套仿轮作蔬菜无土栽培装置。该装置包括雾培箱、岩棉栽培床、营养液缓冲箱、可向营养液缓冲箱输送臭氧进行营养液消毒的臭氧发生器以及配备了紫外灯的营养液池等部件。该套栽培装置可应用于课题组现有小型植物工厂,也可在其他环境下独立运行,为仿轮作蔬菜无土栽培的实现提供装置保障。2.通过硬件和软件开发,设计了可实现营养液循环供液,且利用臭氧和紫外线组合方式实现营养液杀毒功能的仿轮作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自动监控系统。在硬件设计中,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处理器,设计了pH和EC信号的采集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在软件设计中,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整体软件系统分为信号采集模块、自动调控模块和显示模块,使整个系统设计简单、运行流畅。经测试,系统的稳定性较好:pH测量最大误差为0.16,50min对酸性、中性及碱性溶液持续测量的数据方差均小于0.003;EC测量最大误差为5μs/cm,50min持续测量的数据方差为24。3.建立两种仿轮作栽培模式:(1)雾培生菜与岩棉培樱桃萝卜;(2)雾培生菜与岩棉培豌豆苗。与前期相同气候条件下传统雾培生菜的栽培效果进行比较,仿轮作模式栽培效果更好:生菜的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4.14%和28.29%;栽培系统氮素利用率分别增加了41.76%和62.73%;生产单位生物量的能源投入分别降低了30.71%和47.19%;相同能耗下,栽培系统总产值分别增加了30.30%和53.88%。两种仿轮作栽培模式相比模式(2)优于模式(1),与模式(1)相比,模式(2)氮素利用率高出近13%;单位生物量能耗降低23.8%;总产值高出44.45%。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琳琳;于海业;张蕾;田东旭;张雨晴;赵国罡;;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和TOPSIS模型的间作模式评价[J];农业机械学报;2017年04期

2 杨亚东;冯晓敏;胡跃高;任长忠;曾昭海;;豆科作物间作燕麦对土壤固氮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03期

3 施玉芳;石磊;;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6年01期

4 毕菲;张蕾;姚宁宁;扎贝特;于海业;;换液方式对生菜雾培营养液氮素利用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5 姚宁宁;张蕾;付强;于海业;孙宁;;无土栽培蔬菜认知现状调查与需求对策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15年05期

6 马琨;杨桂丽;马玲;汪春明;魏常慧;代晓华;何文寿;;间作栽培对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年10期

7 宋丽萍;罗珠珠;李玲玲;蔡立群;张仁陟;牛伊宁;;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作物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年07期

8 蔡艳;郝明德;;轮作模式与周期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04期

9 范洁群;吴淑杭;褚长彬;周德平;姜震方;;无土栽培营养液废液循环利用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4年07期

10 吕毅;宋富海;李园园;沈向;陈学森;吴树敬;毛志泉;;轮作不同作物对苹果园连作土壤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任顺;黄瓜嫁接苗缓苗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柴继宽;轮作和连作对燕麦产量、品质、主要病虫害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3 胡元森;黄瓜连作障碍因子分析及其生物修复措施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Ibraimo Teleha Chabite;基于N利用率的生菜雾培营养液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李凯;连作与轮作对砂田西瓜土壤微生物学性状及化学性状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5年

3 陈曦;基于营养液特征变化的新型雾培装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周余乐;稻菜轮作对荣县蔬菜常见病虫害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张得智;轮作和间作对烤烟KRK26生长状况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徐雅洁;营养液多组分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何海东;营养液自适应控制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胡少鹏;海水淡化电导率在线测量系统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吴琼;间作及氮肥调控对蔬菜产量及土壤和植物体硝酸盐积累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10 董华;基于MSP430单片机的pH计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74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574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