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典型园林绿化树种幼苗可溶性糖存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05:26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典型园林绿化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山杨(Populus davidian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幼苗为试验试材,设置逐步干旱、旱后复水试验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量化处理组与对照组植被幼苗器官部位(叶片、一年生小枝、茎干和根系)可溶性总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同步观测各树种幼苗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探究植物幼苗各器官可溶性糖浓度变化特征,旨在揭示植物幼苗各器官部位在逐步干旱、旱后复水恢复进程中的碳分配策略。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幼苗可溶性糖浓度会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加,逐步干旱和旱后复水对植物各器官内的蔗糖影响较小,葡萄糖和果糖的变化特征较为显著。不同器官可溶性糖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不尽相同,叶可溶性糖浓度较大,干和根部较为敏感。不同树种之间增加的程度有差异。干旱胁迫会显著影响可溶性糖浓度,甚至在复水恢复初期阶段,可溶性糖浓度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逐步干旱过程中,在叶可溶性总糖方面,刺槐和侧柏逐渐增加,增幅分别为219.66%和180.01%,山...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刺槐幼苗可溶性总糖器官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变异的关系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e)细根图3-2山杨幼苗可溶性总糖器官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变异的关系Fig.3-2RelationshipbetweensolubletotalsugarcontentinvarioustissuesofPopulusdavidianaseedlingsandvariationofsoilwatercontent3.2典型落叶树种幼苗葡萄糖器官分布特征3.2.1刺槐幼苗葡萄糖器官分布特征如图3-3(a)所示,刺槐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校其叶葡萄糖含量在处理的d10达到最大值(P<0.05),比初始值显著增加了1047.92%,随后显著降低,在处理的d13即逐步干旱过程结束时,刺槐幼苗叶葡萄糖含量为对照组的341.00%。旱后复水恢复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刺槐幼苗叶葡萄糖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其叶葡萄糖含量在处理的d15即旱后复水恢复过程开始时为对照组的46.25%,在处理的d31即旱后复水恢复过程结束时,刺槐幼苗叶葡萄糖含量为对照组的118.61%。如图3-3(b)所示,刺槐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枝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校其枝葡萄糖含量在试验开始时达到最大值(P<0.05),随后显著降低,在处理的d8达到该过程的最小值(P<0.05),此时比初始值显著降低了406.01%,在处理的d13即逐步干旱过程结束时,刺槐幼苗枝葡萄糖含量为对照组的34.53%。旱后复水恢复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刺槐幼苗枝葡萄糖含量整体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其枝葡萄糖含量在处理的d18达到最小值(P<0.05),此时比该过程的初始值显著降低了227.50%,在处理的d31即旱后复水恢复过程结束时,刺槐幼苗枝葡萄糖含量为对照组的32.00%。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e)细根图3-7刺槐幼苗蔗糖器官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变异的关系Fig.3-7RelationshipbetweensucrosecontentinvarioustissuesofRobiniapseudoacaciaseedlingsandvariationofsoilwatercontent3.4.2山杨幼苗蔗糖器官分布特征如图3-8(a)所示,山杨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叶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其叶蔗糖含量在处理的d13即逐步干旱过程结束时达到最大值(P<0.05),比初始值显著增加了57.87%。旱后复水恢复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山杨幼苗叶蔗糖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校其叶蔗糖含量在处理的d18降为0,之后有小幅上升,在处理的d31即旱后复水恢复过程结束时,刺槐幼苗叶蔗糖含量再次降为0。如图3-8(b)所示,山杨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枝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显著增大。在处理的d13即逐步干旱过程结束时骤增(P<0.05),比初始值显著增加了189.94%。旱后复水恢复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山杨幼苗枝蔗糖含量整体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其枝蔗糖含量在处理的d31即旱后复水恢复过程结束时,为对照组的4151.91%(P<0.05)。如图3-8(c)所示,山杨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干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在处理的d13即逐步干旱过程结束时,山杨幼苗干蔗糖含量比初始值显著增加了181.80%。旱后复水恢复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山杨幼苗干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其蔗糖含量在处理的d23达到最大值(P<0.05),比该过程的初始值显著增加了559.32%,山杨幼苗干蔗糖含量在处理的d31为对照组的41.6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高钙对麻栎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分配的影响[J]. 李亚楠,张淞著,张藤子,魏亚伟,李慧,周永斌,朱文旭,殷有. 生态学报. 2020(07)
[2]杜鹃红山茶叶片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的响应[J]. 吴刘萍,许衍才,廖飞雄,王代容. 广东农业科学. 2017(10)
[3]小叶锦鸡儿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及分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雷虹,王凯,田浩,高翔,赵立仁. 生态学杂志. 2017(11)
[4]流溪河常绿阔叶林常见种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研究[J]. 黄润霞,贾小容,吴回军,饶书培,罗婉莹,李灵,林书航. 广东农业科学. 2016(06)
[5]木本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郑云普,王贺新,娄鑫,杨庆朋,徐明.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4)
[6]白桦和紫椴树干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空间变异[J]. 张海燕,王传宽,王兴昌,成方妍. 应用生态学报. 2013(11)
[7]土壤干旱和复水对结缕草生理特性的影响[J]. 王微. 北方园艺. 2011(23)
[8]杠柳幼苗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生长与生理响应[J]. 安玉艳,梁宗锁,郝文芳. 生态学报. 2011(03)
[9]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转化酶活性及糖代谢的影响[J]. 吴洋,李清明,邹志荣,邓永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0)
[10]可溶性糖在高等植物代谢调节中的生理作用[J]. 赵江涛,李晓峰,李航,徐睿忞. 安徽农业科学. 2006(24)
博士论文
[1]刺槐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基于生长、生理及非结构性碳的分配与动态[D]. 杨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2]干旱胁迫对刺槐和油松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D]. 张婷.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
硕士论文
[1]不同进化类型植物叶光合特性对干旱、复水及低温的响应[D]. 毕敏慧.兰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43942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刺槐幼苗可溶性总糖器官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变异的关系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e)细根图3-2山杨幼苗可溶性总糖器官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变异的关系Fig.3-2RelationshipbetweensolubletotalsugarcontentinvarioustissuesofPopulusdavidianaseedlingsandvariationofsoilwatercontent3.2典型落叶树种幼苗葡萄糖器官分布特征3.2.1刺槐幼苗葡萄糖器官分布特征如图3-3(a)所示,刺槐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校其叶葡萄糖含量在处理的d10达到最大值(P<0.05),比初始值显著增加了1047.92%,随后显著降低,在处理的d13即逐步干旱过程结束时,刺槐幼苗叶葡萄糖含量为对照组的341.00%。旱后复水恢复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刺槐幼苗叶葡萄糖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其叶葡萄糖含量在处理的d15即旱后复水恢复过程开始时为对照组的46.25%,在处理的d31即旱后复水恢复过程结束时,刺槐幼苗叶葡萄糖含量为对照组的118.61%。如图3-3(b)所示,刺槐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枝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校其枝葡萄糖含量在试验开始时达到最大值(P<0.05),随后显著降低,在处理的d8达到该过程的最小值(P<0.05),此时比初始值显著降低了406.01%,在处理的d13即逐步干旱过程结束时,刺槐幼苗枝葡萄糖含量为对照组的34.53%。旱后复水恢复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刺槐幼苗枝葡萄糖含量整体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其枝葡萄糖含量在处理的d18达到最小值(P<0.05),此时比该过程的初始值显著降低了227.50%,在处理的d31即旱后复水恢复过程结束时,刺槐幼苗枝葡萄糖含量为对照组的32.00%。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e)细根图3-7刺槐幼苗蔗糖器官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变异的关系Fig.3-7RelationshipbetweensucrosecontentinvarioustissuesofRobiniapseudoacaciaseedlingsandvariationofsoilwatercontent3.4.2山杨幼苗蔗糖器官分布特征如图3-8(a)所示,山杨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叶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其叶蔗糖含量在处理的d13即逐步干旱过程结束时达到最大值(P<0.05),比初始值显著增加了57.87%。旱后复水恢复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山杨幼苗叶蔗糖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校其叶蔗糖含量在处理的d18降为0,之后有小幅上升,在处理的d31即旱后复水恢复过程结束时,刺槐幼苗叶蔗糖含量再次降为0。如图3-8(b)所示,山杨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枝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显著增大。在处理的d13即逐步干旱过程结束时骤增(P<0.05),比初始值显著增加了189.94%。旱后复水恢复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山杨幼苗枝蔗糖含量整体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其枝蔗糖含量在处理的d31即旱后复水恢复过程结束时,为对照组的4151.91%(P<0.05)。如图3-8(c)所示,山杨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干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在处理的d13即逐步干旱过程结束时,山杨幼苗干蔗糖含量比初始值显著增加了181.80%。旱后复水恢复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山杨幼苗干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其蔗糖含量在处理的d23达到最大值(P<0.05),比该过程的初始值显著增加了559.32%,山杨幼苗干蔗糖含量在处理的d31为对照组的41.6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高钙对麻栎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分配的影响[J]. 李亚楠,张淞著,张藤子,魏亚伟,李慧,周永斌,朱文旭,殷有. 生态学报. 2020(07)
[2]杜鹃红山茶叶片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的响应[J]. 吴刘萍,许衍才,廖飞雄,王代容. 广东农业科学. 2017(10)
[3]小叶锦鸡儿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及分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雷虹,王凯,田浩,高翔,赵立仁. 生态学杂志. 2017(11)
[4]流溪河常绿阔叶林常见种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研究[J]. 黄润霞,贾小容,吴回军,饶书培,罗婉莹,李灵,林书航. 广东农业科学. 2016(06)
[5]木本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郑云普,王贺新,娄鑫,杨庆朋,徐明.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4)
[6]白桦和紫椴树干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空间变异[J]. 张海燕,王传宽,王兴昌,成方妍. 应用生态学报. 2013(11)
[7]土壤干旱和复水对结缕草生理特性的影响[J]. 王微. 北方园艺. 2011(23)
[8]杠柳幼苗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生长与生理响应[J]. 安玉艳,梁宗锁,郝文芳. 生态学报. 2011(03)
[9]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转化酶活性及糖代谢的影响[J]. 吴洋,李清明,邹志荣,邓永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0)
[10]可溶性糖在高等植物代谢调节中的生理作用[J]. 赵江涛,李晓峰,李航,徐睿忞. 安徽农业科学. 2006(24)
博士论文
[1]刺槐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基于生长、生理及非结构性碳的分配与动态[D]. 杨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2]干旱胁迫对刺槐和油松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D]. 张婷.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
硕士论文
[1]不同进化类型植物叶光合特性对干旱、复水及低温的响应[D]. 毕敏慧.兰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43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34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