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建设农场玉米机械化耕种模式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18:38
  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产量也随之增加,同时所带来的大量秸秆如何处理也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推广,玉米秸秆处理还田及土壤耕种方式也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黑龙江省建设农场目前玉米种植主要采用秸秆焚烧+深松耕种模式。该模式虽然方便秋整地,降低种植成本,但秸秆焚烧造成了资源浪费,且带来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同时,在传统耕种模式过程下,过量的化肥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肥力降低,产量下降等多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研究适合建设农场的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农场未来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建设农场现有作物种植模式和农机装备条件,以秸秆处理和耕作方式为因素,以秸秆还田量为水平,采用裂区田间试验方案,对比秸秆焚烧+深松耕种模式(FS)、100%秸秆粉碎+深松还田耕种模式(HS100)、50%秸秆粉碎+深松还田耕种模式(HS50)、30%秸秆粉碎+深松还田耕种模式(HS30)和100%秸秆粉碎+深翻耕种模式(HF)等五种耕种模式,探究不同的耕作方式对播前土壤温湿度变化、土壤肥力以及下季作物产量、成本和种植收益的影响关系,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的各项特性... 

【文章来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建设农场玉米机械化耕种模式对比研究


试验区分布图

建设农场玉米机械化耕种模式对比研究


试验现场

温度,测定方法,森林土壤,有机质


2试验设计与方法17图2-3温度测试现场图Fig.2-3Temperaturetestfielddrawing(3)土壤养分及有机质测量依据GB7857-1987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GB7853-1987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GB7856-1987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2015年玉米收获结束后,土地耕作之前对试验区块土壤的不同深度,即0-10cm,10-20cm,20-30cm的不同深度的三处土壤进行氮、磷、钾、有机质及土壤容重进行测量,以“S”取点,重复取点五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基础对比数据。2016年大豆收获之前再次对不同试验区的土壤进行微量元素、有机质以及土壤容重进行测量,同样以“S”取五点,三个深度,三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作为对比数据,如图2-4所示。各相具体检测方法如下:土壤碱解氮的测定方法:1.0mol/LNaOH碱解-扩散法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OIsen法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方法:1.0mol/L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主要使用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恒温震荡仪,分光光度计,25mL滴定管,试管,磷酸浴,温度计(300℃),定时器,调温电炉(1000W),移液管,硬质试管,扩液皿,火焰光度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赵亚丽,薛志伟,郭海斌,穆心愿,李潮海.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7)

博士论文
[1]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研究[D]. 赵建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2]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D]. 王洪预.吉林大学 2019
[3]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D]. 付鑫.西北大学 2019
[4]黄土丘陵区坡地土壤水热特征及其耦合效应研究[D]. 唐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5]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D]. 郑洪兵.沈阳农业大学 2018
[6]旱地覆盖种植对夏秋作物土壤水热环境及生长的影响[D]. 韩凡香.甘肃农业大学 2018
[7]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Mohamed Lamine SAMOURA.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8]机械化生产对我国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D]. 张丽娜.中国农业大学 2017
[9]高茬秸秆还田旋耕机工作机理与试验研究[D]. 张秀梅.华中农业大学 2017
[10]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水碳氮演变特征及模型模拟[D]. 丁晋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不同覆盖措施对公园树池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熊凯毅.北京林业大学 2019
[2]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 张宇飞.东北农业大学 2019
[3]稻秆还田量与还田方式下土壤培肥效应及其对滴灌玉米生长的影响[D]. 王月宁.宁夏大学 2019
[4]不同耕作深度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D]. 王馨卉.沈阳农业大学 2018
[5]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条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D]. 刘育荣.东北农业大学 2018
[6]麦秸还田对水稻前期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方菲菲.扬州大学 2018
[7]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和根系及耕层环境的影响[D]. 马立婷.沈阳农业大学 2017
[8]玉米秸秆还田腐解率及其对土壤养分影响[D]. 庞荔丹.东北农业大学 2017
[9]稻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养分、碳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王保君.南京农业大学 2017
[10]不同肥料用量对南粳9108机插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钱海军.扬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73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373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