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竹节参内生细菌多样性与鲨烯环氧酶基因(SE)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5 13:53
  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er)为我国传统的民间珍稀中药材,被称为“草药之王”,隶属于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在中国、朝鲜和日本均有较广的分布,我国西南部地区为竹节参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Zhang et al.,2014)。竹节参富含主要药用活性物质三萜皂苷,具有生津止血、活血化瘀、滋补强壮等多种临床药理活性。其根状茎部分皂苷含量占竹节参整株总皂苷含量的15%,是人参的27倍,西洋参的3倍(Rai et al.,2016)。由于其药理药用价值高而被人们大肆采挖消耗而导致濒危,且野生竹节参生长周期长,无法满足人类对其药用的需求。近年来,在竹节参种质资源、药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甚多,但关于其内生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鲨烯环氧酶基因的克隆未见报道。因此,以竹节参为试验材料,研究竹节参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组成状况;同时克隆竹节参SE候选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论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通过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以竹节参根、茎、叶、未成熟果实和根状茎为材料,分别提取5个部位总基因组DNA作为模板,以16S rD...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竹节参内生细菌多样性与鲨烯环氧酶基因(SE)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Fig.1-1Biosynthesisofplanttriterpenoidsaponins

竹节参内生细菌多样性与鲨烯环氧酶基因(SE)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竹节参各部位材料Fig.1-1AllpartsofthePanaxjaponicusmateriala.根b.茎c.叶d.果实c.根状茎

竹节参内生细菌多样性与鲨烯环氧酶基因(SE)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稀释曲线和Shannon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术内生细菌分离与促生活性[J]. 阳湖荣,陈飘雪,戴传超.  生态学杂志. 2019(12)
[2]三七植物内生细菌的促生作用[J]. 张琳,陈彦宏,王雪妍,解晓彤,李亚静,金朝霞.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8(04)
[3]牛樟芝鲨烯环氧酶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J]. 李晶,林雄杰,王泽辉,刘艳玲,林占熺.  中草药. 2018(10)
[4]雷公藤鲨烯环氧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 祝传书,刘艳,陈蒙蒙,蒲时,冯俊涛,张兴.  西北植物学报. 2018(05)
[5]药用植物细叶石仙桃内生细菌的分离和分子鉴定[J]. 詹昕烨.  浙江农业科学. 2018(02)
[6]药用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学作用[J]. 吕艳娜,孙小萌,赵芮,李文静,刘晓晶,蒲高忠.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06)
[7]药用植物内生菌抑菌作用研究进展[J]. 李军,李白,高广春.  浙江农业科学. 2017(11)
[8]太子参鲨烯环氧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J]. 陈观水,林思妮,柯兰兰,苏彤彤,朱婧,徐阳,潘大仁.  中草药. 2017(13)
[9]竹子内生菌多样性与功能研究[J]. 杨传宝,钟哲科,张小平,卞方圆.  世界林业研究. 2017(05)
[10]滇重楼鲨烯环氧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研究[J]. 许燕,赵爽,董栩,叶鑫.  中草药. 2017(09)

博士论文
[1]竹节参离体培养与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SS)基因的克隆及代谢研究[D]. 张来.西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牛大力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作用研究[D]. 苏坤.广西大学 2018
[2]人参内生细菌B69的生防功能研究[D]. 林星辰.吉林农业大学 2018
[3]远志鲨烯环氧酶基因克隆及其转录组研究[D]. 范玲玲.宁夏医科大学 2018
[4]当归种子发芽特性及种苗内生菌研究[D]. 张新玉.甘肃农业大学 2017
[5]邳半夏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邳半夏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D]. 张盼盼.江苏师范大学 2017
[6]金钗石斛内生菌多样性与石斛碱含量的相关性研究[D]. 高阳.贵州师范大学 2017
[7]药用植物(黄精和黄芪)内生菌的的分离鉴定及胞外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 宋颖娟.山东大学 2017
[8]人参内生细菌ge15抑菌机理及病害防治效果评价研究[D]. 刘敏.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9]乌头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宿主生物碱合成关系研究[D]. 王娜.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0]蛇足石杉HsFPS1、HsSQS1和HsSE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预测及表达分析[D]. 殷秀梅.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96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396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