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育期SPAD值快速诊断推荐施氮技术优化
发布时间:2021-09-17 20:57
本研究以新陆中6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4种推荐施肥策略:杨涛模型(Y)、潘薇薇模型(P)、常规施肥(C)、不施肥(B),综合分析比较不同施肥策略追氮(Y 305.7kg·hm-2、P 352.95 kg·hm-2、C 315 kg·hm-2、0 kg·hm-2)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利用以及产量效应的影响,从而通过验证比较,筛选最优的施肥策略模型,为南疆棉区适期适量追肥保产增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现阶段研究验证结果如下:1、不同施肥策略下,棉花株高、主茎真叶数、茎粗等农艺性状指标均会有所差异,苗期至蕾期,不同施肥策略带来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棉花进入生殖生长阶段,P施肥策略下的株高、茎粗、真叶数均高于其它施肥策略,但与Y施肥策略没有明显差异,B施肥策略的株高、茎粗、真叶数均显著低于Y、P、C各施肥策略。2、在本试验4个施肥策略下,各施肥策略棉花苗期的干物质积累特征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随着不同施肥策略在特定生育时期施氮量的投入,各施肥策略下棉花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均在增加,但Y施肥...
【文章来源】:塔里木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施肥策略棉花SPAD值变化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结果与分析20叶片叶绿素含量普遍较上、中部叶片有所降低,Y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与P、C、B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C、B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之间没有差异。这可能与棉花生育后期,群体之间通风透光性有关。吐絮期棉花叶片内叶绿素含量有所不同,上、下部叶片叶绿素叶片内叶绿素含量随着不同施肥策略氮肥施用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上部叶片中Y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最高,P施肥策略次之,Y施肥策略叶绿素含量与除去P施肥策略之外的施肥策略差异显著。下部叶片P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与Y、C施肥策略叶片叶绿素含量之间没有差异。分析表明合理适量的氮素对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影响,也间接说明氮素在棉花抗早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图3-2不同施肥策略棉花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变化可以看出,各施肥策略叶绿素含量在各生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慢慢上升,棉花发育至盛花期,叶绿素含量达到峰值,随后叶片内叶绿素含量逐步下降,可能是棉花生育后期,生物量群体密集,株体之间通风透光性能差,叶片内叶绿素降解加剧。图3-2不同施肥策略棉花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变化Figure3-2Changesinchlorophyllcontentofcottonduringdifferentfertilizationstrategies苗期至盛花期,不同施肥策略叶绿素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伴随着棉花进入生殖生长以后,不同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缓慢下降趋势,但总体上看来,叶绿素含量Y施肥策略>P施肥策略>C施肥策略>B施肥策略。表明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结果与分析21增施氮素不光对棉花营养生长期影响较大,在棉花生育后期适时适量的改进氮素施肥分配对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脱落有一定作用。3.2.3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图3-3不同施肥策略棉花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变化Figure3-3Changesintheleafareaindexofcottonduringdifferentfertilizationstrategies从图3-3不同施肥策略下棉花叶面积指数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发展,各施肥策略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面积指数从苗期到花铃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在7月14日达到峰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除B施肥策略叶面积指数整个生育期明显均小于其它施肥策略叶面积指数外,Y、P、C施肥策略的叶面积指数在6月26日之前无明显差异。棉花生长发育,花铃期至吐絮期,叶面积指数Y施肥策略>P施肥策略>C施肥策略,表明适时适量的氮素分配可以有效地改善棉花群体光合能力,提高叶面积指数,延缓叶片衰老。3.2.4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三桃结构的影响棉株生长发育过程中施用氮肥,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图3-4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三桃的影响可以看出,与B施肥策略相比,Y、P、C三施肥略下伏前桃比例明显偏高,C、Y施肥策略的伏前桃数量对比B施肥策略的伏前桃数量分别提升了66.7%和22.2%,P施肥策略的伏前桃数量与B施肥策略持平。说明前期施用氮肥可以使伏前桃数量增加,而因地制宜的适时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有效预防棉花早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J]. 马腾飞,李杰,陈志,郭峰,韩咏香,娄善伟,郭蕾,何红,马兴旺,张鹏忠. 新疆农业科学. 2020(02)
[2]施氮量对南疆机采棉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影响[J]. 林涛,张昊,汤秋香,崔建平,郭仁松.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3]不同氮肥处理对荞麦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白文明,张伟丽,侯亚方,夏美娟,宫香伟,王鹏科,高小丽,高金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4]不同生育时期施氮量调控对机采棉花冠层特性影响[J]. 陈宝燕,马红红,牛新湘,马兴旺,杨涛,朱靖蓉. 新疆农业科学. 2017(11)
[5]水氮供应对夏棉产量、水氮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 司转运,高阳,申孝军,刘浩,龚雪文,段爱旺. 应用生态学报. 2017(12)
[6]施氮量对南疆机采棉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石洪亮,张巨松,严青青,田立文,崔建平,林涛,郭仁松. 西北农业学报. 2017(03)
[7]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对糯稻养分吸收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蒋鹏,熊洪,朱永川,张林,周兴兵,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8]氮肥前移对果棉间作棉花干物质积累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郑剑超,闫曼曼,张巨松,石洪亮.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02)
[9]化肥零增长下养分高效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06)
[10]减量灌溉条件下缓释肥料对番茄产量、品质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J]. 廖上强,陈延华,李艳梅,孙焱鑫.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06)
博士论文
[1]基于GreenSeeker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Android施肥决策系统研究[D]. 李新伟.石河子大学 2014
[2]基于SPAD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营养特性研究[D]. 罗新宁.新疆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氮肥用量对夏直播棉花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的影响[D]. 宋兴虎.华中农业大学 2017
[2]利用SPAD值进行作物氮营养诊断及追肥量的确定[D]. 林娜.吉林农业大学 2016
[3]基于SPAD值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与调控研究[D]. 袁召锋.南京农业大学 2016
[4]设施农业肥料高投入对土壤环境次生盐渍化的影响研究[D]. 周鑫鑫.东华大学 2013
[5]棉花氮肥利用效率研究[D]. 褚坤燕.华中农业大学 2010
[6]应用叶绿素仪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D]. 潘薇薇.石河子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99486
【文章来源】:塔里木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施肥策略棉花SPAD值变化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结果与分析20叶片叶绿素含量普遍较上、中部叶片有所降低,Y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与P、C、B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C、B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之间没有差异。这可能与棉花生育后期,群体之间通风透光性有关。吐絮期棉花叶片内叶绿素含量有所不同,上、下部叶片叶绿素叶片内叶绿素含量随着不同施肥策略氮肥施用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上部叶片中Y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最高,P施肥策略次之,Y施肥策略叶绿素含量与除去P施肥策略之外的施肥策略差异显著。下部叶片P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与Y、C施肥策略叶片叶绿素含量之间没有差异。分析表明合理适量的氮素对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影响,也间接说明氮素在棉花抗早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图3-2不同施肥策略棉花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变化可以看出,各施肥策略叶绿素含量在各生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慢慢上升,棉花发育至盛花期,叶绿素含量达到峰值,随后叶片内叶绿素含量逐步下降,可能是棉花生育后期,生物量群体密集,株体之间通风透光性能差,叶片内叶绿素降解加剧。图3-2不同施肥策略棉花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变化Figure3-2Changesinchlorophyllcontentofcottonduringdifferentfertilizationstrategies苗期至盛花期,不同施肥策略叶绿素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伴随着棉花进入生殖生长以后,不同施肥策略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缓慢下降趋势,但总体上看来,叶绿素含量Y施肥策略>P施肥策略>C施肥策略>B施肥策略。表明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结果与分析21增施氮素不光对棉花营养生长期影响较大,在棉花生育后期适时适量的改进氮素施肥分配对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脱落有一定作用。3.2.3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图3-3不同施肥策略棉花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变化Figure3-3Changesintheleafareaindexofcottonduringdifferentfertilizationstrategies从图3-3不同施肥策略下棉花叶面积指数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发展,各施肥策略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面积指数从苗期到花铃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在7月14日达到峰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除B施肥策略叶面积指数整个生育期明显均小于其它施肥策略叶面积指数外,Y、P、C施肥策略的叶面积指数在6月26日之前无明显差异。棉花生长发育,花铃期至吐絮期,叶面积指数Y施肥策略>P施肥策略>C施肥策略,表明适时适量的氮素分配可以有效地改善棉花群体光合能力,提高叶面积指数,延缓叶片衰老。3.2.4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三桃结构的影响棉株生长发育过程中施用氮肥,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图3-4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三桃的影响可以看出,与B施肥策略相比,Y、P、C三施肥略下伏前桃比例明显偏高,C、Y施肥策略的伏前桃数量对比B施肥策略的伏前桃数量分别提升了66.7%和22.2%,P施肥策略的伏前桃数量与B施肥策略持平。说明前期施用氮肥可以使伏前桃数量增加,而因地制宜的适时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有效预防棉花早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J]. 马腾飞,李杰,陈志,郭峰,韩咏香,娄善伟,郭蕾,何红,马兴旺,张鹏忠. 新疆农业科学. 2020(02)
[2]施氮量对南疆机采棉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影响[J]. 林涛,张昊,汤秋香,崔建平,郭仁松.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3]不同氮肥处理对荞麦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白文明,张伟丽,侯亚方,夏美娟,宫香伟,王鹏科,高小丽,高金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4]不同生育时期施氮量调控对机采棉花冠层特性影响[J]. 陈宝燕,马红红,牛新湘,马兴旺,杨涛,朱靖蓉. 新疆农业科学. 2017(11)
[5]水氮供应对夏棉产量、水氮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 司转运,高阳,申孝军,刘浩,龚雪文,段爱旺. 应用生态学报. 2017(12)
[6]施氮量对南疆机采棉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石洪亮,张巨松,严青青,田立文,崔建平,林涛,郭仁松. 西北农业学报. 2017(03)
[7]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对糯稻养分吸收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蒋鹏,熊洪,朱永川,张林,周兴兵,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8]氮肥前移对果棉间作棉花干物质积累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郑剑超,闫曼曼,张巨松,石洪亮.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02)
[9]化肥零增长下养分高效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06)
[10]减量灌溉条件下缓释肥料对番茄产量、品质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J]. 廖上强,陈延华,李艳梅,孙焱鑫.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06)
博士论文
[1]基于GreenSeeker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Android施肥决策系统研究[D]. 李新伟.石河子大学 2014
[2]基于SPAD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营养特性研究[D]. 罗新宁.新疆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氮肥用量对夏直播棉花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的影响[D]. 宋兴虎.华中农业大学 2017
[2]利用SPAD值进行作物氮营养诊断及追肥量的确定[D]. 林娜.吉林农业大学 2016
[3]基于SPAD值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与调控研究[D]. 袁召锋.南京农业大学 2016
[4]设施农业肥料高投入对土壤环境次生盐渍化的影响研究[D]. 周鑫鑫.东华大学 2013
[5]棉花氮肥利用效率研究[D]. 褚坤燕.华中农业大学 2010
[6]应用叶绿素仪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D]. 潘薇薇.石河子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99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39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