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不同氮磷配施对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典型农田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 01:44
  农业生产中长期不合理的施肥,会导致土壤中无效磷素的累积,这不仅降低磷素的有效性,而且还会影响磷肥利用率、导致磷素资源浪费和流失的风险。氮磷肥配施是提高施肥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采用析因实验设计,氮、磷肥各设4个水平(0、75、115、190 kg·hm-2)两两正交共16个处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在2019年7月28日作物收获后采集020cm耕层土壤样品,分别用蒋柏藩-顾益初和Bowman-Cole方法对各处理土壤的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利用RDA、线性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pH、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微生物量碳、氮、磷、碱性磷酸酶、小麦产量、表观磷肥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无机磷、有机磷组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磷素形态的组成来看,本研究土壤以无机磷为主,约占土壤全磷含量的78%,土壤有机磷约占全磷含量的22%,土壤无机磷主要以Ca10-P为主,约占无机磷总量的50%,各无机磷形态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a10-P>Ca8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氮磷配施对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典型农田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研究


技术路线

分布情况,无机磷,全磷,总量


不同氮磷配施对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典型土壤磷组分的影响研究-19-第三章不同氮磷配施对无机磷组分的影响3.1结果分析3.1.1总无机磷氮磷配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春小麦农田土壤总无机磷含量的影响如表3-1所示。由表3-1可知,施氮水平和施磷水平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P值均小于0.001,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施氮和施磷及其交互效应均能对总无机磷含量产生影响(P<0.001)。由于FP>FN,我们可以得出施磷对土壤总无机磷的影响最为显著。施氮显著降低总无机磷含量,施磷显著增加总无机磷含量,氮磷配施显著影响总无机磷的含量,总无机磷的变化范围为628.44~821.41mg·kg-1,其中N1P4处理最大、N3P1处理最校施氮显著降低总无机磷的含量,N4处理最小,N1处理最大,各处理较N1处理分别降低了2.88%、2.47%、3.11%;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较P1处理分别增加了8.85%、12.22%、20.18%;氮磷配施显著影响了总无机磷含量,各处理较N1P1处理变化了-6.71~21.94%。不同氮磷配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春小麦农田土壤总无机磷占全磷百分比分布情况见图3-1。由图可知,在不同氮磷配施下,总无机磷占全磷的73.34~83.70%。施氮增加总无机磷占全磷比例,各处理较N1处理分别增加了0.36%、1.54%、1.13%;施磷显著增加总无机磷占全磷比例,各处理较P1处理增加了5.20%、2.77%、3.35%;各处理较N1P1处理,变化幅度为-6.32~6.92%,其中N3P2处理最大、N3P1处理最校图3-1无机磷总量占全磷的比例Fig3-1Totalinorganicphosphorusasapercentageoftotalphosphorus

分布情况,无机磷,总量,比例


不同氮磷配施对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典型土壤磷组分的影响研究-21-增加了30.70%、39.12%、66.90%;氮磷配施显著影响了Ca2-P含量,各处理较N1P1处理变化了-11.13~97.94%。不同氮磷配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春小麦农田土壤Ca2-P组分占总无机磷百分比分布情况见图3-2。由图可知,在不同氮磷配施下,Ca2-P占无机磷总量的3.05~5.46%。随着施氮量的增加Ca2-P占总无机磷的比例而降低,各处理较N1处理分别降低了12.84%、14.60%、20.14%;随着施磷量的增加Ca2-P占总无机磷的比例而增加,各处理较P1处理分别增加了20.08%、23.97%、38.87%;各处理较N1P1处理,除N4P1处理降低了9.15%外,其余各处理增加了0.11~62.33%,其中N1P4处理最大、N4P1处理最校图3-2Ca2-P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Fig3-2ProportionofCa2-Ptototalinorganicphosphorus3.1.3Ca8-P氮磷配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春小麦农田土壤Ca8-P含量的影响如表3-1所示。由表3-1可知,施氮水平和施磷水平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P值均小于0.001,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施氮和施磷及其交互效应均能对Ca8-P产生影响(P<0.001)。由于FP>FN,我们可以得出施磷对土壤Ca8-P的影响最为显著。施氮能显著影响Ca8-P的含量,施磷显著增加Ca8-P含量。氮磷配施显著影响Ca8-P的含量,Ca8-P的变化范围为165.97~282.48mg·kg-1,其中N1P4处理最大、N3P1和N2P1处理最校Ca8-P的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然后又降低,N2处理最小,N1处理最大,各处理较N1处理分别变化了-3.13%、0.49%、-3.17%;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较P1处理分别增加了22.04%、29.93%、53.39%;氮磷配施显著影响了Ca8-P含量,各处理较N1P1处理变化了-8.00~56.5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氮磷添加对环青海湖高寒草原牧草营养成分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王玲,施建军,史慧兰,欧卫友,王超,邢云飞.  草业科学. 2019(12)
[2]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刘津,李春越,邢亚薇,王益,薛英龙,王苁蓉,党廷辉.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1)
[3]长期单施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 唐继伟,徐久凯,温延臣,田昌玉,林治安,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11)
[4]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磷素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李冬初,王伯仁,黄晶,张杨珠,徐明岗,张淑香,张会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19(21)
[5]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及对无机磷的影响[J]. 王柏寒,黄绍敏,郭斗斗,张水清,宋晓,岳克,张珂珂.  中国农业科学. 2019(21)
[6]等有机质■土有效磷和无机磷形态的关系[J]. 李若楠,王政培,BATBAYAR Javkhlan,张东杰,张树兰,杨学云.  中国农业科学. 2019(21)
[7]连续施用生物炭对棕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J]. 高天一,李娜,彭靖,高鸣慧,罗培宇,韩晓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9)
[8]长期单施不同量化肥和有机肥后盐化潮土pH和EC的变化[J]. 唐继伟,李娟,车升国,徐久凯,田昌玉,林治安,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8)
[9]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J]. 吕真真,刘秀梅,侯红乾,冀建华,蓝贤瑾,冯兆滨,刘益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8)
[10]间伐和凋落物处理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形态的影响[J]. 刘旭军,程小琴,田慧霞,刘莉,韩海荣.  生态学报. 2019(20)

博士论文
[1]磷肥减施及覆膜条件下黑土磷素供应特征与转化机制[D]. 宋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2]多年定位试验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土壤磷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 王海龙.山东农业大学 2019
[3]不同管理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D]. 武均.甘肃农业大学 2018
[4]不同施肥制度潮土养分库容特征及环境效应[D]. 温延臣.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5]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对长期施用氮磷肥和降水的响应[D]. 戴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施磷水平对松嫩平原连作玉米产量及土壤磷组分的影响[D]. 王芳媛.东北农业大学 2019
[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麦田土壤养分有效性及酶活性的影响[D]. 梁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3]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土壤磷组分及其有效性对穿透雨改变的响应[D]. 刘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4]旱作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对施氮、覆膜与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D]. 周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5]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的供磷量及其与土壤磷组分的关系研究[D]. 李雪.沈阳农业大学 2018
[6]不同施肥措施对黑土磷素特征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宋佳明.吉林农业大学 2018
[7]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磷素组分和含量的影响[D]. 聂广森.河南大学 2017
[8]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潮土磷形态的影响[D]. 倪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
[9]长期氮磷添加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碳氮磷及细菌特征的影响[D]. 郝亚辉.陕西师范大学 2017
[10]草地植物与土壤磷库对施肥和围封的响应[D]. 张震.西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23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423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9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