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震后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09:09

  本文关键词: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震后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片口自然保护区和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川县境内,其林地资源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在“5.12”汶川地震中遭到严重毁损。为了加快保护区生态环境及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与重建,以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震后植被恢复模式,构建了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筛选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分项对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震后植被恢复生态效益开展测算评价,总结提炼适合北川震后植被恢复模式,为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北川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面积12232.49hm2。以8种植被恢复立地类型为基础,根据造林小班的具体位置、土壤、地形和震灾损毁程度等因子,利用树(竹、灌、草)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社会经济状况等设计相应的植被恢复模型。通过调查,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实施了9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炼出4种植被恢复模式:人工植竹植被恢复模式、人工点播植被恢复模式、植被改造恢复模式、封山育林植被恢复模式。(2)构建了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系统层(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碳制氧、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5个方面)、指标层(蓄水效益、净化水质效益、固土效益、保肥效益、固定CO2的的效益、释放O2的效益、吸收SO2价值、阻滞粉尘价值、Shannon-Wiener指数9个指标)。分别就系统层等项目选取针对性强的测算方法,分别测算出片口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蓄水效益、净化水质效益;固土效益、保肥效益;固定CO2的效益、释放O2的效益;吸收SO2价值、阻滞粉尘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生态效益产生的价值643138489.7元/a。其中森林涵养水源效益为293814623.81元/a,水土保持效益为8159372.42元/a,固碳制氧效益为96062658.96元/a,净化环境效益为452034.55元/a,维持生物多样性效益为24464980.00元/a。(3)经过对大熊猫等保护动物栖息地修复效果评价表明,由于地震灾害对栖息地影响轻微,零星分散,经过生物因子的生态修复,因地震造成的干扰因子已基本消除,初步修复了境内大熊猫等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岛屿化”现象,大熊猫等保护动物栖息地已恢复到灾前水平。
【关键词】:植被恢复 模式 效益评价 自然保护区 震后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8.5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1
  • 1 文献综述11-16
  • 1.1 植被恢复模式研究11-13
  • 1.1.1 国外研究进展11-12
  • 1.1.2 国内研究进展12-13
  • 1.2 森林效益评价研究13-16
  • 1.2.1 森林效益评价指标研究13-14
  • 1.2.2 森林效益计量研究14-16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16-29
  • 2.1 研究目的意义16-17
  • 2.2 研究区概况17-23
  • 2.2.1 自然地理条件17-19
  • 2.2.2 自然资源条件19-21
  • 2.2.3 社会经济条件21
  • 2.2.4 保护现状分析21-23
  • 2.3 研究内容23
  • 2.3.1 森林植被恢复模式23
  • 2.3.2 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评价23
  • 2.4 技术路线23-25
  • 2.5 研究方法25-29
  • 2.5.1 外业调查25-26
  • 2.5.2 数据整理分析26-29
  • 3 结果与分析29-45
  • 3.1 植被恢复模式研究29-36
  • 3.1.1 植被恢复立地类型划分29-33
  • 3.1.2 植被恢复模式33-36
  • 3.1.3 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结果36
  • 3.2 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评价36-45
  • 3.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36-38
  • 3.2.2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38-41
  • 3.2.3 生态效益评价结果41-43
  • 3.2.4 大熊猫等保护动物栖息地修复效果评价43-45
  • 4 研究结论及讨论45-47
  • 4.1 研究结论45-46
  • 4.2 讨论46-47
  • 4.2.1 植被恢复模式评价46
  • 4.2.2 大熊猫栖息地评价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强;黎明;侯建国;胡林林;刘彤;;沙漠前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风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宋向华,杨允菲;科尔沁草原区火电厂储灰池植被恢复及其植物种类动态[J];四川草原;2003年06期

3 刘青柏,刘明国,刘兴双,杨传兴;阜新地区矸石山植被恢复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李曰峰,张学峰,李士江,张学强,张德全,姜建成,杨志军,宋光新,王森林,谭玉屏;山东省山区生态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4年02期

5 梁杰明,林建平,陈海平,方华;珠海建设迹地岩土坡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3期

6 阿布里米提 ,赵文平 ,帕热古丽;天池南岸干涸河滩植被恢复调查研究[J];新疆林业;2004年02期

7 张金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的理论和技术问题[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5期

8 韩慧茂,刘治平,马学献;乌兰布和沙区植被恢复与建设理念的商榷[J];内蒙古林业;2005年03期

9 孙翠玲,苏铁成,郭玉文;矿山矸石台地植被恢复栽培模式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10 熊东红,周红艺,杨忠,张信宝;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瑞如;;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与建设的探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周庆宏;吕天雯;段晓梅;;昆明市磷矿采矿迹地覆土植被恢复研究与应用示范[A];第二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谢建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植被恢复[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程积民;万惠娥;;黄土区退化植被恢复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高志勤;周秋林;;刍议退耕还林区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6 辜彬;;矿山植被恢复研究初探[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7 赵廷宁;田涛;田佳;;微立地因子植被恢复方法在汶川地震植被重建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郭晓敏;周桂香;张文元;涂淑萍;牛德奎;;赣南桉树种植对稀土矿植被恢复的效果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9 李晋川;岳建英;郭春燕;卢宁;贺振伟;赵峰;尹建平;;山西省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应关注的问题[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10 陈桂琛;周国英;孙菁;陈志国;韩有吉;卢学峰;;梭罗草在青藏铁路取土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立命;鄯善开展异地植被恢复造林[N];吐鲁番报(汉);2008年

2 康海蓉 马强;鄂前旗推广两项专利技术 促植被恢复与牧民增收共赢[N];鄂尔多斯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刘辉霞;湘西植被恢复有了好模式[N];湖南科技报;2007年

4 记者 铁铮;柴达木盆地植被恢复有新技术[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5 记者 骆会欣;专家建言灾区植被恢复策略[N];中国花卉报;2008年

6 通讯员 黎德华;宁强完成5600亩灾后生态植被恢复任务[N];汉中日报;2009年

7 陈龚清;福建出台矿山植被恢复治理方案[N];中国矿业报;2011年

8 杨杰;四川都江堰震后植被恢复进展顺利[N];西部时报;2011年

9 记者 黄河清 杨官荣;西山区市场运作采区植被恢复[N];昆明日报;2012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张桂福;“生态新政”造就植被恢复60年最好水平[N];鄂尔多斯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明;黄土丘陵区沟谷地植被恢复的环境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2 张琪;高寒草原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慧卿;固沙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张笑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生态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胡振宇;雅砻江流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张明如;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机理与构建模式[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张力;北京市重点风沙区人工植被恢复机制与生态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牛婷;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遥感定量评估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9 郎南军;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洁;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的土壤微生物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伍宇春;岩溶区植被恢复对土壤腐殖质特性及分布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3 陈晶;干旱风沙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应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4 刘娜;基于遥感技术的抚顺矿区植被恢复状况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张宝泉;渭北旱塬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翟翠红;红壤侵蚀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及有机碳归还特征[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7 罗秋月;鄱阳湖湖滨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环境特征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沈金亮;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震后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9 李娜;中宁县植被恢复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10 李强;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特征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震后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44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