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柿果实采后高浓度CO 2 处理脱涩难易比较及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发布时间:2024-04-07 01:57
柿(Diospyros kaki,L.)果实,一般按照能否在树体上进行自然脱涩可以分为甜柿和涩柿两大类。甜柿果实在树体上可以完全地完成自然脱涩过程,从而脱去涩味;而涩柿的果实不能在树体上完成自然脱涩,所以它们在成熟时仍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宁,使人们食用的时候感受到涩味,所以涩柿果实在采后必须经过人工脱涩处理之后才能供人食用。并且不同品种的柿果实在进行脱涩处理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脱涩效率,但由于不同温度、不同处理、不同季节等原因,导致结果间的差异很难比较,且相应的机制也较不明晰。本研究关注了产业中最为常用的高浓度CO2处理,以42个不同品种的成熟涩柿果实作为实验材料,通过高浓度CO2处理(95%CO2+1%O2)进行采后脱涩,通过单宁印迹、单宁含量测定等判定脱涩难易、利用RNA-seq结合WGCNA相关性分析等筛选出差异基因,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42个不同品种的成熟涩柿果实的生理指标表现出较明显的品种间差异。本实验使用的成熟涩柿果实于2017年10月采自陕西种质资源圃。对未经处理的新鲜柿果...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柿简介
1.2 柿的不同分类
1.3 植物多酚
1.4 柿单宁
1.4.1 单宁及涩味来源
1.4.2 单宁的分类及功能
1.4.3 单宁的代谢及调控机制
1.5 柿果实脱涩机制
1.6 常用柿果实脱涩方法
1.7 影响柿果实采后脱涩快慢的因素
1.7.1 处理所用CO2的浓度和时间
1.7.2 处理时的环境温度
1.7.3 品种差异
1.8 研究目标和内容
2 高浓度CO2处理下柿果实中单宁的变化规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2.1.2 柿果实硬度及色差测定
2.1.3 单宁印迹法
2.1.4 柿果实单宁的提取及其含量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42种涩柿果实硬度及色差分析
2.2.2 单宁印记法初步分析高浓度CO2处理对42种涩柿果实脱涩效应
2.2.3 42个不同品种柿果实的单宁含量测定
2.3 讨论
3 柿果实脱涩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及初步验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3.1.2 RNA的提取
3.1.3 cDNA的合成
3.1.4 基于RNA-seq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3.1.5 利用WGCNA筛选差异基因
3.1.6 基因序列克隆
3.1.7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实时定量荧光PCR)
3.1.8 数据统计及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转录组测序及WGCNA分析
3.2.2 基于模块的差异基因筛选
3.2.3 初筛基因的功能预测
3.2.4 通过实时定量PCR对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
3.2.5 利用CO2+1-MCP处理的柿果实样品排除与软化相关的基因
3.3 讨论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947498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柿简介
1.2 柿的不同分类
1.3 植物多酚
1.4 柿单宁
1.4.1 单宁及涩味来源
1.4.2 单宁的分类及功能
1.4.3 单宁的代谢及调控机制
1.5 柿果实脱涩机制
1.6 常用柿果实脱涩方法
1.7 影响柿果实采后脱涩快慢的因素
1.7.1 处理所用CO2的浓度和时间
1.7.2 处理时的环境温度
1.7.3 品种差异
1.8 研究目标和内容
2 高浓度CO2处理下柿果实中单宁的变化规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2.1.2 柿果实硬度及色差测定
2.1.3 单宁印迹法
2.1.4 柿果实单宁的提取及其含量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42种涩柿果实硬度及色差分析
2.2.2 单宁印记法初步分析高浓度CO2处理对42种涩柿果实脱涩效应
2.2.3 42个不同品种柿果实的单宁含量测定
2.3 讨论
3 柿果实脱涩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及初步验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3.1.2 RNA的提取
3.1.3 cDNA的合成
3.1.4 基于RNA-seq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3.1.5 利用WGCNA筛选差异基因
3.1.6 基因序列克隆
3.1.7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实时定量荧光PCR)
3.1.8 数据统计及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转录组测序及WGCNA分析
3.2.2 基于模块的差异基因筛选
3.2.3 初筛基因的功能预测
3.2.4 通过实时定量PCR对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
3.2.5 利用CO2+1-MCP处理的柿果实样品排除与软化相关的基因
3.3 讨论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947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94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