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三个基因的变异、克隆表达及其在WSSV感染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4-12-19 03:04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业中存在的主要病原之一,其感染机制尚未明了。本文通过2015-2016年我国部分对虾养殖区采集到的WSSV病虾,以wsv001、wsv025、wsv045三个基因为研究对象对WSSV变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它们在WSSV侵染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为了解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区wsv001、wsv025、wsv045基因缺失变异情况,本研究取用2015-2016年从山东、河北、浙江、天津、海南和广东等六省市采集到的104份WSSV阳性样本,通过特异引物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借助测序对样本的缺失变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wsv001的检出率为25%,wsv025检出率为23.08%,wsv045检出率为45.19%,wsv025、wsv045的检出样品中,未发现缺失突变情况;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扩增的wsv001片段所编码氨基酸出现三类变异,包括第一类18个氨基酸小片段缺失,第二类121个氨基酸大片段缺失,第三类氨基酸插入情况,此外还有8个氨基酸存在突变。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wsv00...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概述与研究进展
1 WSSV病原学
1.1 WSSV的形态结构
1.2 WSSV的基因结构
2 WSSV流行病学
2.1 宿主范围
2.2 传播途径
2.2.1 水平传播
2.2.2 垂直传播
3 WSSV防治措施及RNA干扰技术的应用
3.1 WSSV的预防措施
3.2 RNA干扰技术
3.2.1 RNA干扰技术的发现
3.2.2 RNA干扰的作用机制
3.2.3 RNA干扰技术的应用
4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中国部分地区对虾白斑综合征wsv001、wsv025、wsv045基因缺失变异情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2 实验方法
1.2.1 组织DNA的提取
1.2.2 WSSV阳性检测
1.2.3 目的片段扩增
1.2.4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WSSV阳性检测结果
2.2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结果
2.3 序列比对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wsv001、wsv025、wsv045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1 wsv001、wsv025、wsv045基因克隆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2 实验方法
1.2.1 WSSV病料的制备
1.2.2 WSSV病毒悬液的制备
1.2.3 WSSV病毒DNA的提取
1.2.4 wsv001、wsv025、wsv045目的片段的克隆
1.3 实验结果
1.3.1 WSSV病毒液电镜图
1.3.2 wsv001、wsv025、wsv045目的片段的扩增
2 wsv001、wsv025、wsv045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2.1 实验方法
2.1.1 重组表达载体pBAD/gⅢA-001、pBAD/gⅢA-025、pBAD/gⅢA-045 的构建
2.1.2 重组表达载体pBAD/gⅢA-001、pBAD/gⅢA-025、pBAD/gⅢA-045 的诱导表达
2.1.3 诱导表达后蛋白的Western-blot检测
2.2 实验结果
2.2.1 重组载体的构建
2.2.2 诱导表达及Western-blot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运用RNA干扰技术研究wsv01、wsv025、wsv045基因在WSS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WSSV病毒悬液的制备
1.2.2 dsRNA的体外合成
1.2.3 dsRNA干扰后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的影响
1.2.4 dsRNA干扰后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目的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1.2.5 dsRNA干扰后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病毒拷贝数变化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dsRNA干扰后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
2.2 dsRNA干扰后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
2.3 dsRNA干扰后凡纳滨对虾WSSV病毒拷贝数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17551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概述与研究进展
1 WSSV病原学
1.1 WSSV的形态结构
1.2 WSSV的基因结构
2 WSSV流行病学
2.1 宿主范围
2.2 传播途径
2.2.1 水平传播
2.2.2 垂直传播
3 WSSV防治措施及RNA干扰技术的应用
3.1 WSSV的预防措施
3.2 RNA干扰技术
3.2.1 RNA干扰技术的发现
3.2.2 RNA干扰的作用机制
3.2.3 RNA干扰技术的应用
4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中国部分地区对虾白斑综合征wsv001、wsv025、wsv045基因缺失变异情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2 实验方法
1.2.1 组织DNA的提取
1.2.2 WSSV阳性检测
1.2.3 目的片段扩增
1.2.4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WSSV阳性检测结果
2.2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结果
2.3 序列比对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wsv001、wsv025、wsv045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1 wsv001、wsv025、wsv045基因克隆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2 实验方法
1.2.1 WSSV病料的制备
1.2.2 WSSV病毒悬液的制备
1.2.3 WSSV病毒DNA的提取
1.2.4 wsv001、wsv025、wsv045目的片段的克隆
1.3 实验结果
1.3.1 WSSV病毒液电镜图
1.3.2 wsv001、wsv025、wsv045目的片段的扩增
2 wsv001、wsv025、wsv045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2.1 实验方法
2.1.1 重组表达载体pBAD/gⅢA-001、pBAD/gⅢA-025、pBAD/gⅢA-045 的构建
2.1.2 重组表达载体pBAD/gⅢA-001、pBAD/gⅢA-025、pBAD/gⅢA-045 的诱导表达
2.1.3 诱导表达后蛋白的Western-blot检测
2.2 实验结果
2.2.1 重组载体的构建
2.2.2 诱导表达及Western-blot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运用RNA干扰技术研究wsv01、wsv025、wsv045基因在WSS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WSSV病毒悬液的制备
1.2.2 dsRNA的体外合成
1.2.3 dsRNA干扰后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的影响
1.2.4 dsRNA干扰后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目的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1.2.5 dsRNA干扰后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病毒拷贝数变化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dsRNA干扰后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
2.2 dsRNA干扰后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
2.3 dsRNA干扰后凡纳滨对虾WSSV病毒拷贝数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17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401755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