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和同工酶分析
本文关键词:菜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和同工酶分析
【摘要】:试验调查统计了46份菜豆材料的16个形态学性状(生长习性、鲜茎色、初花节位、花色、荚色、成熟荚和商品嫩荚的荚长、荚宽、荚厚、单荚重、单荚粒数、粒色和百粒重):同时,对菜豆材料进行了酯酶(EST)同工酶、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形态学标记、同工酶标记,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了参试菜豆进行了菜豆亲缘关系,并对其进行分类,为今后菜豆育种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菜豆材料的2片真叶时期幼叶、花朵、开花期成熟功能叶片的4种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和阶段特异性。综合来看,分析菜豆EST同工酶时,以2片真叶时期幼叶和花朵为采样部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花朵和成熟叶可作为菜豆POD同工酶采样部位;PPO同工酶遗传多样性较低,若分析时,可以成熟功能叶作为采样部位;成熟叶可作为研究菜豆CAT同工酶的取样部位。2、利用形态学标记可以将参试菜豆材料在欧氏距离为4.706时分为3类和4个独立的分支。第一类包括36份材料,还可以在欧氏距离为3.954时分为三个亚类,第一亚类包括材料3号YJ009764-1、8号YJ009766-2、45号川红架豆、29号四季豆-2、35号威远四季豆、24号崇州菜豆3、7号YJ009766-1、15号YJ005310、10号YJ009763(浅紫)、16号YJ005311、18号YJ005312-1黑色、19号YJ005312-1(红褐带斑、9号YJ009763(浅黄)、11号YJ009763、12号YJ005307、13号YJ005308、20号YJ005312-2、25号崇州菜豆4、32号雪豆-2、34号汉源花豆、36号加工菜豆1号、37号加工菜豆2号共19份材料,这类材料鲜茎色绿色,花色基本为浅紫,粒色偏深;第二亚类是材料4号YJ009764-2、17号YJ005312-1、14号YJ005309、28号四季豆-1(褐)、22号崇州菜豆1、26号四季豆-1、30号四季豆-3、38号赤裕八号架豆、42号河南肉豆、39号农大拿特选97-5架豆、43号王中王架豆,它们初花节位相似,花色白色,荚大部分为绿色;第三亚类包括21号泰国豆、41号精品泰国无筋豆、46号竹节豆,此类材料在花色、荚色、粒色都比较相近。第二类包括:5号YJ009764(花斑)、23号崇州菜豆2、27号四季豆-1(黑)、40号正兴紫艳无筋架豆4份材料,这类材料的鲜茎、花色及荚色均为紫色,花色是供试材料中颜色最深的,粒色基本为黑色。第三类包括:2份材料(33号雪豆-3和44号红花白荚),这类材料的初花节位、荚宽和荚厚、百粒重都很相似。另外,4份材料(1、2、6、31号)形成了4个单独的分支。1号YJ004614,2号YJ004616都是矮生类型;6号YJ009765也是矮生型菜豆,它的初花节位是供试材料中最大的,百粒重最小;而31雪豆-1,初花节位是供试材料中最小的,而荚长、荚宽、荚厚和单荚重、百粒重最大。3、将三种取材部位的同工酶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析结果对比后,发现成熟叶同工酶分类与形态学最相似,建议将开花期成熟叶作为菜豆材料同工酶分类的优选取材部位,可以结合幼叶和花作为辅助研究。4、菜豆材料成熟叶时期同工酶标记可以在遗传距离为在遗传距离为0.204时,供试材料可被划分为4类和1个独立分支。第一类包括31份材料,当遗传距离为0.162时以分为三个亚类,第一亚类有2号、7号YJ009766-1、41号精品泰国无筋豆、38号赤裕八号架豆、39号农大拿特选97-5架豆、13号YJ005308、40号正兴紫艳无筋架豆、4号YJ009764-2、22号崇州菜豆1,这类材料荚宽相近,粒色偏深色;第二亚类含有5号YJ009764(花斑)、11号YJ009763、14号YJ005309、17号YJ005312-1、6号YJ009765、15号YJ005310、16号YJ005311、19号J005312-1(红褐带斑)、20号YJ005312-2、25号崇州菜豆4、32号雪豆-2、28号四季豆-1(褐)、42号河南肉豆、24号崇州菜豆3,它们茎色和初花节位较相似;第三亚类有10号YJ009763(浅紫)、43号王中王架豆、44号红花白荚、30号四季豆-3、31号雪豆-1、34号汉源花豆、45号川红架豆,它们荚色为绿色,荚长相近。第二类包括27号四季豆-1(黑)和35号威远四季豆,两者花色、荚长、单荚粒数、粒色较相似。第三类包括3号YJ009764-1、46号竹节豆、21号泰国豆、12号YJ005307、18号YJ005312-1黑色、8号YJ009766-2、9号YJ009763(浅黄)、26号四季豆-1,这类材料生长习性、鲜茎色和单荚粒数都有较高的相似性。第四类包括23号崇州菜豆2和29号四季豆-2,这类材料生长习性、初花节位、花色、荚色、单荚重和粒色相似。33号雪豆-3荚长较短,独立成类。5、形态标记和同工酶标记的聚类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同工酶分析是从蛋白质分子水平上来研究生物群体的遗传变异,它是基因的表达产物,因此,环境、发育状态会对它造成影响。结合分子标记可以更深入地进行菜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关键词】:菜豆 种质资源 形态学分析 同工酶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43.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缩略词表11-15
- 1 前言15
- 2 文献综述15-20
- 2.1 种质资源的概念15
- 2.2 菜豆的起源、传播及分类15-16
- 2.2.1 菜豆的起源与传播15-16
- 2.2.2 菜豆的分类16
- 2.3 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与评价16-20
- 2.3.1 菜豆种质资源的形态标记研究概况16-17
- 2.3.2 类植物同工酶研究概况17-19
- 2.3.3 类植物细胞水平的研究概况19-20
- 2.3.4 豆类植物分子标记的研究概20
- 3 目的和意义20-21
- 4 材料与方法21-29
- 4.1 试验材料21-22
- 4.1.1 植物材料21-22
- 4.2 形态学性状调查22-23
- 4.3 同工酶电泳23-28
- 4.3.1 主要仪器23-24
- 4.3.2 主要试剂24-25
- 4.3.3 酶液的提取25
- 4.3.4 制胶25-26
- 4.3.5 制样和上样26-27
- 4.3.6 电泳27
- 4.3.7 剥胶27
- 4.3.8 染色27-28
- 4.3.9 记录结果及数据处理与分析28
- 4.4 数据分析28-29
- 4.4.1 形态学分析28
- 4.4.2 同工酶分析28-29
- 5 结果与分析29-48
- 5.1 菜豆形态学分析29-36
- 5.1.1 菜豆材料植物学性状分析29
- 5.1.2 菜豆材料开花结果特性分析29-34
- 5.1.3 菜豆材料形态学聚类分析34-36
- 5.2 菜豆材料同工酶分析36-43
- 5.2.1 菜豆材料酯酶(EST)同工酶分析36-38
- 5.2.2 菜豆材料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38-40
- 5.2.3 菜豆材料PPO同工酶分析40-42
- 5.2.4 菜豆材料CAT同工酶分析42-43
- 5.3 同工酶聚类分析43-48
- 5.3.1 菜豆材料幼叶同工酶聚类分析43-45
- 5.3.2 菜豆材料花朵同工酶聚类分析45-46
- 5.3.3 菜豆材料成熟叶同工酶聚类分析46-48
- 6 讨论48-51
- 6.1 关于试验操作技巧48
- 6.2 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的选择48
- 6.3 同工酶提取剂的选取48-49
- 6.4 形态学分析49
- 6.5 不同取材部位同工酶分析49-50
- 6.5.1 酯酶同工酶49-50
- 6.5.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50
- 6.5.3 多酚氧化酶同工酶50
- 6.5.4 过氧化氢酶同工酶50
- 6.6 同工酶聚类分析与形态学分析的比较50-51
- 7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8
- 附图(PLATE)58-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海军,刘喜琴,张国志;架菜豆新品种──青龙出海[J];蔬菜;2002年04期
2 温海军,刘喜琴,张凤龙;特长架菜豆——青龙出海[J];上海蔬菜;2003年01期
3 李炳义;秋延迟菜豆栽培要点[J];河北农业科技;2004年07期
4 徐兆生,张合龙,王素;菜豆新品种2504架豆[J];中国蔬菜;2005年04期
5 李毅;介绍两个菜豆品种[J];农村百事通;2005年18期
6 云天;;介绍几个产量高品质好的菜豆品种[J];农村百事通;2006年09期
7 夏秀娴;曹翠文;蔡忆江;丘漫宇;林鉴荣;;早熟、优质、丰产菜豆新品种穗丰3号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8 王玉莉;冯国军;刘大军;叶永亮;王杰;;菜豆硬实种子的处理方法[J];中国蔬菜;2006年12期
9 张选厚;杨美悦;;有机菜豆生产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年03期
10 司玉芹;;优质高产珍稀菜豆品种——矮黄金[J];农村百事通;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孙日飞;;试用距离系数分析方法探讨国外引进菜豆品种的适应地区[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Ⅱ蔬菜)[C];1989年
2 孙海涛;申作干;周彩梅;;无筋软荚蔓生菜豆——‘特嫩号’选育初报[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Ⅱ蔬菜)[C];1989年
3 李长松;朱汉城;;菜豆病毒病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4 马海艳;高丽红;尚庆茂;;缓解菜豆高温伤害的调控措施及机理初探[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宏宇;秦智伟;;菜豆的组织培养、遗传转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蔬菜分子育种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尚庆茂;李佐;;根际水分状况对菜豆蒸腾抗热效果的影响[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7 孙立全;岳彬;;菜豆抗锈性鉴定技术及其在抗病育种上的应用[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8 高丽红;尚庆茂;马海艳;;不同耐热性菜豆品种高温胁迫下膜稳定性及光合特性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尚庆茂;沈征言;;菜豆不同基因型的耐热性差异及其与蒸腾的关系[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10 王全伟;徐香玲;李新玲;闫玉清;张延明;徐淑红;李集临;;菜豆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表达[A];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秋艳邋阎红;大连两菜豆新品种抗病增产显著[N];农资导报;2008年
2 王振学;菜豆常温下如何贮藏[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3 高生荣 王过林;怎样种好秋菜豆[N];陕西科技报;2007年
4 盛堆;春季菜豆地膜覆盖栽培[N];云南科技报;2005年
5 王秋艳邋记者 阎红;多卖钱菜农笑了 少打药市民乐了[N];大连日报;2008年
6 王泽义;如何栽培春菜豆[N];临汾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国军;黑龙江优质菜豆种质资源研究及育种策略[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栾非时;菜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3 陈吉宝;普通菜豆P5CS基因的克隆、功能验证及单核苷酸多态性[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利芳;5~9月份武汉地区大棚菜豆适宜播期与品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付霞;菜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和同工酶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学东;菜豆品种比较试验及药剂处理效应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呼_g;菜豆耐热生理生化特性及外源物质处理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贺天柱;低氮胁迫下菜豆种质资源的氮效率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6 张赤红;普通菜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分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7 聂楚楚;菜豆种质资源及去雄技术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8 张雪;菜豆品种真实性及种子纯度鉴定方法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9 贾世燕;菜豆及其近缘种的数量分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欣月;花器喷雾法接种根癌农杆菌转化矮生菜豆条件的初步探索[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99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89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