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历史 >> 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及对策研究
2015 年 2 月 第 2 期 总第 247 期
思 想 教 育 研 究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变革及对策研究
胡子祥
(西南交通大学
[摘
余 姣
成都 611
756 )
政治学院, 四川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大数据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与传统思想政治
教育载体相比, 大数据载体具有数据化、 海量化、 动态化和复杂化等新特征, 它将给思想政治教 育带来即时性、 针对性和科学性更强等新的机遇,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技术性 、 复杂性和伦理性 等新的挑战。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树立新理念, 建设新队伍, 构建新平台, 建立新规范, 以 适应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关键词]大数据;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变革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707 (2015 ) 2-0074-04 计算和整合, 全面了解教育对象的 技术进行分析、
一、 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 及其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 教育因素, 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 且主客 [1] 体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在信息膨胀、 数据爆炸的今天, 大数据将逐渐成为 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的载体,它不但承载着思想政 治教育的目的 、 任务 、 原则和内容等信息, 而且也 将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重要形式。藉此,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甚至可以进行即 时性、 个性化和追踪式的交流互动, 同步实现主体 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 大数 据将会带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第二次质的变 革。归结起来, 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 ) 数据化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平台,收集教育对象 身份证刷卡记录、 信用卡消费记录、 “一卡通” 刷卡 记录、 监控录像 、 QQ、 人人网、 微博 、 微信以及个人 移动电话的定位信息、 通话信息 、 短信信息 、 3G 网 络流量等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数据化, 运用云计算 74
习惯、 偏好和行为, 实施有针对性的、 个性化 思想、 的思想教育目标 、 方案 、 策略和方法, 进而提高思 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讲, 未 来人类有两种基本存在形式:一是现实的个人, 以 肉身的形态存在; 二是虚拟的个人, 以数据的形态 存在。由于思想的无形性特征, 现实的个人往往难 以捉摸和理解;但是虚拟的个人却高度透明化, 思 想政治教育者就可以便捷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 (二 ) 海量化 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而言,大数据拥 有更加全面的个人信息和数据资料 。大数据载体 依托互联网和各种移动终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者可以广泛收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信息, 包 括各种刷卡记录、移动定位系统信息、现实生活 网、 网页浏览记录、 语言文字信息 、 音频、 视频等所 有信息, 并且在网络的实时监控下, 这信息还随着 个人日常活动不断累积增加, 形成海量数据。据国 际数据公司 (IDC ) 的监测统计, 2011 年全球数据总 量已经达到 1.8ZB (1ZB 等于 1 万亿 GB, 1.8ZB 也就 相当于 18 亿个 1TB 的移动硬盘 ) 。 其数值还在以每 2 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 2020 年全球将总共 拥有 35ZB 的数据量。[2]可以预见, 大数据将是未来
2015 年 2 月 第 2 期 总第 247 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难,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我们应保持理性, 正确地去看待大数据载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 “惹火烧身” 。 机遇和挑战, 合理运用它, 避免 (一 ) 大数据载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即时性更强。由于大数据的动态性, 很多数 据可以以光速进行共享,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不 仅可以迅速、 及时、 便捷地了解到世界各地刚刚发 生了什么,还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教育对象不同 方面的思想信息数据,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 即时性分析处理,掌握教育对象的最新思想动态 及其问题产生的根源。此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与教育对象进行即 时性交流互动, 及时解决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 甚 至可以对其进行后续的实时监控和引导 。这种即 时性思想数据的提取、 分析及其应用, 缩短了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的时空距离,使思想 变化、 思想研究与思想教育几乎可以同步发生, 从 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反应性。 2.针对性更强。从宏观的视角来看, 运用大数 据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移动 终端和物联网终端获取广泛的群体思想信息, 呈 现教育对象的群体思想状况,精细分析群体的思 想动态, 把握群体的思想规律, 从而根据群体的诉 求、意见及其特征来制定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方 案,进而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覆盖面 和系统性。[4]从微观层面来看, 还可以清晰掌握教 心理和行为信息, 知悉教 育对象个体的所有生理、 育对象文化水平,是否有疾病困扰,家庭成员结 构, 有什么样的情感需求, 有什么偏好和喜爱, 以 及去过什么地方 ……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 、 QQ 等平台以及实时监控系统信息了解教育对象的行 为活动。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可以对单个 教育对象的信息总体进行历时性、 整体性和动态性 分析,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提出个性化的思想教 育目标 、 方案与方法, 可以实现因时 、 因地和因材 施教, 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科学性更强。 小数据时代的随机采样以最少 的数据获得最多的信息,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 是, 这只是一条捷径, 是在不可收集和分析全部数 据的情况下的选择, 它本身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 譬如实现采样的随机性就非常困难,一旦采样过
分析了解人类思想行为动态的基本信息资源。 (三 ) 动态化 与传统教育载体相比,大数据具有强大的动 态性优势。在宽带化、 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 社交网 络、 云计算的催生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载体 几乎能达到瞬息万变的状态,当我们用 1 分钟去 看完 1 行文字的时候,新浪已经发送了 2 万条微 博, 苹果已经下载了 4.7 万次应用, 淘宝已经卖出 了 6 万件商品, 人人网发生了 30 万次访问, 百度 [3] 产生了 90 万次搜索查询 。 这些亿万教育对象在 QQ、 微信、 微博上传和下载文字和音频视频信息以 及留下的网页浏览足迹都已形成强大的数据流, 这些数据都不是静止的, 而是动态相联的。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借助数据收集技术和平台, 即时监控教育对象动态,收集教育对象的动态数 据流, 通过云计算进行数据分析, 即时地、 动态地了 解教育对象, 并能预测教育对象可能产生的思想教 育问题, 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和教育工作。 (四 ) 复杂化 相比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数据的采 集、 分析和运用将更为复杂。由于数据规模的急剧 膨胀, 各行各业累积的数据量越来越巨大, 数据类 越来越复杂, 各类信息良莠不齐, 型也越来越多 、 且处在不断地发展、 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若要充分运用大数据载体,从这些繁多动态的数 据流中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有用信息, 的 能 确是一项复杂工程, 尚需突破大数据分析意识、 力和技术等诸多难关。物联网、 云计算以及移动通 信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全面、 深入地去收集 、 存储大数据,但却不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对海量且 纷繁复杂的思想和行为数据进行截取、 管理、 处理 和整合运用。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需要及时 关注 、 跟进 、 掌握并运用大数据采集 、 运算和管理 技术,优化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制机
[3]
制, 使之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 大数据载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 遇和挑战
大数据是一把 “ 双刃剑 ” ,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 地处理和运用这些数据,那它也会给我们带来灾
75
2015 年 2 月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第 2 期 总第 247 期
程中存在任何偏见, 分析结果就可能相去甚远。 但 是在大数据时代,人类第一次可以有条件获得全 完整数据和系统数据, 进行 “样本 = 总体” 面数据、 的数据资料分析。[5]大数据载体越全面, 数据分析 的结果就越准确,这样教育对象问题的揭示就越 客观。[6] 届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获得 教育对象的所有数据, 从而可以更全面、 更科学地 研究分析教育对象,因此所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与方法就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现实 目标、 感就更强, 就更具有说服力。 (二 ) 大数据载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技术性挑战。在大数据时代, 所采集的数据 数量庞大, 且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依托大数据载体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具有思想政 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还应具有收集数 解决问 据, 定量分析, 在繁杂的数据中发现问题 、 题的能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不具 备运用大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一般的专业技术人 员虽然懂得如何收集 、 分析 、 运用数据, 但是他们 往往并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基础,单纯依 靠大数据技术和相关程序进行数据分析,很难找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和 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 大数据进行有效融合, 仍然是一个技术难点。[7] 2.复杂性挑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 仅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良莠不 齐的信息进行 “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 的筛选, 同 时, 更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基础, 通过微信 、 论坛、 微博、 QQ 等数据终端与教育对象进行实时 交流, 对其进行即时性的 、 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 二是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对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 获得信息,因此一些垃圾信息和西方的腐朽价值 理念也有可能影响其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甚 至使其行为放纵,社会责任感缺失,道德观念模 糊。 三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 教育对象通过互联网 和移动终端所掌握的有效信息有时甚至比思想政 治工作者更多, 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会受到挑战, 再加上传统 “满堂灌” 的教育方式, 缺乏针对性, 若 是泛泛而谈, 则很难对教育对象产生吸引力。 3.伦理性挑战。以 “大数据” 作为思想政治教 育载体, 伦理性的挑战则十分严峻, 一方面, 在对 教育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时,教育对象的隐私可
能会受到窥探,一旦出现信息系统缺漏和人为管 理不当, 教育对象隐私信息的泄露, 很有可能给其 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另一方面, 由于大数据的动态 性和相关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自身 能力的不足和素质问题,很有可能迷失在浩瀚的 数据海洋中,对教育对象的身世和敏感经历产生 主观偏见, 不但没找到教育对象的本质问题, 相反 还会对教育对象进行错误指导,影响思想政治教 育的实效性。
三、 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 的对策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逆的趋势, 21 世 [2] 纪是数据钻出石油的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 当通过树立新理念, 建设新队伍, 构建新平台, 建 立新规范,从庞杂的数据集合中找寻有价值的数 据和知识, 通过分析挖掘, 因材施教, 进而提高思 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 ) 树立大数据教育理念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者, 理性地认识和运用大数据。 一是树立敏锐的数 据意识。要学习如何收集、 分析和运用大数据, 将 大数据中的思想信息与教育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适当转变授课方式, 充实课堂内容, 另一方 面也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教育对象进行有 效的即时性互动。 二是与大数据机构进行合作。 对 庞大的数据库进行处理,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者往往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还需要专业人员 的技术支持, 因此只有树立合作意识, 与相关专业 技术部门保持紧密联系,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大数 据。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教育对象已产生 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 更要防范于未然。 因此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有预见性,在海量的数据 分析中发现潜在问题,做好对教育对象的事前引 导和心理疏导。 此外, 教育对象也应该在信息和数 据获取中提高辨别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抵制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 蚀, 利用大数据中的 “正能量” 做好自我教育。 (二 ) 建设大数据人才队伍 若要真正利用好大数据载体的科学价值和社
76
2015 年 2 月 第 2 期 总第 247 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知 天下事,可以与外界畅通无阻地交流;另外一方 面, 大数据急剧膨胀, 其发展的速度超出了现有法 律法规所能监控的范围,因此也产生了许多伦理 性、 法律性问题, 大到国家层面的 “ 棱镜门 ” , 小至 个体的 “ 艳照门 ” 以及被无辜地 “ 人肉搜索 ” 等事 件。因此, 我们亟需完善有关法律制度, 规范大数 据的采集和使用。一是在国家层面, 尽快完善大数 公布 、 传播和使用等法律法规, 使大数据 据收集 、 的运用合理合法有序。二是加强对大数据部门的 监管和防控。有关部门应成立大数据防控应急工 作平台,监督和指导大数据收集和管理机构的工 作, 使其自觉遵守大数据法律法规, 并做好安全保 障工作, 以防个人和国家重要信息的泄露, 尤其要 严厉打击一些违法犯罪信息数据的扩散,从源头 去净化大数据中的消极因素。三是应当对思想政 治教育对象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正确地运 用自己所掌握的数据资源,不对网络中的垃圾信 息以讹传讹; 不因泄私愤而公开他人的隐私, 恶意 中伤他人; 也不恣意制造谣言惑众。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 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7:240. [2] 姜峰.2011 年全球数据总量 1.8ZB, 当 “大数据” 来敲 门[N].人民日报,2012-12-24. [3] T 肯尼斯 · 库克. 大数据好处多 [EB/OL]. http://www. soku.com/search_video/q_ted% E6% BC% 94% E8% AE% B2% 20% E5% A4% A7% E6% 95% B0% E6% 8D% AE? f=1&kb=040200000000000__ted%E6%BC%94%E8%AE% B2%20%E5%A4%A7%E6%95%B0%E6%8D%AE. [4] 胡树祥, 谢玉进.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J]. 思想教育研究,2013, (6). 生活 、 工 [5] [英]维克托.迈尔 —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 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 周涛, 译.杭州: 浙江 人民出版社, 2013: 28-43. [6] 刘辉.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传播化[J].思想理 论教育,2014, (6). [7] 胡纵宇,黄丽亚.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 的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 (13).
会价值, 就必须有一批强有力的专业素质过硬、 懂 技术的人才队伍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 树立大数据思维, 学习大数据技术, 提高自己的信 息素养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 通过数据分析, 了解 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坚持身体力行去引导教育 对象,并用真情实感去激发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让教育对象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吸 收, 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此外, 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者还应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 政治立场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使自己能够在良莠 不齐的大数据海洋中, 仍然保持清新的头脑, 客观 理性地审视国内、 国际事务和教育对象的问题。当 然,我们还应吸收一批精通大数据技术的专业人 员, 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之中, 协助他 还应与大数据公 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 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中间商的 人力资源,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人才队伍。 (三 ) 构建大数据技术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大数据发挥育人作用, 单靠传统的数据收集系统是不够的,而一些专门 的数据收集分析部门和公司虽然拥有大量的数 据, 但因为自身利益, 他们往往不愿意将自己所掌 握的数据与他人分享 。并且不同的数据机构和公 司, 由于利益侧重点不同, 其所掌握的数据尽管很 多,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并非全部有价 值。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除了与数据公司建立 合作伙伴关系外, 还应构建自己的技术平台, 通过 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终端,有针对性地去收集教 育对象的数据, 并开发专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分 析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并进行即时性的防 控、 引导和教育。例如, 针对学生群体, 我们可以从 校园文化环境入手, 将一些 “ 红色信息 ” 和社会主 义核心价观的信息发布在学校网站和论坛上; 也 可以在小区公示栏和电梯里的电子屏幕上,定期 投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还可有利用中午休息时 间, 在学生的 QQ、 微信、 微博的独立版块上以他们 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一些简短但又带有教育性质 的话语或图片, 甚至是视频等。 (四 ) 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 大数据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 方式,一方面让我们体验到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
[责任编辑
李江静]
77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