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观的建构与探析

发布时间:2017-03-16 21:03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观的建构与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社会进步,发展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了全球热点议题。与国际上相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也在逐年加大。通过探究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从萌芽到发展再逐步走向成熟的清晰脉络。我国生态文明观的兴起受到了环境问题、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国内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生态文明观的发展更是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从时间上梳理,可以分阶段切入论述各阶段内我国生态文明观的概念内涵、理论地位、实践意义等方面,以及在各阶段内发展的具体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而总结我国生态文明观形成的必然性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除学术界的生态文明观讨论,我党的生态文明观作为理论总体的一部分也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五位一体”格局,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观的进一步成熟。在生态良好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发展中出现的不足。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仍有许多问题,生态文明观有待于完善。对我国生态文明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也需要进一步探究。如何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进行生态建设,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将成为研究我国生态文明观发展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 改革开放 生态文明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1.1 课题背景10-11
  • 1.1.2 课题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8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8-20
  • 第2章 改革开放——我国生态文明观发展的现实基础20-25
  • 2.1 生态文明观含义及基本内容20
  • 2.2 改革开放下的环境困境与生态文明观的兴起20-22
  • 2.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21
  • 2.2.2 我国工业化路线对生态文明观的影响21-22
  • 2.3 改革开放加速生态文明观的发展22-23
  • 2.4 生态文明观是改革开放思想的一部分并指引其发展方向23-24
  • 2.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促进生态文明观持续发展24-25
  • 第3章 我国生态文明观发展的理论基础25-35
  • 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25-30
  • 3.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过程25-26
  • 3.1.2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26-27
  • 3.1.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实践观点27-28
  • 3.1.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导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8-30
  • 3.1.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国生态文明观发展提供根本指导30
  •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30-33
  • 3.2.1 儒家的生态思想30-31
  • 3.2.2 道家的生态思想31-32
  • 3.2.3 佛家的生态思想32-33
  • 3.3 国外生态思想的影响33-35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观的建构历史进程35-52
  • 4.1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生态文明研究的文献数据分析35
  • 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观发展阶段划分及内容分析35-36
  • 4.3 1979——1985年生态文明观的引入和萌芽阶段36-38
  • 4.3.1 环境保护政策开始纳入法律体系36-37
  • 4.3.2 发展生态农业、林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37-38
  • 4.3.3 引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其它国外生态思想38
  • 4.3.4 生态文明观发展的萌芽期特点38
  • 4.4 1986——2000年生态文明观的初步确立阶段38-43
  • 4.4.1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39
  • 4.4.2 生态文明内涵等相关概念的前期研究39-40
  • 4.4.3 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40-41
  • 4.4.4 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下的发展战略41-42
  • 4.4.5 生态文明观发展的初步成果42-43
  • 4.5 2001——2006生态文明观的迅速发展阶段43-47
  • 4.5.1 深入研究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范围界定等相关概念43-44
  • 4.5.2 可持续发展观研究进一步深入44
  • 4.5.3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重要成果44-45
  • 4.5.4 生态文明观指导建立小康社会、和谐社会45-47
  • 4.5.5 生态文明观全面发展期特点47
  • 4.6 2007——至今生态文明观发展的稳步成熟阶段47-52
  • 4.6.1 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国家发展总体格局48-49
  • 4.6.2 建设“美丽中国”理论49-50
  • 4.6.3 “中国梦”与生态文明观之间的通融性50
  • 4.6.4 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50-51
  • 4.6.5 生态文明观发展成熟阶段特点51-52
  • 第5章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观的建构趋向探析52-66
  • 5.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体系52-53
  • 5.2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的生态文明观新论断53-54
  • 5.2.1 “生态兴则文明兴”——深刻阐述生态文明建设意义53-54
  • 5.2.2 “守住绿水青山”——以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力发展54
  • 5.3 生态文明建设代表性新创举54-57
  • 5.3.1 发挥新思路着重解决当下三方面环境问题54-55
  • 5.3.2 从依法治国理念到生态文明建设55-56
  • 5.3.3 坚持绿色发展,完成“十三五”规划生态要求56-57
  • 5.4 从理论层面看生态文明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57-60
  • 5.4.1 理论过于宽泛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7-58
  • 5.4.2 革新生态文明观的研究方式58
  • 5.4.3 着力扩展生态文明观的研究角度58-59
  • 5.4.4 提升生态文明观在国家政策中的指导地位59
  • 5.4.5 加强生态文明观与中国梦体系的互动性和通融性59-60
  • 5.5 从实践层面看生态文明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60-66
  • 5.5.1 以生态文明观发展带动国家发展模式转变60
  • 5.5.2 大力提高全民生态意识60-61
  • 5.5.3 严格完善监管力度和法律保障体系61-62
  • 5.5.4 以生态文明观指导具体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事业62-63
  • 5.5.5 构建“五位一体”格局促进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63-66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生霞;和谐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J];协商论坛;2005年05期

2 孔云峰;;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重庆行政;2005年04期

3 钟波;;抓好连队生态文明建设[J];兵团建设;2006年08期

4 林雁鸣;;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J];当代贵州;2006年18期

5 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理论参考;2006年12期

6 潘岳;;生态文明的前夜[J];w,

本文编号:252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2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