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1 08:37
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精深而博大,“厚德”思想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不仅蕴藏着很深的哲理性,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早在先秦时期,厚德思想就已经在社会的推动和时代的召唤下萌生并兴起。而后又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兴盛,主张以德治国。在后世诸多文人学者的研究和促进下,以及统治阶级的垂青下,厚德思想得到不断发展和渐趋成熟。指引人们在用德行来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对自身内心修养的修炼。现如今,中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道德观念的进步需要进一步的凝练和提升,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厚德”观念,并与现如今的道德范式进行对比,对于当下当代人的思想深入和素质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是通过对道德与厚德的概念梳理,提炼出道德与厚德关系,在中国人笔下,道德则被意识为在人的载体下进行展示,是人们拿善恶作为标准,进行评判,而‘厚德’更加侧重于心性修养层面的阐释。关于“厚德”思想,进行多方面维度的思考和阐释,一方面对于厚德思想进行原有思想的继承,另一方面对厚德思想结合当下新时代的思想的内涵赋予。通过对道德的解释,综合儒家、道家、佛家和当代角度进行解释理解,进而转化为厚德思想的延伸。相较...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市场经济冲击下人们道德的迷失需“厚德”思想滋润
2.党的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加大了对道德思想的构建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基本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道德与厚德的概念梳理
(一)道德
1.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概念
2.佛家思想中的道德
3.道家思想中的道德
4.道德的现代概念
(二)厚德
1.厚德的提出
2.中国古代厚德思想的主要观点
3.“厚德”的本真意蕴
二、厚德的主要内容
(一)厚德的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信”
1.“仁”
2.“义”
3.“礼”
4.“智”
5.“信”
(二)厚德的基本内容——社会民众推崇的厚德
1.忠德
2.孝德
3.俭德
4.贞德
5.礼德
(三)修养为政层面的厚德
1.宽厚豁达与世无争
2.廉洁自敛敬德保民
3.谦让包容天下为公
4.改制革新维护集权
5.厚德载物义利出发
三、“厚德”的历史作用
(一)德治
1.孔子“德治”思想的社会治理功能
2.孟子学说的“德治——德育”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德治功能
4.“内圣外王”之王道
(二)社会教化
1.“厚德载物”
2.“化民成俗”
3.“修身养性”
4.“潜移默化”
(三)道德规范与引领
1.躬行践履的道德标准
2.社会典型道德形象的引领
3.道德风气的传播功能
4.对道德行为的制约功能
(四)社会关系的协调
1.平衡各种社会关系
2.促进人们彼此包容
3.规劝大众积极向善
4.对不良社会风气的鞭挞
(五)修身养性
1.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
2.自我心态的调整与健全
四、厚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厚德”思想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
(二)“厚德”思想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精神
(三)“厚德”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四)“厚德”思想有助于丰富现代德育的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374582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市场经济冲击下人们道德的迷失需“厚德”思想滋润
2.党的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加大了对道德思想的构建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基本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道德与厚德的概念梳理
(一)道德
1.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概念
2.佛家思想中的道德
3.道家思想中的道德
4.道德的现代概念
(二)厚德
1.厚德的提出
2.中国古代厚德思想的主要观点
3.“厚德”的本真意蕴
二、厚德的主要内容
(一)厚德的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信”
1.“仁”
2.“义”
3.“礼”
4.“智”
5.“信”
(二)厚德的基本内容——社会民众推崇的厚德
1.忠德
2.孝德
3.俭德
4.贞德
5.礼德
(三)修养为政层面的厚德
1.宽厚豁达与世无争
2.廉洁自敛敬德保民
3.谦让包容天下为公
4.改制革新维护集权
5.厚德载物义利出发
三、“厚德”的历史作用
(一)德治
1.孔子“德治”思想的社会治理功能
2.孟子学说的“德治——德育”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德治功能
4.“内圣外王”之王道
(二)社会教化
1.“厚德载物”
2.“化民成俗”
3.“修身养性”
4.“潜移默化”
(三)道德规范与引领
1.躬行践履的道德标准
2.社会典型道德形象的引领
3.道德风气的传播功能
4.对道德行为的制约功能
(四)社会关系的协调
1.平衡各种社会关系
2.促进人们彼此包容
3.规劝大众积极向善
4.对不良社会风气的鞭挞
(五)修身养性
1.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
2.自我心态的调整与健全
四、厚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厚德”思想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
(二)“厚德”思想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精神
(三)“厚德”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四)“厚德”思想有助于丰富现代德育的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374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37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