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审判模式的优化
发布时间:2021-09-06 18:18
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需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在价值纬度上,生态文明建设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模式仍然沿袭传统的诉讼理论、审判程序、执行规则,在司法理念、审判组织、审判权配置、运行机制等方面,与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相悖,影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效果,制约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因此,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诉讼理念、审判组织、审判监督、专门程序设计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完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
【文章来源】:科技与法律.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生态文明建设和知识产权审判模式价值趋向具有内在一致性
(一)生态文明理论是知识产权审判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
(二)优良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二、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审判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冲突
(一)知识产权审判理念滞后
(二)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模式之下,民事、行政、刑事审判权配置上的困境
(三)知识产权审判合议制流于形式
(四)庭审程序不完善
(五)缺乏系统的民事行政诉讼电子证据规则
(六)知识产权审判权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
三、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模式的思考
(一)以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知识产权审判模式的改革
(二)增设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和专业审判庭
(三)加强知识产权审判监督
(四)完善知识产权审判程序
(五)制定统一的民事行政诉讼电子证据规则
(六)改革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运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审合一:对知识产权审判方式的探索[J]. 陶凯元. 人民司法. 2006(12)
[2]将知识产权视为人权:与第15条第1款第3项有关的义务[J]. 奥德丽·R·查普曼,刘跃伟. 版权公报. 2001 (03)
本文编号:3387945
【文章来源】:科技与法律.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生态文明建设和知识产权审判模式价值趋向具有内在一致性
(一)生态文明理论是知识产权审判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
(二)优良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二、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审判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冲突
(一)知识产权审判理念滞后
(二)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模式之下,民事、行政、刑事审判权配置上的困境
(三)知识产权审判合议制流于形式
(四)庭审程序不完善
(五)缺乏系统的民事行政诉讼电子证据规则
(六)知识产权审判权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
三、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模式的思考
(一)以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知识产权审判模式的改革
(二)增设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和专业审判庭
(三)加强知识产权审判监督
(四)完善知识产权审判程序
(五)制定统一的民事行政诉讼电子证据规则
(六)改革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运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审合一:对知识产权审判方式的探索[J]. 陶凯元. 人民司法. 2006(12)
[2]将知识产权视为人权:与第15条第1款第3项有关的义务[J]. 奥德丽·R·查普曼,刘跃伟. 版权公报. 2001 (03)
本文编号:3387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38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