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6 20:14
电影并不是一种自发出现的事物,而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自觉创造的文化样态。它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具有传播和塑造价值观的功能,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博弈中重要的工具与手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对中国采取的意识形态输出中把电影摆在了很突出的位置,设想通过好莱坞电影为主的西方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实行意识形态渗透、价值观输出,妄想进行“和平演变”、精神殖民等,进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本文以意识形态安全为轴,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围绕着“何为电影意识形态输出,西方电影如何输出意识形态、中国如何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当前中国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中国该如何更好应对”等问题为主线,系统全面展开中国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应对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依据、价值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进行梳理阐述。第二章论述了电影作为一种典型的现代文化样态并非“价值中立”,具有商业、艺术、文化、媒介等多元属性;并从西方电影的叙事内容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西方电影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三章分析了西方国家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资本逻辑、历...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4 核心概念
1.4.1 西方电影
1.4.2 意识形态
1.4.3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
2 西方电影的意识形态属性
2.1 电影的多元属性
2.1.1 电影具有商业属性
2.1.2 电影具有艺术属性
2.1.3 电影具有文化属性
2.1.4 电影具有媒介属性
2.2 西方电影叙事的意识形态属性
2.2.1 西方电影叙事内嵌个人主义
2.2.2 西方电影叙事宣扬自由主义
2.2.3 西方电影叙事传播“普世价值”
2.2.4 西方电影叙事崇尚消费主义
2.3 西方电影传播的意识形态属性
2.3.1 资本与权力的合谋:西方电影传播的根本动力
2.3.2 大众文化的渗透:西方电影传播的重要载体
2.3.3 IP的再开发:西方电影传播的衍生符号
3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内在逻辑
3.1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资本逻辑
3.1.1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资本前提
3.1.2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利益诉求
3.2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历史逻辑
3.2.1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历史必然性
3.2.2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历史规律性
3.3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现实逻辑
3.3.1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霸权本质
3.3.2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策略调整
4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历史考察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激浊扬清中凝聚革命力量
4.1.1 传播科学文化与革命思想
4.1.2 开展西方电影批判运动
4.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破旧立新中重塑思想生态
4.2.1 开展电影清除运动和进行思想改造
4.2.2 完善对外商贸政策和调整国内电影事业产业大方向
4.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改革发展中强基固本
4.3.1 坚持中国电影的社会主义方向
4.3.2 深化中国电影产业改革
4.3.3 推动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
4.3.4 防范西方电影“精神污染”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守正创新中防范意识形态风险
4.4.1 加强电影产业的意识形态治理
4.4.2 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向纵深发展
4.4.3 深化中国电影的海外合作与推广
5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机遇与挑战
5.1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机遇
5.1.1 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5.1.2 意识形态治理成效明显
5.1.3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同发展
5.1.4 国产电影稳健前行
5.2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挑战
5.2.1 西方电影愈加注重营销策略
5.2.2 中国电影市场“逆差”效应明显
6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原则与路径
6.1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基本原则
6.1.1 坚持党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领导地位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电影产业的理论指导
6.1.3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电影产业的战略指导
6.1.4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电影产业的价值引领
6.2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现实路径
6.2.1 夯实基础: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软实力
6.2.2 完善制度:构建应对西方意识形态输出的体制机制
6.2.3 国民教育:提升电影受众的意识形态素养
6.2.4 价值自觉:坚持人民中心的电影创作导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44430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4 核心概念
1.4.1 西方电影
1.4.2 意识形态
1.4.3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
2 西方电影的意识形态属性
2.1 电影的多元属性
2.1.1 电影具有商业属性
2.1.2 电影具有艺术属性
2.1.3 电影具有文化属性
2.1.4 电影具有媒介属性
2.2 西方电影叙事的意识形态属性
2.2.1 西方电影叙事内嵌个人主义
2.2.2 西方电影叙事宣扬自由主义
2.2.3 西方电影叙事传播“普世价值”
2.2.4 西方电影叙事崇尚消费主义
2.3 西方电影传播的意识形态属性
2.3.1 资本与权力的合谋:西方电影传播的根本动力
2.3.2 大众文化的渗透:西方电影传播的重要载体
2.3.3 IP的再开发:西方电影传播的衍生符号
3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内在逻辑
3.1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资本逻辑
3.1.1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资本前提
3.1.2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利益诉求
3.2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历史逻辑
3.2.1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历史必然性
3.2.2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历史规律性
3.3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现实逻辑
3.3.1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霸权本质
3.3.2 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策略调整
4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历史考察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激浊扬清中凝聚革命力量
4.1.1 传播科学文化与革命思想
4.1.2 开展西方电影批判运动
4.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破旧立新中重塑思想生态
4.2.1 开展电影清除运动和进行思想改造
4.2.2 完善对外商贸政策和调整国内电影事业产业大方向
4.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改革发展中强基固本
4.3.1 坚持中国电影的社会主义方向
4.3.2 深化中国电影产业改革
4.3.3 推动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
4.3.4 防范西方电影“精神污染”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守正创新中防范意识形态风险
4.4.1 加强电影产业的意识形态治理
4.4.2 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向纵深发展
4.4.3 深化中国电影的海外合作与推广
5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机遇与挑战
5.1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机遇
5.1.1 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5.1.2 意识形态治理成效明显
5.1.3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同发展
5.1.4 国产电影稳健前行
5.2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挑战
5.2.1 西方电影愈加注重营销策略
5.2.2 中国电影市场“逆差”效应明显
6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原则与路径
6.1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基本原则
6.1.1 坚持党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领导地位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电影产业的理论指导
6.1.3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电影产业的战略指导
6.1.4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电影产业的价值引领
6.2 中国应对西方电影意识形态输出的现实路径
6.2.1 夯实基础: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软实力
6.2.2 完善制度:构建应对西方意识形态输出的体制机制
6.2.3 国民教育:提升电影受众的意识形态素养
6.2.4 价值自觉:坚持人民中心的电影创作导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44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74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