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新时代公民道德素质提升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7 02:41
  道德素质是公民作为道德行为主体所具有的从事活动的基本条件或能力,也是道德个体在长期的社会道德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道德素养和品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旧有的道德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历史条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对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自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角度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家风,全民性文明创建活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上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问题仍然存在。客观上需要在新时代继续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营造一个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的道德支撑,最终提高我国的软实力与综合国力。但当前学界对于新时代这一特定语境下我国公民道德素质发展状况与提升路径的研究略显不足。因此,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理论联系实际(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在评述...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重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重点与创新点
    1.4 概念厘定
        1.4.1 公民道德素质的科学内涵
        1.4.2 公民道德素质的界定与辨析
2 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和列宁关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观点
        2.1.1 马克思关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观点
        2.1.2 列宁关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观点
    2.2 建国以来历届领导人关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思想
        2.2.1 毛泽东关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思想
        2.2.2 邓小平关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思想
        2.2.3 江泽民关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思想
        2.2.4 胡锦涛关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思想
        2.2.5 习近平关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思想
3 现状评述
    3.1 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
        3.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3.1.2 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
        3.1.3 公益事业发展推动友爱互助风气
    3.2 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3.2.1 道德失范
        3.2.2 信念缺失
        3.2.3 价值混乱
        3.2.4 诚信缺位
4 成因剖析
    4.1 市场经济的冲击
    4.2 国际多元文化的影响
    4.3 工具理性的盛行
    4.4 家庭教育的缺失
    4.5 学校德育的不足
    4.6 基层组织教化作用减弱
    4.7 媒体责任感缺失
    4.8 生存压力的增加
5 价值探究
    5.1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理论价值
        5.1.1 对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提供当代补充
        5.1.2 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提供参考
    5.2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实践价值
        5.2.1 遏制道德失范问题营造和谐清明社会风气
        5.2.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助力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5.2.3 树立文明大国形象提高软实力与综合国力
        5.2.4 增强我国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6 实现路径
    6.1 域外之鉴
        6.1.1 欧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塑造公民诚信品德的经验
        6.1.2 日韩重视学生道德教育并培养品格健全公民的经验
    6.2 路径设计
        6.2.1 理论武装
        6.2.2 物质保障
        6.2.3 文化熏陶
        6.2.4 示范引领
        6.2.5 实践养成
        6.2.6 教育引导
        6.2.7 制度规范
        6.2.8 社会劝化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72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772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2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