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6 18:09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重新兴起,,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当代中国正处在实现现代化、“和平崛起”,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化,中国国家经济实力日渐增长,增强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有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持有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寻求与中国的对话与合作,一方面排斥中国参与国际资源的重新分配。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对中国国情以及当前世情的一种回应。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另一方面,极端的民族主义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主流是健康的,但是有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存在。中国民族主义的主流表现形态,对中国的现代化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阻碍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破坏中国的国家形象,是中国和平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负面因素。 非理性因素的表现主要集中于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表现出来。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范围更广、影响深度更大。因此非理性因素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的目光。非理性因素主要表现为言论和行为的情绪化、激进化。非理性因素主要是由中国的历史原因、当代中国人的浮躁心理、中国的教育问题以及外部压力的多重因素造成的。中国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如若放任发展,将有可能导致极端民族主义,造成中国社会建设的更大损失。因此,我们对理性民族主义的诉求极为迫切。 本篇论文梳理了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中国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的表现形态,揭示了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实现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负面影响,得出理性民族主义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结论,并提出构建理性民族主义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当代中国 民族主义 非理性因素 理性民族主义 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一)问题的提出8
- (二)基本假设8-9
- (三)应用理论9
- (四)研究方法9
- (五)拟得出结论9-10
- 一、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10-21
- (一)民族主义的含义10-11
- (二)中国民族主义历史发展与当代兴起11-13
- 1. 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12
- 2.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12-13
- (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13-15
- 1. 对 80 年代西化思潮的反思14
- 2. 对 90 年代西方对华政策的回应14
- 3. 对全球化的应对14-15
- 4. 对政府合法性危机的挽救15
- (四)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15-21
- 1. 基本诉求15-17
- 2. 诉求主体17-21
- 二、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分析21-32
- (一)非理性因素的主要表现21-23
- 1. 情绪化21-22
- 2. 激进化22-23
- (二)非理性因素形成的原因23-26
- 1. 历史原因23-24
- 2. 浮躁心理24-25
- 3. 教育偏颇25
- 4. 外部压力25-26
- (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26-29
- 1. 对民族经济的盲目自大27
- 2. 对外国文化的过分排斥27-28
- 3. 对中国和平崛起制造负面影响28-29
- (四)对非理性因素的评价29-32
- 1. 非理性因素的发展趋势29-30
- 2. 非理性因素的隐患30-32
- 三、理性民族主义诉求32-39
- (一)理性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现状32-33
- (二)理性民族主义的特征33-36
- 1. 包容性33-34
- 2. 和平性34-35
- 3. 平等性35-36
- (三)构建理性民族主义的途径36-39
- 1. 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36-37
- 2. 外交上的独立自主37-38
- 3. 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友忠;;法国新闻言论自由——基于巴黎奥运火炬传递报道事件的案例分析[J];法国研究;2009年03期
2 徐坚;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抉择[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2期
3 唐建兵;;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成因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金云;;构建理性民族主义推动中国和平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朱蕾;;当代爱国主义对民族主义的精神诉求[J];考试周刊;2009年35期
6 沈立萍;;境外媒体奥运火炬传递负面报道之理性审视——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J];历史研究;1995年05期
8 金玲;;新中国60年民族政策探索——《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6期
9 李宏图;民族与民族主义概论[J];欧洲;1994年01期
10 萧功秦;;民族主义的“去激进化”趋势[J];人民论坛;201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9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