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3 09:01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逐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变为决定,市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必然呼喊着主体性的张扬。而主体性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运用自身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一种特性,在今天前所未有地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更是一改过去单纯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单子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始关注受教育者主体的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形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交往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单主体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体现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调动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然趋势。 本文分为绪论及三部分正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正文第一章在借鉴哲学中关于主体及主体性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概括了什么是主体以及什么是主体性;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同时还探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生成依据,包括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两个方面,以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现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已取得可见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不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受教育者主体性不足由多种原因促成,因此,本章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产生不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下文阐述增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对策做铺垫。第三章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不足的成因,分别从受教育者自身、教育者、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内容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提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对策,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提升,并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受教育者 主体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 0.1.1 选题目的9
  • 0.1.2 选题意义9-10
  • 0.2 研究现状10-14
  • 0.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0.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0.3 研究方法14-15
  • 0.3.1 文献研究法14
  • 0.3.2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14
  • 0.3.3 系统研究法14-15
  • 0.4 创新点15-16
  • 1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相关概念阐释16-24
  • 1.1 主体及主体性16-18
  • 1.1.1 主体的内涵16-17
  • 1.1.2 主体性内涵及表现17-18
  • 1.2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18-21
  • 1.2.1 在主客体关系演变中确证受教育者的主体性18-19
  • 1.2.2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内涵19-20
  • 1.2.3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表现20-21
  • 1.3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理论基础21-22
  • 1.3.1 马克思主义内外因关系理论21
  • 1.3.2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规律21-22
  • 1.4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现实诉求22-24
  • 1.4.1 网络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召唤22-23
  • 1.4.2 社会发展对主体性的张扬23-24
  • 2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现状及成因24-30
  • 2.1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现状24-26
  • 2.1.1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有所显现24-25
  • 2.1.2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尚显不足25-26
  • 2.2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缺失的成因26-30
  • 2.2.1 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存在偏差26
  • 2.2.2 教育者对其重视不够26-27
  • 2.2.3 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性27-28
  • 2.2.4 教育内容存在“悬空”性28-30
  • 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对策30-41
  • 3.1 受教育者彰显自身主体性30-32
  • 3.1.1 体现受教育者自主选择性30-31
  • 3.1.2 增强受教育者能动性31
  • 3.1.3 凸显受教育者创造性31-32
  • 3.2 发挥教育者的培养作用32-35
  • 3.2.1 教育者的引导作用32-33
  • 3.2.2 教育者的设计和组织作用33-34
  • 3.2.3 教育者的创设环境作用34-35
  • 3.3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35-38
  • 3.3.1 加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35-36
  • 3.3.2 引入“席明纳”教学模式36-37
  • 3.3.3 借鉴关怀德育模式37-38
  • 3.4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育38-41
  • 3.4.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人本化39-40
  • 3.4.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40-41
  • 结束语41-42
  • 参考文献42-46
  • 致谢46-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百成;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赵晓晖;;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嬗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13期

3 李鹏飞;;再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4 严振书;房杰;;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表现形式和增强路径——对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点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年20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念军;教育应重体验[N];光明日报;2004年

2 李建军;班级管理是一种服务[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宾培英;受教育者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剧东宇;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7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17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