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现状整体还是较为乐观的,政府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政府职能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政府政治道德建设问题在学术理论界和政府行政实践中经常被忽视,相对而言,人们更多的还是关注政府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以及行政责任,更有甚者将政府责任简单地等同于依法行政,对政府的政治道德责任的关注和研究十分匮乏,这种现象对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产生了很大的阻力。作为公共行政主体的政府和行政人员代表着国家道德形象、是公共政治的责任主体,其履行责任的状况和行政的自觉程度都会对整个国家国政治社会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现状入手,通过对部分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存在的执法不公、权力寻租、诚信缺失、渎职失责、平庸无为、追责缺位等问题的剖析,总结出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失范主要是由政治道德自主性缺失和规范制度缺位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由于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相互冲突、政治道德责任教育落后和传统行政观念的负面影响等现象,造成行政主体的德性缺失;另一方面法制建设落后、监督制约乏力、赏罚不公和社会转型带来的问题又导致了政府政治道德缺少外在约束。本文认为政治道德责任的实现可以从行政主体自主性的培养和道德行政环境的培育责任规范保障制度化建设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因为公共行政的主体是现实中的人,并在政治道德责任的指引下做出负责任的行政行为,因此必须加强行政主体的道德自主性培养。另一方面,要从完善机制着手,加快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完善监督、问责、赏罚机制,为政府政治道德责任的实现提供外部保障。通过上述多方面的努力,会有效改善当前政治道德失范的种种现象,只有保证行政主体从根本上做到负责任的行政,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才会有效的实现。
【关键词】:政治道德 现状 根源分析 实现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D648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导论10-19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相关文献研究11-14
- (一)国外文献研究11-12
- (二)国内文献研究12-14
- 三、研究意义14-17
- (一)理论价值14
- (二)现实意义14-17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17-19
- (一)研究内容17
- (二)研究方法17-19
- 第一章 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19-24
- 一、人性假设理论19-21
- (一)人性假设构想19-20
- (二)人性假设与政治道德构建的关系20-21
- 二、责任理论21-22
- 三、角色理论22-24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现状24-30
- 一、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24-26
- (一)建国以来“为民”指导思想的传承和发展24-25
- (二)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完善25-26
- 二、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26-30
- (一)常有行政主体执法不公现象发生26-27
- (二)个别行政主体权力寻租现象突出27
- (三)诚信缺失降低政府公信力27-28
- (四)渎职失责现象较为严重28
- (五)部分行政人员平庸无为28
- (六)行政主体行为失范追责缺位28-30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30-35
- 一、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责任自主性缺失30-32
- (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念间的冲突30
- (二)政治道德责任教育落后30-31
- (三)传统行政道德观念的负面影响31-32
- 二、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制度化缺位32-35
- (一)地方政府政治道德法制建设滞后32-33
- (二)社会监督和制约乏力33
- (三)政治道德责任赏罚不公33-34
- (四)社会转型带来的政治道德失范34-35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的对策分析35-43
- 一、我国地方政府行政主体道德自主性培育35-37
- (一)重视行政主体的德性培养35-36
- (二)加强地方政府行政主体的政治道德责任意识36
- (三)端正地方政府行政主体对公共权力的认识36-37
- (四)营造良好的政治道德建设氛围37
- 二、我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责任规范保障制度化建设37-43
- (一)加快政治道德责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38-39
- (二)完善政治道德责任实现的监督机制39-40
- (三)建立有效的政治道德责任问责机制40-41
- (四)建立有效的政治道德责任赏罚机制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后记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楚平,王泽伟;政治道德及传统政治道德的创造性转化[J];理论探索;2004年05期
2 刘汶;;政治道德机制:政治道德实现的坚实保障[J];唯实;2006年07期
3 魏新文;;从人的存在及完善看政治道德的本质[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2期
4 周保松;;政治道德之必要[J];南风窗;2012年01期
5 周保松;;政治道德之必要[J];领导文萃;2012年06期
6 杨云;论政治道德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J];理论探讨;1990年06期
7 苏伟;谈谈政治道德对廉政的作用[J];理论与改革;1998年03期
8 杨松;略论政治道德的价值及其建设[J];现代哲学;1999年01期
9 庞本康;浅谈我国政治道德建设[J];党的生活;2003年12期
10 虞崇胜;政治道德具有优先性[J];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杰福;;加强政治道德建设 夯实党群关系基础——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茂林;培养高尚的政治道德[N];解放军报;2001年
2 张金岭;追问的不仅仅是政治道德[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曲光华 中原工学院政法系;政治合法性离不开道德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谢克;岛内呼唤“政治道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坚持政治道德刺激物质刺激相结合 贯彻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曹 林;“任期崇拜”与科学规制[N];中国商报;2004年
7 云南省中华传统首先研究会;传统政治道德对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启示[N];云南日报;2005年
8 ;台湾地区的政治道德赤字[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宋德福;提升自身修养[N];人民日报;2006年
10 媒体人士 朱永祥;为想听真话的官员们支招[N];东方早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向峰;现代政治道德的内在理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上;当代中国政治道德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倩;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春雷;当前我国政治道德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4 李利平;政治道德的学理分析及其建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黄劲松;社会转型期我国政治道德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晓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道德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马小燕;新时期我国政治道德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8 张剑平;柳宗元的政治道德观及其在当代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现实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杜刚;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政治道德建设[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小娟;卢梭政治道德思想评析[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1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