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公民契约意识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15:15
本文关键词:现阶段我国公民契约意识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契约的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契约的内涵越发丰富,涵盖了法律意识、自律意识、诚信意识、独立意识、理性、非暴力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加强公民契约意识的培养也必将会为稳定社会发展,调和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维护公民利益带来新的解决途径。培养公民的契约意识在当今社会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一方面,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公民契约意识的培养带来了有利经济基础和便利的条件,能够让公民的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进行契约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为公民契约意识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根深蒂固,现阶段我国一些法律、体制不健全等等。要想从根本上培养公民的契约意识,必须要将各项法律、政策落实到实处,这也是在公民契约意识培养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重在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理论结合实际去更好的培养公民契约意识,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措施,让契约、契约意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本文将从四个章节分别有争对性的对其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研究思路及方法等;第二部分从概念出发,论述了契约及契约意识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内涵,并从理论上对契约意识存在的意义进行分析、论证;第三部分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大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公民契约意识淡薄的表现及产生该现象深刻的历史根源及现实原因;最后一部分根据我国具体的国情,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的培养公民契约意识,使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同时,也为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保证。
【关键词】:契约意识 权利义务 民主法治 公民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 研究目标和思路12-13
- 1.2.1 研究目标12
- 1.2.2 研究思路12-13
- 1.3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13-14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契约与契约意识概述14-22
- 2.1 契约的内涵及其特征14-17
- 2.1.1 契约的内涵14-16
- 2.1.2 契约的特点16-17
- 2.2 契约意识的界定及主要内容17-19
- 2.2.1 契约意识的界定17-18
- 2.2.2 契约意识的主要内容18-19
- 2.3 培养公民契约意识的意义19-22
- 2.3.1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20
- 2.3.2 有利于监督国家行为和保障公民个人权益20-21
- 2.3.3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21
- 2.3.4 有利于促进公共生活的良性运行21-22
- 第三章 现阶段我国公民契约意识的现状及成因22-32
- 3.1 现阶段我国公民契约意识的现状22-28
- 3.1.1 经济生活中契约意识淡薄22-24
- 3.1.2 政治生活中契约意识淡薄24-26
- 3.1.3 社会生活中契约意识淡薄26-28
- 3.2 现阶段我国公民契约意识淡薄的原因28-32
- 3.2.1 传统文化思想根深蒂固28-29
-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还不完善29
- 3.2.3 政治生活中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彻底29-30
- 3.2.4 社会生活中人们独立意识不够30-31
- 3.2.5 公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31-32
- 第四章 现阶段我国公民契约意识的培养对策32-43
- 4.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2-35
- 4.1.1 积极营造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32-33
- 4.1.2 保护公民私有财产33-34
- 4.1.3 持续深入对外开放34-35
- 4.2 确立政府信用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5-38
- 4.2.1 规范政府行为35-36
- 4.2.2 健全相关政治制度36-37
- 4.2.3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7-38
- 4.3 全方位开展公民契约意识的宣传和教育38-43
- 4.3.1 注重学校教育中的公民契约意识培养39
- 4.3.2 在社会生活中加强契约意识宣传和教育39-41
- 4.3.3 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正确导向作用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作者和导师简介47-48
- 附件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宋小磊;;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理性观及其批判[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4 蒋先福;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化及社会条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5 陈穗娟;;和谐视域下的契约文化探析[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王新喜;;制度与人性——关于制度的哲学分析[J];江汉论坛;2006年12期
7 邱本;契约总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4期
8 史敏;;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2012年01期
9 张弘;刘佳;;行政法契约意义解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潘毅;卢晖临;;谁更需要包工头[J];南风窗;2009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晓江;科技传播视角下中国互联网知识问答平台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现阶段我国公民契约意识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2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