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孟子劝谏艺术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11:01

  本文关键词:孟子劝谏艺术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当今时代,如何说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效果,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说服文化资源,孟子劝谏艺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孟子一生中曾经多次劝谏君主,其劝谏的策略和艺术对于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水平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劝谏作为下对上的一种特殊说服,在孟子那里主要以君主(特别是梁惠王和齐宣王)为对象。孟子劝谏君主的内容是其一贯主张的“仁政”、民贵君轻和与民同乐的思想,目的是通过发扬君主的“不忍人之心”实现其“平治天下”的理想。孟子在劝谏君主的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策略和艺术,包括善于把握劝谏对象的特点、与劝谏对象产生共鸣、充分运用语言的逻辑力量、善于把握劝谏的时机和分寸、灵活运用多种劝谏方法等。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虽然孟子劝谏在说服目的、说服内容和说服对象上与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其重视研究劝谏对象、善于转换劝谏内容和灵活运用多种劝谏方法的策略和艺术对于深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研究有重要价值。借鉴孟子劝谏艺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效果应着眼于四个方面:一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说服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对象的主体地位;三是善于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四是综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策略与艺术。
【关键词】:孟子 劝谏 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 说服 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B222.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绪论8-20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8-11
  • 一、选题的背景8-9
  • 二、选题的意义9-11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1-17
  • 一、孟子劝谏的研究现状11-12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理论的研究现状12-17
  •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17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7-20
  • 一、研究内容17-18
  • 二、研究方法18-20
  • 第一章 孟子的劝谏过程与劝谏艺术20-34
  • 第一节 孟子及其劝谏对象20-24
  • 一、孟子20-22
  • 二、孟子的劝谏对象22-24
  • 第二节 孟子的劝谏主题与内容24-27
  • 一、仁政主张25-26
  • 二、民贵君轻26-27
  • 三、与民同乐27
  • 第三节 孟子的劝谏策略与技巧27-34
  • 一、把握劝谏对象的特征28
  • 二、把握劝谏对象的心理28-29
  • 三、与劝谏对象产生共鸣29
  • 四、运用语言的逻辑力量29-30
  • 五、把握分寸,无过不及30-31
  • 六、灵活运用多种劝谏方式和方法31-34
  • 第二章 孟子劝谏的思想政治教育解读34-45
  • 第一节 特殊而成功的说服——孟子劝谏的现代诠释34-36
  • 一、劝谏是一种特殊的说服34-35
  • 二、孟子劝谏是成功的说服35-36
  • 第二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的理论与方法36-40
  • 一、说服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37
  •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37-38
  •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方法及其运用38-40
  • 第三节 孟子劝谏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的异同40-43
  • 一、孟子劝谏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的差异性40-43
  • 二、孟子劝谏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的相通性43
  • 第四节 孟子劝谏艺术对深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理论的价值和意义43-45
  •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主体的吸引力44
  • 二、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对象的研究44
  •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方法的科学性44-45
  • 第三章 借鉴孟子劝谏艺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效果45-58
  • 第一节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说服者的自身综合素质45-49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说服者的综合素质影响说服的效果45-46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说服者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46-48
  • 三、思想政治教育说服者综合素质提升的途径和方法48-49
  • 第二节 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对象的主体地位49-51
  •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评判说服效果的主体49-50
  • 二、善意理解说服对象以增强说服的接受性50
  •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尊重要贯穿说服过程50-51
  • 第三节 善于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51-53
  • 一、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做到融会贯通51-52
  •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象化52
  •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情境化、趣味化52-53
  • 第四节 综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策略与艺术53-58
  • 一、全面了解说服对象特点53-54
  • 二、坚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原则54-55
  • 三、善于掌握有利说服时机55
  • 四、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艺术55-56
  • 五、灵活运用多种说服方式和方法56-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3-64
  • 致谢64-6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布占坡;殷丽;梅宗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两课教学的创新[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张玉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年01期

3 陈振祯;;关于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4 刘怀元;;论典型示范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闫华飞;;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张雪梅;对当前拓展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间接途径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7期

7 陈超;张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探析——基于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阐释[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年03期

8 王莉;;浅议油田改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谈心艺术[J];河南化工;2010年08期

9 于晓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孙贤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的新思路[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爱红;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朱新荣;关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殷少萍;“3+2”分段制学生德育工作凸显层次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程道光;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海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芊;高校媒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柯江锋;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彬冰;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孟子劝谏艺术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1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41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f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