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新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基石和支柱,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判断标准,体现着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原则,涵盖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社会、个人的精神风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全民只有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将其转变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国的全面发展。 本文从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角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留学生大多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然而这个领域目前还没有人涉及过,对于国家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目的在于发现其偏差问题,,寻求一条有效的认同路径,以便引导已经出国的留学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为国家效力,并为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打下良好的认同基础,以便使他们更好的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对本文的核心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整理了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且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第二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概念做出界定,并对研究对象的背景做出介绍,对德国四所大学的留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整合,对整理过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从中发现问题。 第三部分:对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后,针对中国留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偏差可能存在的原因,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间短、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低、中国留学生个体思想行为偏差大、国内存在道德失范情况、中德成员文明素养对比明显和中国留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针对认同偏差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认同路径的探讨。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以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间短以及中国媒体在国际上传播力和影响力低的问题。通过示范、践行和纠正机制以改善中国留学生个体差异大以及中国留学生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问题,通过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以达到改善中国国内失范行为和中德成员文化素养对比明显的问题。 结语:对留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意义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项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为前提,以实践的调查数据为主的调研范畴。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系统分析法,研究方法科学有效。查阅资料有前沿性,及时查阅近期更新的大量文献。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我国新形势下解决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危机,对提高出国留学生回国效力率具有一般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留德学生 认同度
【学位授予单位】:大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G648.9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绪论11-32
- 1.1 问题的提出11-21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2-31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31-32
- 第二章 中国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32-45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涵义32-33
- 2.2 被调查的留德学生的基本情况33-35
- 2.3 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35-45
- 第三章 中国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偏差原因45-52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宣传滞后45-47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低47-48
- 3.3 留学生思想认识与行为践行的局限所致48-49
- 3.4 国内道德失范的影响49-50
- 3.5 中德社会成员文明素养对比的影响50-51
- 3.6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51-52
- 第四章 增强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选择52-64
- 4.1 从教育和宣传的层面构建认知认同机制52-56
- 4.2 从行为示范机制、行为践行机制、行为纠正机制构建行为认同机制56-60
- 4.3 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方面构建认同的社会保障机制60-64
- 结语64-67
- 参考文献67-70
- 附:中国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观认同度调查问卷70-77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77-78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78-79
- 致谢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山;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陈新汉;;自我评价活动论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张俊;王永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心理机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3期
4 朱宗友;;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1期
5 邱仁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论纲(上)[J];桂海论丛;2008年02期
6 陆树程;李瑾;;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1期
7 冯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思考——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8 包雷;;从三个层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9 代金平;;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兴载体——《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评价[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田海舰;;河北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缺失及其应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构建与践行研究”首席专家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南大学教授 李建华;[N];光明日报;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5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