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从新中国成立时的外交三原则看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2)

发布时间:2014-07-31 06:56

  新中国外交全面推进,但是从总体上讲,外交关系第一位的是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毛泽东充分表达了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决心和诚意。如毛泽东1949年10月16日在祝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的电报中说:“这是以美国反动政府为首的帝国主义阵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时期分裂德国并恢复德国成为反动国家和战争基地的罪恶政策之决定性的失败,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伟大胜利。”[11]这充分表明了新中国支持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阵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鲜明立场。毛泽东在1950年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闭幕词中再次强调:“在国外,我们必须坚固地团结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及全世界一切和平民主力量,对此不能有丝毫的游移和动摇。”[12]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发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主要内容。
  (二)反对帝国主义敌视新中国的活动。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以反华为中心。新中国一成立,美国就企图全方位地竭力孤立和遏制中国。美国在外交上发起了一个“不承认”新中国的运动,美国曾向英、法、荷等多国发出照会,要求它们同美国保持不承认新中国的一致行动。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还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起,美国进行侵朝战争,支持法国扩大侵越战争以及企图军事占领台湾,从军事上对中国大陆进行进逼和威胁。然而美帝的企图全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朝鲜和印度支那人民战胜和阻遏了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的军事扩张和侵略行径,鼓舞了世界反帝反殖的斗争。同时,美国还极力阻碍新中国实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合法权利。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现实,建国前《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一系列文章,充分揭示了美国对新中国敌视的真面目,指出人民的新中国对帝国主义不存在任何幻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只能站在民主阵营中继续与帝国主义抗争。

  三、三原则透出的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

  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看,国际战略是一个主权国家为了维护和实现其根本利益,根据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对自身综合国力的客观估量制定一定时期的对外谋略或对外总政策。从三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外交实践可以看出,三原则的核心是“一边倒”,因此,“一边倒”也成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最重要的国际战略思想,与60年代的“两个拳头打人”、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构成了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完整体系。我们从三原则及其指导的外交实践总结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及毛泽东制定国际战略的科学性。
  (一)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外交三原则最重要的是制定了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不断发展丰富的基石,这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
  1.独立自主。中国的外交政策基本原则核心是独立自主,而独立自主原则在外交三原则中也准确地表达出来。毛泽东一生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面临新中国的诞生,独立自主更是作为根本原则得以发扬。“另起炉灶”代表着新中国与国民党政府彻底划清界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毛泽东在1949年6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就说:“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13]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的庄严宣言。独立自主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特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声音不仅激励着中国人民,也震撼着整个世界。1950年6月,当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和派遣第七舰队侵占我国台湾海峡时,毛泽东就向全世界大张旗鼓地宣布:“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14]他严正指出,中国人民将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随时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这是毛泽东捍卫独立自主的坚定立场。
  2.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毛泽东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中就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在彻底打倒日本侵略者,保持世界和平,互相尊重国家的独立和平等地位,互相增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及友谊这些基础之上,同各国建立并巩固邦交。”[15]1949年4月,他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为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中进一步指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16]在建国公告中更是明确表明愿意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下同任何外国政府建交。在此基础上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3.维护世界和平。毛泽东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定位为维护世界民主和平的进步阵营,新中国更是表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立场,从此确立了这一原则。毛泽东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词中说:“在国际上,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首先是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17]从新中国一诞生,毛泽东就表明了中国爱好和平并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并在随后的外交实践中始终坚持这一立场。毛泽东在1954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强调:“国际上我们就是执行这个方针,只要在和平这个问题上能够团结的,就和他们拉关系,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社会主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8]所以,“一边倒”的外交原则,实际上是中国爱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选择。维护世界和平也成为毛泽东国际战略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制定国际战略的科学性
  1.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新中国成立之时,世界处于雅尔塔体系,国际社会分化为帝国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毛泽东清醒地看到,新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不可能在中间生存,新中国必须选择一方。“一边倒”政策的出台,是争取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无他选择。事实表明,帝国主义也不可能接纳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新中国,从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就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对于战争形势的判断客观全面,1950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的书面报告中指出:“帝国主义阵营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制止战争危险,使第三次世界大战避免爆发的斗争力量发展得很快,全世界大多数人民的觉悟正在提高。只要全世界共产党能够继续团结一切可能的和平民主力量,并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新的世界战争是能够制止的。”[19]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成为毛泽东制定国际战略的基础。
  2.对中国实力的客观估量。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说,一个国家的出发点就是国家利益,而参与国际社会的依据就是国家力量或称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国家实力一般包括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外交力、国防力、文化力、资源力等,而诸多力中最基础的就是经济力。对于新中国的国家经济力毛泽东有着清醒的认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对中国的经济成分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估量,他指出中国已经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现代性工业经济,但是“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20]毛泽东承认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现实,由于新生政权还不稳固,因此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成为新中国最紧迫的任务。依据中国实力,不可能抗衡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要想加快新中国的建设步伐,必须争取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支持。对中国实力的客观估量,成为毛泽东制定国际战略的依据。
  3.安全利益至上的国家利益观。从国际关系学理论看,国家利益又称国家权益,包括国家安全权益、国家政治权益、国家经济发展权益和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互利权益。[21]而作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国家利益必然以国家的安全权益为先。安全权益主要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人民生存和不受侵犯的权益。毛泽东深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过一系列战争获得独立,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利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必须与国民党政府划清界限,“另起炉灶”。肃清遗留在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是彻底摆脱帝国主义控制的必经之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也是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为了新中国有安全和平的发展环境,面对美苏的两极格局,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更是从安全利益出发。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和认识方法的局限,毛泽东更多突出了安全利益至上的国际利益观,在以后制定的对外政策更见这一点。因此毛泽东制定国际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的安全利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时的国内国际现实条件下,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没有安全利益,其他权益都无从谈起。

  四、结语

  面对美苏两极的国际背景,面对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现实,刚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要建立一个人民共和国是异常艰辛的。毛泽东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中国实力的正确估量,毅然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外交三原则不断指导着新中国未来的外交之路,确立了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维护和平等中国外交政策原则,成为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




本文编号: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673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5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