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高棉兴衰录的思考
1975年4月,赤柬攻占金边,推翻了朗诺政府,并建立了“柬埔寨民主共和国”,也就是“红色高棉”。他们曾经怀着美好的梦想,试图把柬埔寨转变成一个纯粹的社会主义社会,构建出一个充满欢笑的人间天堂。可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红色高棉”瓦解了,只留给后人无限的深思与启示,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及其主要特点的进一步思考。
红色高棉是柬埔寨历史上尤为重要的一笔,从它的兴衰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为我国甚至全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部分 红色高棉兴衰录
柬埔寨共产党于1950年代成立,当时是越南共产党的分支。至1970年代改为柬埔寨民主党(Party of Democratic Kampuchea),后被称为法语的“红色高棉”。
1970年3月,朗诺将军趁管治者西哈努克亲王出国访问时把他推翻,夺取权力。1975年4月,柬埔寨民主共和国成立,其领导人为波尔布特。然而,红色高棉在掌握政权以后,却给柬埔寨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
在执政期间,红色高棉急于将柬埔寨迅速的变成一个无阶级的社会。但是,在实现这个美好愿望的过程中,红色高棉却实行了恐怖统治,将所有城市居民强行驱赶至农村,进行全国大清洗。初期被清洗者包括原城市居民,特别是与西方有接触、受西方教育的知识份子,和为政府工作等人。后期被清洗者则包括赤柬革命时的各级干部。此外在波尔布特的统治下,货币被取消,人民于公社内劳动,并禁止在公共食堂以外取食。于是,在这四年的管治过程中,大部份柬埔寨人被当成牛马一样的农业生产奴隶,每天在饥俄或半饥俄下长时间工作。大量人因饥饿、疾病、过度工作而死亡;亦有大量人因为政治原因、或因犯各种小错而被杀。据不同的统计,死于赤柬管治的柬埔寨人为一百二十万至三百万,占当时人口的约五分之一。当中五万至十万人是被处决。在这种残酷的统治下,许多柬埔寨难民纷纷涌向越南。
随著边境冲突及有大批柬埔寨难民涌入越南,1978年12月,越军进攻柬埔寨,并于1979年1月7日攻占金边,成功地瓦解了红色高棉。
第二部分 红色高棉兴衰的警示
岁月的烟云卷不走历史的伤痛,多年过去了,红色高棉的兴衰史却依然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向后人敲响了警钟。
红色高棉为什么只经历了短短4年的历史就不复存在?其外部原因是因为美国和越南的入侵,而内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忽略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的发展既受到普遍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特殊规律的制约,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决定性和选择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1、 社会形态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尽管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统一的,即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其低级形态),但是就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而言,其社会形态的演进发展又具有极其复杂的多样性。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因此,笔耕论文新浪博客,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把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本国国情相结合,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但是,红色高棉在统治柬埔寨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具体的国情,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柬埔寨原本就是一个生产方式落后的国家,而红色高棉却无视本国低下的生产力,实行超越现实的政策,最终导致了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建设资源极度匮乏,无法推动社会的发展。
2、 社会形态发展具有决定性和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它的选择性。恩格斯说:“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也就是说,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深思熟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寻某种目的的人”,所以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主体可以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做出自己的能动选择。然而,“红色高棉”却仅仅是一味的认为按照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来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却忽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导致了失败。
本文编号:7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