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研究
思想汇报
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成为关键。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竞争力。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冲击、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创新问题。体制和机制本来是管理学的一对概念范畴。人们通常认为,体制是指组织体系内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机制是指机构的具体实现和运作方式。体制和机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国外有时也使用“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管理结构”(management structure)和“组织报告关系”(organizational reporting relationship)等词语来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它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各个侧面和层次的整体性的功能及其规律。包括其运行所依据的原理和原则,运行过程的状况即运行中各个部分之问的相互作用,以及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把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是为了揭示和再现思想政治教育复杂、生动的过程。因此,它的立论重点并不在于一般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是力图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动态运行过程的考察,对多因素、多变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作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刻画,从而达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最优化控制的目的。 论文代写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机制现状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发端于建国初期。1952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在学生中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并设立经常性的政治工作机构。各高校开始选拔品学兼优,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政治辅导员,带领学生进行政治学习,组织党团活动,监督学习纪律,评定并发放人民助学金及国家补助补贴。随后高校开始设立一些专职辅导员岗位,一般每100名学生配备1名政治工作干部。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机制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体制上来看,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三级管理模式,在学校层面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统管;在院系层面,由总支负责;最基层有班级和支部的设置。从机制上来看,也积极探索了科学决策机制、目标管理机制、项目管理机制、有效动员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稳定预警机制等多种有效机制,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但随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机制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一)体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等教育体制的分工模式制约了“全员育人”的实现 代写论文
高等教育体制决定了我国大学生培养被人为地分割为智育和德育,这集中体现在:在领导层面上,智育即教学工作往往由一位副校长分管,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学生工作由一位党委副书记(有的兼任副校长)分管;在执行层面上,智育由教务部门执行,德育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执行;在德育内部,,也被人为地分割为课堂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导致学生培养无法在一个统一的思路和框架下进行。即使不少高校创设了各类沟通与合作机制,但体制上先天的分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整体培养的问题。
“全员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重要主题,文件颁布以后,各高校纷纷召开会议,推动“全员育人”格局的形成。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全员育人的平台相对缺乏,全员育人的氛围尚未形成。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与德育脱钩的现象。现有的体制无法有效动员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开展工作,“全员育人”只能流于形式。
2.思想政治教育三级管理传输链条过长制约了教育效果
从纵向上看,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三级管理模式事实上形成了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学生工作部门——院系——班年级(楼)四级链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和任务在层层传输的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耗散”现象。分管领导和学生工作部门往往重视教育理念和教育规划,院系和班年级(楼)往往更重视事务性工作任务的完成,这就导致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德育内容在经过一条较长的传输链条后很难抵达学生层面,较为严重地制约了教育效果。 论文网
3.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的分工导致德育工作缺乏整体推进的动力
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少数高校实施的是“大学工”模式,即招生办、团委、武装部、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由学生工作部(处)统一管理,这种模式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整体推进。但对于大部分院校而言,招生办、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是学校层面独立的部门,少数院校甚至存在更为细化的分工。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独立制定工作计划,缺乏彼此协作整体推进德育工作的动力。尽管各高校都有一位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统一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现有的分工体制决定了各部门还是依据自己的工作开展情况制定规划,推动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的合力还比较弱,有待调整和改进。
(二)机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和规划机制尚未构建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向来被看作是一项软约束的工作,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普遍感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制定有效的目标和规划,导致工作计划性较弱。首先,学校的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往往都是务虚的。第二,随着学校分管领导或部门领导的变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差异性非常大;第三,目标和规划务虚导致院系和基层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明晰的目标概念和阶段概念。这些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有必要逐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机制和规划机制,将工作落到实处。
代写论文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机制和质量评估机制尚不成熟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毕业论文网 毕业论文 论文网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5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8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