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

发布时间:2016-08-08 16:20

  本文关键词: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0年3月第2期(总第144期)山东省青年管;JournalofShandongYouthAd;No.2Mar.No.144;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杨林;(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摘要:人文关怀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政;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Abst

2010年3月第2期(总第144期)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dongYouthAdministrativeCadresCollegeMar,2010

No.2Mar.No.144

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

杨 林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人文关怀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不足,其重要原因就是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在人文关怀视阈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教学内容,创新工作方法,优化育人环境,突出心理疏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0)02-0067-04

Abstract:Humanecareisthesoul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tisalsoofgreatimportancefo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tpresent,thework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lackseffectiveness,averyimportantreasonisthelackofhumanecare.Therefore,intheviewofhumanecare,tostrengthentheeffectiveness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emustensuretheleadingroleofthestudents,respectthepersonalitydifferencesofeverystudent.Itisalsoveryimportantforustoimprovethecontentofcoursesandadoptnewmethods.Atthesametime,wemustoptimizetheeducationenvironmentandpayattentiontomentalityguidance.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humanecare;route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

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人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是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对自身生活得更幸福、美好、自由的文化关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对象性活动,它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最本原的目的是促进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其终极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使人从动物性存在提升到人性存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缺失人文关怀,就会缺失生命,也就缺乏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逻辑起点。因此,让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文关怀,是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根基的探寻,

收稿日期:2009-12-03

也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一、定位不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人是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人的。教育开启了通向灵魂的大门。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的到来,呼唤教育回归到生命的本真,教育也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现象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

终极目的是对生命的祈求与追求,其逻辑起点应该是人文关怀。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了社会本位、意识形态的作用,淡化甚至忽视个体需求与个性自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缺失,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教育普世价值的作用,效果欠佳。

1.在价值主体上,重教师、轻学生。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不把教育过程看作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整体,而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研究”(09SJB880141)成果作者简介:杨林(1968-),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一味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双边关系”成为教育者的“单打一”,忽视了大学生受教育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判断、筛选、理解和内化过程的重要作用。教师高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以自己为中心、为本位。学生被当作物来对待,被作为“美德之袋”进行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纯粹灌输,教育活动被看成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进取心和创造能力受到扼杀,造成知行脱节。

2.在价值取向上,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长期以来,围绕着教育应以社会价值还是个体价值为中心,人们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并形成了“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对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坚持“社会本位论”,重社会“整体”轻成员“个体”,习惯于抽象地谈论社会、社会关系和社会规律,单方面强调人是历史的产物,忽视社会历史的研究始终是以人作为社会历史的本体基础,没有真正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种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势必提出同样的规定要求,追求一种规格目标,只注重塑造人的共性,只按照社会需要的统一模式生产“标准件”,无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差异性,过分注意确立各种受教育者不易理解与接受的外在规范,而忽视了现实的层次性要求,最终导致“要求人去做的,高不可攀,做不到;应当去做的,却失之规范,无所适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定位上的偏颇是导致其长期以来不能完全深入人心,不能充分实现其应有的人文关怀价值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在管理模式上,重管理、轻关爱。教育和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轮子,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力量薄弱,特别是专业辅导员的数量严重不足等因素,致使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边倒”现象,为了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学生的安全,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对付突发事件的“消防队”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人”转到了“事”,从对人的思想引导、精神感化和心灵沟通转到了对学生的行为的规范、监督和约束。其结果是学校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危机四

伏。学生思想上的迷茫、心理上的困惑和精神上的空虚随时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或杀人的事件不断涌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4.在教育方法上,重灌输、轻疏导。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向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往往回避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以及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这样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困惑,再加上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较陈旧、单调,使学生产生了被愚弄的感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共鸣。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由单一走向多元,而多元化的价值观带给大学生多种选择。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沿袭传统的单一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忽略了对大学生在多种价值观选择方面的引导,导致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中的困惑。5.在教育内容上,重意识形态、轻思想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政治信念、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政治教育,几乎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教育的全部内容,忽视了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的研究,缺少对受教育者系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意识形态、政策方针是党和国家政治立场的集中体现,一般具有惟一性,要保持高度一致,没有讨论的余地。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的问题,使之高度统一起来。

二、转换视阈: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路径探寻1.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参与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素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和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和教育主体。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就是尊重学生在整个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的发挥,给他们以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从而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目的。其次,就是要引导和鼓

励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如引导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辩论演讲、情景模拟等活动;利用课余和寒暑假让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与义务劳动,参与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系班级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等,促使大学生主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再次,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决定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在大学管理中特别是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中,“无视学生权利的存在将被证明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学生应该在学校事务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学生权利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否则,就谈不上其主体地位的确立,也谈不上以人为本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2.尊重个性差异,实施素质教育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认为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个体的受教育者,不仅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和才能,还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方式,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追求向往,所有的一切都打上了个性的烙印。一方面,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等呈现差异性,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具有层次性,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个性特点、志趣爱好等呈现多样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在尊重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具体工作中,转变简单依赖制度规范的做法,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制定、工作的实施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努力将其作为制定各项制度规范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需要和发展方向,设置、规划不同的方案和措施,充分保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受教育的积极性,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

3.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的活动,每个社会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甚至在同一

阶段针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求得发展,在内容上就要不断创新,使之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要求。江泽民同志曾反复强调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他说:“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克服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教育同人的实际相脱离的某些教条主义倾向。在方法上要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调整学科与专业设置,建设文理结合、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学科、专业。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上的综合性,把人文关怀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文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在内容上要关注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重培育学术文化。随着全球化的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也日益剧烈,不同的文化中均包含着合理的思想内核,对多元文化包括母体文化进行反思、批判性的吸收,对于延续传统,培育创新意识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高等学校是追求真理、探究真理的圣地,高校的人文精神内在地体现了学术精神,要着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沟通与融合,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4.倡导和谐理念,优化育人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实施,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形成,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作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离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就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此,社会环境对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能促进人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同时,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具有强烈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可以引导、约束个体的行为,推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这就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表明,重视高校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根本。因此,高校要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就绝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要首先营造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包括建立符合人性的制度环境、建立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建立健全科学的思想环境,要大力繁荣校园文化,使学生社团组织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人文关怀的最好最优资源。

5.注重情感需求,突出心理疏导

“感人先者,莫先乎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并掌握人的情感需求,加大教育者的情感投入,才能实现从“动之以情”到“晓之以理”。人对情感的需要贯穿着整个生命的历程,现代社会中人对情感需要的凸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要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承认他们情感需求的特殊性、合理性与客观性,树立“尊重人的需要”的观念。即使是一些不合理的情感需求,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不能采取无动于衷、冷漠轻视的态度。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问题,要认真研究,加大情感投入力度,可通过座谈、个别谈心、心理测试等方式加以解决,让受教育者感觉到温暖,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纷繁复杂,面临的学习、就业、工作、生活和婚恋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心理问题,急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如果说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的话,那么人们的许多思想问题和心理困惑,最根本的还要靠恰当、有效的心理疏导,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敞开心扉、平等沟通的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化解矛盾、释疑解惑。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掌

握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卫生理论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人的发展的身心特点,健康的心理特征和异常心理表现,保持心理健康的做法等等。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研究和掌握人们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存在哪些心理障碍以及产生的原因,不断深入分析和掌握社会组织成员的思想新动向、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技巧。学会借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某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优化育人环境,人们所在的一切场所都是影响心理状态的具体环境,优化这些育人环境,参与社会组织管理的各方面人员都要发挥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给社会组织成员创造互相交往、接触的机会,向他们介绍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巧,使他们获得友谊和减少孤独感,形成自尊的品德,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再次,正确对待有心理疾病和心理不健康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有心理疾病和心理不健康的人,要做到善于发现,善于引导,既不能忽略不管,视而不见,更不能靠硬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批评等去解决问题。在对患有身心疾病的人,要给予热情的、细致的关心,了解他们疾病的原因,主动与心理机构联系,反映情况,配合心理治疗。在向社会组织成员灌输正确思想的同时有的放矢,帮助人们排除致病因素,润物无声,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参考文献:

[1]徐金超.加强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

[2]周国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J].湖湘论坛,2009,(2).

[3]陈思坤.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理论渊源及实践价值[J].学术论坛,2009,(4).

[4]刘顺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辑:孙书平)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_杨林 (1)73等内容。

 

下载地址: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_杨林 (1)73.Doc

  【】

最新搜索

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_杨林 (1)

第六章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传输专线模板

驾驶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列入黑名单,并向

二级C笔试资料

零星用工签证表、工程现场签证表的使用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2 生物与非生物

元末群雄割据形势图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


  本文关键词: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8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88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