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汉俄同音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22:07

  本文关键词:汉俄同音词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同音(异义)词 汉语 俄语 多义词 修辞功能 对比分析


【摘要】:同音(异义)词是指发音和书写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同音词的产生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现象。任何一种语言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同音词。在汉俄语中,大量同音词的存在古已有之。本文以汉俄同音词的运用对比为主要研究对象,拟在介绍同音词的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汉俄同音词的类型、来源以及修辞功能,进而阐释它们在其语言中的社会语用表现与作用,分析它们之间的语用差别及运用范围。在研究过程中检索汉俄语中同音词的研究成果,另外探索同音现象和一词多义的区别,分析汉俄同音词产生的原因以及阐述其运用的独特表现领域。最后对全文得出结论。总之,同音异义词是词汇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语言教学尤其是对外汉(俄)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整理、归纳、进行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是一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工作。希望本文能对广大汉语与俄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同音(异义)词 汉语 俄语 多义词 修辞功能 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6;H3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第一章 同音词的定义与类型12-28
  • 第一节 汉语同音词的基本定义12-18
  • 一、 汉语同音词的定义12-14
  • 二、 俄语同音词的定义14-16
  • 三、 汉俄同音词定义的比较16-18
  • 第二节 同音词的类型18-28
  • 一、 汉语同音词的类型18-21
  • 二、 俄语同音词的类型21-24
  • 三、 汉俄同音词类型比较24-28
  • 第二章 同音现象与一词多义的区别28-34
  • 第一节 区分同音现象与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полисемия)的必要性28-29
  • 一、 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共同点28
  • 二、 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28-29
  • 第二节 汉语同音现象与多义现象的界定29-31
  • 第三节 俄语同音现象与多义现象的界定31-33
  • 第四节 汉俄同音现象与多义现象的比较33-34
  • 第三章 同音词成因34-49
  • 第一节 汉语同音词成因35-43
  • 一、 声音的偶合35
  • 二、 语音的演变35-38
  • 三、 词义分化的演变38-39
  • 四、 方言及外来词的吸收39-41
  • 五、 简称、缩略语因素41-42
  • 六、 构词因素42-43
  • 七、 其他因素43
  • 第二节 俄语同音词成因43-46
  • 一、 声音的偶合43-44
  • 二、 语音规则的因素44
  • 三、 语法规则的因素44
  • 四、 构词因素44-45
  • 五、 缩写词因素45
  • 六、 词义分化的演变45-46
  • 七、 方言及外来词的吸收46
  • 第三节 汉俄同音词成因比较46-49
  • 第四章 同音词的修辞功能49-59
  • 第一节 同音词的特性49-51
  • 第二节 同音词的交际功能51-59
  • 一、 消极作用(отрицательнаяроль)52
  • 二、 积极作用( позитивнаяроль)52-59
  • 第五章 同音词运用范围59-73
  • 一、 同音异义词用于对话中59-60
  • 二、 同音异义词用于诗歌、歌曲中60-61
  • 三、 同音异义词用于标题(多指报纸、杂志、文章等)61
  • 四、 同音异义词用于文学作品:小说、童话、故事中61-62
  • 五、 同音异义词用于标语口号中62-63
  • 六、 同音异义词用于广告中63-64
  • 七、 同音异义词用于专名(人名、电影名称及其他名称)64-65
  • 八、 同音异义词用于歇后语、谜语、笑话中65-67
  • 九、 同音异义词用于谚语、俗语、格言中67
  • 十、 同音异义词用于绕口令中67-68
  • 十一、同音异义词用于娱乐节目中68-69
  • 十二、同音异义词用于民俗、民风中69-71
  • 十三、同音异义词用于一些特殊情况71
  • 十四、同音异义词用于对外教学及同声/随声翻译中71-73
  • 结论73-76
  • 参考文献76-80
  • 致谢80-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悦;浅谈同音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S1期

2 袁立新;俄语同音异义词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孙凤波;浅析俄语中的同音异义现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罗昕如;现代汉语同音同形词与词典条目的安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5 段晓平;谈同形同音词的范围[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6 刘川民;《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同音同形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尔钢;同形词理论研究[J];江汉论坛;2005年03期

8 李奇瑞;谈谈同形同音字[J];九江师专学报;1985年Z1期

9 孙继善;多义词是怎样分化为同音词的[J];集宁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10 孙继善;双音节多义词与双音节同音词的划界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雪霞;现代汉语双音同形词与词典编纂[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燕;汉俄同音词运用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8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008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a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