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俄语为基点、服务于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本文关键词:以俄语为基点、服务于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俄语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区域性优势语言,它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的保证,因此,高校必须针对一定的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特殊调整,实施一种新的、区别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佳木斯市艺术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FIB110147)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地方高校俄语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WM2013-11) 201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发展多语种多剧种课本剧繁荣文化产业的可行性研究”(2013B092)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一、东北地区的地缘优势中国东北地区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对俄合作优势,在全国对俄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远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在此背景下,国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建峰;;高等师范体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2 罗才荣;新课程改革呼唤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课堂[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缪旭芳;;在语文课程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再认识[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朱凯;杨必武;;校本研修活动的科学设计与实施[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刘春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吴旭静;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及机制构建[J];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张宏;;注意力经济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情报探索;2007年10期
8 蔡静;;浅谈音乐教育中审美观的培养[J];青春岁月;2011年06期
9 李莉;;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郑颂;;国家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妍;贾宁;;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网络平台的设计与研制[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2 何晓佑;;信息时代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走向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林福才;;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刘玲;姚静;;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5 高纪文;;机电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倪群;;机电一体组教师在光启创新基地活动中自身成长途径的探索[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7 邓亚鹏;;中学化学课堂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陈冰;;把模拟市场引进教室,把模拟企业交给同学[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倪群;;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与探索[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10 邓利萍;;初中生物复习课创新设计的几点思考[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广东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4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薛原;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桂德怀;中学生代数素养内涵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吉新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晓莉;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建军;合作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实训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信丰;江苏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活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晓燕;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新探[D];苏州大学;2010年
6 孙荣;课堂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徐小丽;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怡敏;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9 庞建涛;农村初中教师生存状态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任坤;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玉祥;满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燕;;试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禀赋[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朱爱武;;宋代明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3 陈先宝;论信息服务局区域经济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4 何雄浪;三代领导集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探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义旭东;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朱晔,张光明;江苏省沿江经济带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卢鹤立,刘桂芳;中国互联网与区域经济[J];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8 丛敏如;;明清时期宁波与赊旗商业文化的比较[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年01期
9 彭方志;;试论金沙江文化对金沙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可能的影响及攀枝花市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7年26期
10 王林;顾江;;文化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承伟;潘峰华;;我国交通网络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1995—2005)[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管镇滨;马锦郁;;西北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张玲;张晓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启示[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付晓东;;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生全;冯静;高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评判模型[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冯拾松;;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吴翠玲;蔡国友;李培进;张传本;吴曙霞;;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成海霞;;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李琪;张越;;互联网因素对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付晓东;;基于虚拟空间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许开峰;宝泉岭局市联手 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新路[N];北大荒日报;2011年
2 记者 左文辉;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N];宁波日报;2005年
3 严娜;区域经济之魂[N];现代物流报;2007年
4 通讯员 田智;张萍区域经济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长沙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哈密地区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回顾[N];哈密报(汉);2008年
6 CUBN记者 陈文喜;生态经济黄三角试行区域经济新路径[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杨心平;南中心:区域经济的增长极[N];乐山日报;2009年
8 记者 韩浩 章梅 实习生 洪毅彬 蒲亮 通讯员 关雨;湛江构建区域经济最佳结合点[N];南方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pだ,
本文编号:1266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26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