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角度看俄语委婉语的表达方式
本文关键词:从语用学角度看俄语委婉语的表达方式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赖以维系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文章拟从语用学角度,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请求、拒绝、评价、建议以及邀请等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基于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探讨俄语委婉语表达中违背量、违背质、违背关系、违背方式准则以及应遵守的得体、慷慨和谦逊、赞誉、一致、同情准则,旨在深入地了解中俄文化的差异,避免跨文化交际中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现代俄语言语中明显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言语粗俗化和委婉化。”[1]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俄语中的委婉语。委婉语与语用学联系非常紧密。众所周知,语言就是为了交际,良好的说话艺术可以为达到预期的效果创造条件。作为一种有效的语言交际方式,委婉语为成功进行交际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尧;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张小红;;语言背后的镜子——简析预设在语言概念功能中的深层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李智刚;;周星驰电影经典台词的语用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刘焱可;;从省力原则看言语交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朱延洁;;从合作原则偏离角度看《武林外传》中的对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卢雪;赵伟;;用关联理论分析美国总统林肯言语中的幽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7 万丹丹;;话剧《雷雨》当中的刻意曲解现象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8 林传伟;;解释话语的选择机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9 钟航;;合作原则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对话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10 唐春梅;;从关联理论看《墨攻》的字幕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庄丽莹;;面子体系与话语中的策略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美娟;;矛盾修辞法的语言学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邹玉华;;语言证据的种类及其语义鉴定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3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永发;杜诗四家注之内容系统与功能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彭振川;现代汉语假设句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9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金宝荣;汉语指示语及其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亮;人称指示映射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丹;英语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婷婷;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分析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特和;多姿多彩的英语委婉语[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吴松初;中英当代流行委婉语的文化比较[J];现代外语;1996年03期
3 王威;现代英语的委婉语初探[J];常熟高专学报;1996年04期
4 杨梦园,滕海,郭泓;英语委婉语的用法介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5 李志强,王玉琴,寻汉军;试析英语中的委婉语[J];枣庄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6 李勇忠,李春华;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苏文;英语中的委婉语[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刘东楼;;英语中challenged的委婉用法[J];英语知识;2003年02期
9 潘霁亮;中英委婉语构成的几种主要方式[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范佳程;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煦;;英语的委婉语[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王珊珊;;英汉委婉语及构成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杨国萍;韩瑞;;英语委婉机制的认知探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于倩;;英汉委婉语的国俗语义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施晓伟;;多维视角下英汉语言禁忌之演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朱玉富;张晓云;;论Эвфемизм的功能[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惠萍;;浅谈英语习语汉译技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波;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闫美桃;俄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王俊杰;现代俄语中的委婉语[D];吉林大学;2004年
4 戈芮卿;委婉语的翻译中的顺应论:《红楼梦》个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卿;委婉语英译汉的语用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马菁;英语职业委婉语个案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雷早;目的论模式与外交委婉语口译[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张建民;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委婉意识的培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李青;英语委婉语的语用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宏伟;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271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27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