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汉语人类基本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9 19:13
  隐喻又称暗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的形象生动及情感色彩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进行认知。在认知语言学中,它不仅存在于语言内部,更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是我们通过已知、具体的概念去认识未知、抽象概念的工具。隐喻给予了我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如果没有隐喻,我们的思维和认识就会变得十分局限,不管是对日常生活还是对科学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情绪是反映主体对周围现实或可能的境况以及客观世界所作评价的心理活动,作为一种抽象概念也需要通过生活中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来对其进行理解。本文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人类基本情绪进行界定,明确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类型,即“快乐”“痛苦”与“悲伤”“愤怒”和“恐惧”。以俄汉词典释义、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和俄语国家语料库中涉及情绪隐喻的语言实例为基础,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研究,得到了与俄汉两民族情绪认知异同相关的研究成果,即以生理结构,人体体验,空间位置感知为基础的人体隐喻,通感隐喻,容器隐喻和方位隐喻认知上极大的相似性和以历史文化,民族特质为基础的实体隐喻认知上表现出的差异性特征。通过对俄...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二)对比分析法
        (三)文献研究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论文选题创新
        (二)研究视角创新
        (三)研究内容创新
        (四)研究观点创新
    五、论文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情绪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一)情绪心理学的界定
        (二)情绪的基本类型
    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一)隐喻的实质和分类
        (二)隐喻概念的产生机制
    三、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一)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和目的
        (二)对比语言学的原则和一般程序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俄汉语积极情绪状态隐喻概念认知对比分析
    一、情绪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概述
        (一)积极情绪的概念
        (二)积极情绪的功能和意义
    二、俄汉语“快乐”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对比
        (一)俄语“快乐”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分析
        (二)汉语“快乐”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分析
        (三)俄汉语“快乐”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异同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俄汉语消极状态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对比分析
    一、情绪心理学对消极情绪的概述
        (一)消极情绪的概念
        (二)消极情绪的特点和影响
    二、俄汉语“痛苦”与“悲伤”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对比
        (一)俄语“痛苦”与“悲伤”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分析
        (二)汉语“痛苦”与“悲伤”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分析
        (三)俄汉语“痛苦”与“悲伤”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异同
    三、俄汉语“愤怒”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对比
        (一)俄语“愤怒”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分析
        (二)汉语“愤怒”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分析
        (三)俄汉语“愤怒”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异同
    四、俄汉语“恐惧”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对比
        (一)俄语“恐惧”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分析
        (二)汉语“恐惧”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分析
        (三)俄汉语“恐惧”情绪隐喻概念认知异同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互主观性视域下概念隐喻的认知语用机制新解[J]. 范振强,郭雅欣.  当代外语研究. 2019(02)
[2]俄汉政治话语腐败概念隐喻模式探究[J]. 孙淑芳,孙福庆.  外语学刊. 2019(02)
[3]具身认知视域下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工作模型[J]. 文旭,华鸿燕.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8(04)
[4]“花儿”隐喻义生成和建构的多维性——兼论隐喻义生成和建构的多维向度及其理论根源[J]. 马俊杰,王馥芳.  外语学刊. 2018(05)
[5]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悲伤”情绪隐/转喻对比研究——以歌德和李白诗歌为例[J]. 张嘉伟,刘越莲.  外语教学. 2018(04)
[6]隐喻研究的若干新进展[J]. 束定芳.  英语研究. 2017(02)
[7]汉语隐喻运动事件的词汇化类型探究——整合语料库和实验的证据[J]. 邓宇,李福印,陈文芳.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03)
[8]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情感隐喻对比研究[J]. 王小潞,何代丽.  外国语文研究. 2015(02)
[9]情感隐喻的表达方式及其认知特征——基于英汉语对比研究[J]. 鲁玲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10]俄语动词隐喻的意象图式——俄语动词多义性的研究[J]. 彭玉海.  外国语文. 2012(04)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隐喻簇的认知探究[D]. 刘星.浙江大学 2015
[2]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 陈家旭.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俄语形容词隐喻[D]. 王里.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2]认知视角下的俄语词义研究[D]. 孙碧昀.黑龙江大学 2017
[3]汉俄比喻修辞格比较与调查研究[D]. 伊娃.上海师范大学 2017
[4]中俄隐喻的对比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D]. 李静子.吉林大学 2016
[5]俄汉“愤怒”情感概念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 颜晓赟.吉林大学 2015
[6]基于相似性的汉语隐喻映射研究[D]. 吴智平.厦门大学 2014
[7]俄汉人体词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 王芳.东北师范大学 2013
[8]俄汉语言文化中的情感名词及其概念的对比分析[D]. 梅文章.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9]论俄语中的概念隐喻[D]. 刘嘉.吉林大学 2011
[10]汉、英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综述[D]. 李松蔓.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97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597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4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