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围城》俄译本中熟语文化信息的等效传达与翻译
发布时间:2017-05-13 07:23
本文关键词:论《围城》俄译本中熟语文化信息的等效传达与翻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曾被前苏联汉学家艾德林(Л.З.Эйдлин)高度评价为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熟语,这些熟语极大程度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能否传达出熟语的文化含义就决定了翻译是否成功。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围城》中汉语熟语的文化含义,研究小说《围城》俄译本Осажденная крепость中熟语文化信息的等效翻译策略,以及汉语熟语俄译时导致文化信息缺失的原因。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方法。 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熟语的概念进行界定。本论文中的熟语是指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语句,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且要以其整体来理解语义,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通过分析《围城》中汉语熟语的文化内涵,将熟语的文化含义进行分类:反映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反映我国的宗教文化,反映历史典故,反映民间神话传说。 第二章阐述尤金·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并从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角度分析熟语中的文化信息是否得到等效传达。 第三章研究熟语文化信息的等效翻译方法。通过等效翻译理论分析译者如何翻译和传达熟语中的文化信息,归纳总结如何准确把握翻译方法,提高译文质量。俄语中有与汉语熟语的词汇义或比喻义相同熟语时,采用直接借用对等意义熟语的方法;汉语熟语中的文化含义与俄语译文中对应词语的文化含义发生冲突时,采用其他具有相同文化含义的词语翻译。汉语熟语的文化含义在俄语中产生文化空缺时,根据具体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原语形象直译法、替代形象意译法、舍弃形象意译法、阐释法、直译加注法。 第四章研究《围城》俄译本中熟语文化信息未得到等效传达、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语言体系不同导致的文化含义耗损;译者的翻译意识形态干预,,使译者进行有意地改译或删去不译;汉语熟语的文化含义在俄语文化中产生空缺,导致译者误译或漏译。 最后一部分总体评价索罗金(В.Ф.Сорокин)的俄译本小说Осажденная крепость中熟语的翻译情况。小说《围城》的俄译本中大部分熟语都得到了等效翻译。但仍有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汉语熟语无法等效翻译成俄语,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采用直译为主,阐释法为辅的翻译策略,以此体现作品本身的民族文化特色,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围城 熟语 文化 等效 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5;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围城》中的熟语及其文化含义12-21
- 一、 熟语概念界定12-15
- 二、 《围城》中熟语承载的文化信息15-21
- (一) 汉民族的风俗习惯15-16
- (二) 中国的宗教文化16-18
- (三) 历史典故18-19
- (四) 民间神话传说19-21
- 第二章 等效翻译理论与熟语文化信息传达21-25
- 一、 等效翻译理论21-22
- 二、 熟语文化信息的等效传达22-25
- (一) 形式对等,且动态对等22-23
- (二) 形式不对等,动态对等23-25
- 第三章 《围城》俄译本中熟语文化信息的等效翻译方法25-36
- 一、 词汇义或比喻义相同的熟语翻译25-26
- 二、 语义冲突的熟语翻译26-27
- 三、 文化空缺的熟语翻译27-36
- (一) 原语形象的直译28-29
- (二) 替代形象意译29-30
- (三) 舍弃形象意译30-32
- (四) 阐释法32-34
- (五) 直译加注法34-36
- 第四章 《围城》俄译本中熟语文化信息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36-47
- 一、 语言体系不同导致的文化含义耗损36-37
- 二、 译者的翻译意识形态干预37-39
- 三、 文化空缺导致误译、漏译39-47
- (一) 误译40-42
- (二) 漏译42-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浅谈高校翻译教学[J];才智;2011年22期
2 张樱子;;浅析《论语》中熟语的主要修辞手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3 惠秀梅;;熟语中的情态意义研究——否定与词层级上的说话人形象[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4 牛蕊;;习语的翻译[J];知识经济;2011年15期
5 董志友;;论英语熟语与文化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张晓玉;;论英语教学中文化信息的传播[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7 李文R
本文编号:361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6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