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双关语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3:12
本文关键词:俄汉双关语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双关语是俄汉两种语言中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主要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在特定的环境中,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双关语的表现力强,修辞色彩浓厚,因此,在俄汉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俄汉双关语作为俄汉两种语言文化的缩影,具有共同性与差异性。因此,对俄汉双关语进行对比极为重要。 本文阐述了俄汉双关语在定义、结构、使用目的、适用的语体、解读方式等方面的异同,随后总结俄汉双关语的翻译方法,最后得出本文结论。文章首先区分了俄汉双关语的定义,并将其与多义、歧义、игра слов、анекдот、шутка等易混淆概念做了区分。本文认为俄汉双关语同为修辞手段,具有双重语义的特征,但区别在于俄语双关语注重话语表达的幽默性。使用双关语进行交际能够达到含蓄委婉、诙谐幽默的目的。俄汉双关语都是基于语音和语义手段构成的,在结构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俄汉双关语在使用时,都有语体的要求,一般适用于日常口语语体、文学语体、政论语体。俄汉双关语都可以从关联理论角度进行解读,俄汉双关语构建时,需要发话人给予听话人足够的(而非全部的)明示信息,,引导其付出努力推理出隐含的语义,双关话语一般需要经历二次解读,才能满足最佳关联;双关语的翻译问题一直被视为难点,但其并不是绝对不可译的,本文以《红楼梦》中的双关语及其俄译文为基础,对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翻译方法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双关语 构成 语用功能 翻译 俄汉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5;H136;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Автореферат5-8
- 绪论8-13
- 1 俄汉双关语对比研究现状8-10
- 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0-11
- 3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11
- 4 本课题研究的新意11-13
- 第1章 俄汉双关语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对比13-24
- 1.1 俄汉语双关语定义13-15
- 1.2 俄汉双关语定义对比15-16
- 1.3 与俄汉双关语相关的概念16-22
- 1.3.1 多义、歧义和双关16-20
- 1.3.2 каламбур和игра слов、шутка、анекдот20-22
- 1.4 本章小结22-24
- 第2章 俄汉双关语结构对比24-32
- 2.1 汉语双关语的结构24-25
- 2.1.1 语义双关语24-25
- 2.1.2 谐音双关语25
- 2.2 俄语双关语的结构25-31
- 2.2.1 多义双关语26-27
- 2.2.2 同音双关语27-30
- 2.2.2.1 同音同形异义词构成的双关语27-29
- 2.2.2.2 同音异形词构成的双关语29-30
- 2.2.3 语音—语义双关语30-31
- 2.3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俄汉双关语语用对比32-43
- 3.1 俄汉双关语的使用目的32-36
- 3.1.1 委婉含蓄,避免尴尬32-34
- 3.1.2 诙谐幽默,妙趣横生34-35
- 3.1.3 弦外之音,富于联想35-36
- 3.2 俄汉双关语适用的语体36-37
- 3.3 从关联理论角度解读俄汉双关语37-42
- 3.3.1 关联理论与俄汉双关语的交际特征38-39
- 3.3.2 关联理论对俄汉双关语的阐释力39-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俄汉双关语语义对比——以《红楼梦》中双关俄译为例43-59
- 4.1 音译和音译加注44-48
- 4.2 直译和直译加注48-53
- 4.3 意译和意译加注53-56
- 4.4 音译、直译、意译等方法相结合56-57
- 4.5 本章小结57-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3
- 作者简介63-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涛;《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改译和等效问题[J];红楼梦学刊;1998年02期
2 史铁强;漫谈俄语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J];外语学刊;1984年04期
3 胡世雄;论双关辞格的义项对立与语义表达[J];外语学刊;2003年01期
4 胡世雄;俄、汉双关辞格对比[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刘福长;;浅谈英语中的歧义和双关[J];山东外语教学;1991年02期
6 李国南;英语中的双关语[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7 徐仲炳;英语双关的类型和翻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8年06期
8 熊学亮;认知语境的语用可及程度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9 齐光先;;俄语中的双关语及其修辞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10 马国强;“双关”称名之由来[J];修辞学习;1998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俄汉双关语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6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