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评价范畴的语义功能
发布时间:2017-05-22 16:04
本文关键词:俄语评价范畴的语义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评价范畴是语言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的特性,在言语思想活动中起着广泛的作用。评价范畴是语言外概念系统和价值概念系统交叉融合的结果。评价范畴化的参照点是人的价值标尺,与自然范畴不同,评价范畴不是按照客体的物理属性,而是按照客体及其属性对人的影响以及与价值标尺、价值标准的吻合度来划分客体。因此评价范畴是一个多维概念,对该问题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单一层面、单一角度的分析,而应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展开多维描写,从而使评价这一意义范畴的研究尽量符合语言本体面貌。 本文尝试从语义—语用理论出发,把评价所包含的语用意义视为它的一种语义功能,即把评价范畴的语用意义统一到语义功能的架构下,以便于研究对象和概念的统一,同时也便于对该范畴相关的意义问题做统一处理。论文从评价范畴所涉及的基本语义参数和语义特点着手,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此范畴所涉及的语义参数进行梳理和细化,对相关概念作统一描述,更加直观地对评价范畴进行语义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评价范畴的语义结构及构成要素,包括显性成素和隐性成素作进一步的探讨。在分析语义结构的同时,我们尝试把评价范畴与人类世界图景、评价标尺、评价标准等认知概念联系起来,最后对言语行为中的评价意义进行分析,包括对评价阐释以及对话中的评价意义进行展开,使得我们对评价范畴的认识更加深入和丰满,从而进一步揭示评价这一语言现象的本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评价范畴语言学理论的系统阐释,同时其研究结论对外语教学以及实际的话语交际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此外,本论文尝试采用的多维角度描写方法也为语言学其他范畴的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评价范畴 语义功能 评价态式 主体 语义-语用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7
- 1. 相关理论研究背景评述9-14
- 2. 研究对象及任务14-15
- 3. 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5-16
- 4. 论文结构16-17
- 第1章 评价范畴的语义特点17-46
- 1.1 评价范畴的几个参数17-26
- 1.1.1 情态性17-19
- 1.1.2 从言评价和从物评价19-20
- 1.1.3 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20-22
- 1.1.4 评价的零差异性22-24
- 1.1.5 《хорошо/плохо》及其不对称性24-26
- 1.2 评价意义的语义特点26-45
- 1.2.1 评价范畴中的主、客体因素26-31
- 1.2.2 评价意义与描写意义31-35
- 1.2.3 评价词的表达功能和替代功能35-36
- 1.2.4 评价的真值问题36-38
- 1.2.5 评价谓词的特点38-45
- 1.2.5.1 情感性38-40
- 1.2.5.2 情感评价与理性评价40-42
- 1.2.5.3 表现力42
- 1.2.5.4 易感性42-44
- 1.2.5.5 强化性44-45
- 本章小结45-46
- 第2章 评价范畴的语义结构46-79
- 2.1 评价的隐性要素46-61
- 2.1.1 概述46
- 2.1.2 评价标尺46-53
- 2.1.3 评价标准53-57
- 2.1.4 评价角度和评价理据57-61
- 2.2 评价主体61-69
- 2.2.1 概述61-62
- 2.2.2 主体类型62-65
- 2.2.3 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评价主体65-67
- 2.2.4 评价主体和“受益”主体67-69
- 2.3 评价的态式69-78
- 2.3.1 评价态式的总体特征69-71
- 2.3.2 一般评价态式71-73
- 2.3.3 具体评价态式73-74
- 2.3.4 作为评价态式的副词和情态词74-78
- 本章小结78-79
- 第3章 言语行为中的评价意义79-89
- 3.1 评价意义与阐释79-84
- 3.1.1 概述79-80
- 3.1.2 阐释类型80-82
- 3.1.3 语句和交际的评价性阐释82-84
- 3.2 对话中的评价意义84-88
- 本章小结88-89
- 结束语89-94
- 参考文献94-98
- 语料来源98-99
- 致谢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在江;;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杨利芳;;评价的认知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刘戈;评价与描述:从语词看评价──评价理论的语言学阐释[J];外语研究;1998年02期
4 彭玉海;论语义主体和语用主体[J];外语学刊;2001年01期
5 杨家胜;从语言学角度看评价意义[J];外语学刊;2002年03期
6 彭玉海;语义主体新论——俄语动词题元的认知视角分析[J];外语学刊;2004年06期
7 王立刚;;评价的主体及主导的评价意义问题[J];外语学刊;2007年06期
8 冯平;以观念为尺度的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9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10 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家胜;现代俄语中的评价范畴[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兰巧玲;现代俄语中的评价与评价句[D];黑龙江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俄语评价范畴的语义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86164.html